仲娟
江蘇省沭陽縣潼陽中學
激發學習興趣讓思想政治課活起來
仲娟
江蘇省沭陽縣潼陽中學
思想政治課教學中培養學生興趣,必須要從多方面著手:建立良好的師生感情;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規范語言,發揮教師主導作用;師生互換,注意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請感興趣。
高中;思想政治課;學習興趣
思想政治課中的一些理論對中學生來比較抽象,理解起來有困難。加上應試教育的影響,許多學生對政治課缺乏興趣。如何提高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的興趣呢?我是從以下幾方面去做的。
學生的學科情感常取決于對任課教師的喜好,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如果教師課堂上對全班每個學生都抱著積極、熱情信賴的態度,并在教學中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態度,當學生從教師那里感受到真誠的關懷和摯愛積極地期待和希望時,他就會有一種收到信賴鼓舞與激勵的內心情感體驗,從而從內心升騰起對老師的信賴和愛戴。“愛屋及烏”,有喜歡老師而喜歡他所任教的學科,從而愉快接受教師的教誨,并努力將教誨轉化為行動,從而實現教師的期望。反之對教師的政治業務素質不滿意,或收到教師的漠不關心,過多的指責等,都可能使學生的學習興趣變壞,從而對教師產生討厭對抗的不良情感,繼而老師一上課心里就煩,對教師所講知識也煩,甚至跟教師產生對抗。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發生矛盾爭執時,應妥善處理,因為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還比較差。這時既要照顧到他們的自尊心,又要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1.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建立學生的學習信心。
在教學中巧妙的設置疑問,給學生一個懸念,利用學生的好奇心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對信心不足的學生,教師要善于發現和利用學生的閃光點,及時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信心。學生經常受到激勵鼓舞會產生愉悅性的心理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創設學生樂學的情境,在活動中學到知識。
現代心理學的研究表明:人處于樂觀的情境中可以產生愉快的情感。樂觀的環境,心情愉快,興趣會油然而生。教育學心理學認為:情景教學主義激發學生無意識的心理活動的參與,并與有意識的心理活動相統一,能減輕和消除學生的心理壓力,發揮學生的內在潛能,進入學習最佳心理狀態。這也說明,如果給學生創設了樂學的情境,把學生帶入“引人入勝”的境地,可以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環境可以喚起學生對真理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啟迪學生積極主動的思考問題。樂學情境的創設,就需要教師提供最佳的教學環境和活動場所,精心設計課堂的教學結構。將辯論會、演講等引入課堂,把學生帶入探求新知的樂學情境。
為了更好的在政治課上做到語言的“準”“美”“活”,我注意語言規范清晰,抑揚頓挫,利用學生的好奇心,借助語言技巧,設置懸念,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調動他們的積極性,自主性和創造性,我在政治課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師生位置互換,互相提問。每個學生都積極參與,情緒非常高漲。可見民主和諧輕松地課堂氣氛不僅使基礎知識,基本觀點得到了鞏固,學生的主人翁責任感及各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培養。
思想政治課既是智育課,又是德育課。政治課教學不僅是傳授知識的過程,更是提高思想認識的過程。內容不僅要使學生懂,還要使學生言和行,做到知行統一。理論聯系實際是政治課教學的首要原則。教學中要積極采用圖片錄像電視傳真電腦等多種教學手段,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提高學生學習政治課的興趣。引導學生關心國內外大事,運用學過的觀點和原理去分析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克服政治課死記硬背的傳統方法。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輔導和社會調查等活動。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這樣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這都說明興趣是求知的向導。如何使學生變:苦學為樂學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把握課程標準的基礎上,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方案,向45分鐘要效率要質量。變被動學為主動學,讓課堂成為學生向往的“樂園”。使他們切身體會到學習是一種快樂的游戲。這樣學生就不會把學習看成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樂趣,就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的興趣。
應用多媒體技術制作的課件有具體形象生動直觀新穎強烈的特點,有較強的感染力,能靜能動,能快能慢。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能引起學生濃厚的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集中注意力。根據需要恰到好處的播出,能有效的抓住學生的心,吸引其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能夠促進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收到傳統的常規教學難以達到的效果。如講到“公民在婚姻家庭關系中的義務”時,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使學生懂得了作為家庭一員應盡的義務,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家庭義務感。許多學生紛紛表示今后一定要幫助父母干活,少讓父母操心,自己搞好學習,減輕父母負擔。這使學生情感得到了升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