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廣東 佛山 528200
綜合干預在工作相關肌肉骨骼功能失調中的應用
陳今堯孫冠珠戴紅芳鄧雪蓮孟強
廣東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廣東 佛山 528200
目的探討綜合干預對工作相關肌肉骨骼功能失調的治療效果。方法從我院骨科門診及其他門診選擇以頸肩上肢、腰背下肢疼痛為主的300名肌肉骨骼功能失調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兩組均進行西藥和物理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綜合干預。對兩組患者進行調查,分析結果。結果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患者能有效的縮短患者疼痛時間,降低疼痛頻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干預措施能有效改善工作相關肌肉骨骼功能失調,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綜合干預;肌肉骨骼功能;依從性
與工作相關肌肉勞損(Work-related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WMSDs)常發生在肌肉骨骼系統,與工作環境和工作狀況相關,又稱為工作相關的肌肉骨骼功能失調[1]。在中國,肌肉骨骼功能失調逐漸成為最普遍的職業病癥。常見的有下背疾患和頸肩疾患,其臨床特征為疼痛和活動受限。本研究旨在對工作相關肌肉骨骼功能失調患者實施綜合干預措施,并探討其成效。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骨科及其他門診患者321例,診斷標準為《慢性疼痛臨床診療指南》中頸部和腰部疼痛的評估方法[2],主要包括病史評估、體格檢查、輔助檢查(CT、X線、MRI檢查等)。其中頸肩上肢疼痛為主患者168例,年齡為(35.8±12.9)歲,女性82例,男性86例;病程為(2.6±1.3)年;腰背下肢疼痛為主患者153例,年齡(36.2±13.1)歲;女性78例,男性75例;病程為(2.8±1.5)年。具體的納入排除標準為:A.主要為政府機關人員,主訴為頸、肩、背、腰部反復疼痛,或伴隨有上肢麻木、疼痛等,病史大于3個月;工齡至少1年,并且每天連續坐著工作時間3小時以上。B.試驗前,向患者介紹本次研究基本內容,獲得其知情同意。C.有嚴重器質性病變(如原發性或轉移性骨腫瘤等)者排除。最后符合條件的患者共30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試驗組頸肩上肢疼痛為主85例,腰背下肢疼痛為主65例,對照組頸肩上肢疼痛為主76例,腰背下肢疼痛為主74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常規治療 兩組患者均進行西藥和物理治療,西藥以非甾體類消炎止痛藥為主,理療以熱療為主。
1.2.2 綜合干預治療 試驗組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再進行綜合干預,具體如下: A.辨證的中藥治療。具體證型,對癥給藥。B.中醫特色療法,包括針刺、推拿、艾灸等。聯合使用多種治療手段來緩解或解除肌肉系統的攣縮。C.營養膳食指導,分為中醫辨證施膳指導和臨床營養指導,由營養師負責。D.心理咨詢和疏導,由心理咨詢師指導患者放松心情、緩解壓力等。E.運動鍛煉指導,由運動治療師針對患者具體病情指導其運動,養成主動鍛煉的好習慣。F.由專業護士進行個體健康教育,使其了解疾病的發生、治療、康復及預后等,提高疾病自我管理能力。
1.3 觀察指標 頸肩上肢疼痛為主的患者:上下肢的運動功能、感覺、膀胱功能;腰背下肢疼痛為主的患者:主觀癥狀、臨床體征、日常活動受限度、膀胱功能。
1.4 療效判定
1.4.1 頸椎JOA評分標準 1.上肢運動功能:0分-不能持筷或勺進餐;1分-能持勺,不能持筷;2分-手不靈活,但能持筷;3分-能持筷及完成一般家務,但手笨拙;4分-正常。2.下肢運動功能:0分-不能行走;1分-平地行走也需支持物;2分-平地行走可不用支持物,但上樓需要;3分-平地或上樓行走不用支持物,但下肢不靈活;4分-正常。3.感覺:上肢:0分-明顯感覺障礙;1分-輕度感覺障礙;2分-正常。下肢和軀干與上肢評分相同。4.膀胱功能:0分-尿潴留;1分-高度排尿困難,尿費力,尿失禁或淋漓;2分-輕度排尿困難,尿頻,尿躊躇;3分-正常[3]。
1.4.2 腰椎JOA評分標準 1.主觀癥狀:A.下腰背痛:3分-無任何疼痛;2分-偶爾輕微疼痛;1分-頻發輕微疼痛與偶發嚴重疼痛;0分-頻發或持續的嚴重疼痛。B.腿痛兼/或麻刺痛:與A相同。C.步態:3分-正常;2分-即使肌肉無力,也可步行超過500米;1分-步行小于500米,出現腿痛,刺痛,無力;0分-步行小于100米,出現腿痛,刺痛,無力。2.臨床體征:A直腿抬高試驗:2分-正常;1分-30度-70度;0分-小于30度;B感覺障礙:2分-無;1分-輕度障礙;0分-明顯障礙。C運動障礙:2分-正常;1分-輕度無力;0分-明顯無力。3.日?;顒邮芟薅龋?分-正常;1分-輕度受限;0分-明顯受限:a.平臥翻身;b.站立;c.洗漱;d.前屈;e.坐位;f.舉重物;g.行走。4.膀胱功能:0分-正常;-3分-輕度受限;6分-明顯受限[4]。

2.1 對頸肩上肢疼痛為主的患者頸椎JOA評分比較 實施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患者療效與對照組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頸肩上肢疼痛為主的患者頸椎JOA評分比較
2.2 對腰背下肢疼痛為主的患者腰椎JOA評分比較 實施治療后,與對照組比較,試驗組患者療效與對照組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2。

表2 兩組腰背下肢疼痛為主的患者腰椎JOA評分比較
2.3 治療情況比較 綜合干預后,試驗組患者的疼痛頻率降低和疼痛時間縮短的人數明顯多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情況比較[例(%)]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2.4 試驗組患者依從性比較 在對試驗組患者的數據進行分析時,我們發現綜合干預的療效與患者的依從性有一定的關系,依從性好的患者的疼痛頻次降低率和疼痛時間縮短率較依從性差的患者明顯增高,差異具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4。

表4 試驗組患者依從性與療效的關系[例(%)]
注:與依從性差的患者比較,*P<0.05
肌肉骨骼功能失調是一種慢性疼痛,主要的特點是身體活動受限和臨時或永久性喪失工作能力[5]。工作相關肌肉骨骼功能失調是在一定工作環境和條件下表現為與多組肌肉骨骼系統相關的疾病,最普遍的有職業性下背疾患和頸肩疾患,主要表現有下背痛、肩痛、頸痛、前臂痛、手痛、僵硬、痙攣、麻木等。它影響半數以上的職業人群,工業發達國家瑞典、德國、美國等已承認它為職業病[6]。
本研究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給予了試驗組患者一定的綜合干預措施,包括:①健康教育,促使其養成健康的生活和工作習慣;②針對癥狀治療,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中醫特色療法等;③心理干預,消除精神緊張,達到身心平衡;④營養膳食指導:指導患者合理補充營養,并進行中醫辨證施膳,指導患者調理身體;⑤運動鍛煉指導,使機體各運動器官和系統協調、平衡。結果顯示,這一系列的綜合干預能有效的降低患者的疼痛頻次、縮短疼痛時間。此外,本次研究發現,患者的依從性對療效也有很大的影響,在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應該正確的引導,盡量提高患者的依從性,以便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1]張星,鄭玉新,王瑞生.骨骼肌肉功能失調對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業活動和健康影響的研究[J].2007,36(3):333-335.
[2]汪受傳,虞舜,趙霞,等.詢證性中醫臨床診療指南研究的現狀與策略[J].中華中醫藥雜志,2012,27(11):2759-2761.
[3]彭宗澤,孫波,李麟平,等. 中醫藥綜合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VAS、FRS、改良JOA評分和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02:(6):28-30.
[4]趙金彩,趙莉,丁俊琴,等.JOA評分在下頸椎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護理雜志,2008(5):407-409.
[5]馬超.不同干預措施對與工作有關的頸肩痛療效的隨機對照研究[D].廣州:中山大學,2009.
[6]肖元梅,王治明,王綿珍.化工工人肌肉骨骼功能及其與工作能力的關系[J].工業衛生與職業病,2005,31(1):18-21.
廣東省中醫藥局科研課題(NO:2010439)。
R685
A
1007-8517(2014)12-0079-02
2014.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