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慢性病防治中心,廣東 佛山 528300
廣東順德區結核分枝桿菌臨床耐藥性分析
梁海東梁建通
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慢性病防治中心,廣東 佛山 528300
目的了解本地區結核分枝桿菌臨床耐藥性的特點以及對7種抗結核藥物的藥敏檢測情況,為臨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更多的參考依據。方法對收集的廣東順德區555例結核患者的結核分枝桿菌用比例法對所用的7種藥:異煙肼(INH,H)、乙胺丁醇(EMB,E)、鏈霉素(SM,S)、利福平(RFP,R)、阿米卡星(AKW,A)、左氧氟沙星(LOF,L)、對氨基水楊酸(PAS,P)進行敏感性試驗,分析它們的耐藥性。結果總耐藥率為33%,耐藥頻度由高到低依次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結論本地結核菌的耐藥性相比其他地區略偏高,應進一步加強對結核桿菌的耐藥性監測以便為臨床制定更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參考依據。
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性;臨床研究
結核病是一種重大的傳染病,嚴重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健康,同時也是死亡率最高的一種疾病[1]。隨著耐藥性結核病不斷地呈現上升趨勢,人類的生命安全正受到嚴重考驗,中國結核病的總數位居世界前列,是嚴重的災區。結核病的耐藥性嚴重影響了我國在控制結核病方面的水平。對結核桿菌的耐藥性檢測,不僅可以為臨床用藥提供方向,還可以評價地區控制結核病的成功與否,同時也能夠為未來用藥指向正確的方向[2]。據此,收集的廣東順德區555例結核患者的結核分枝桿菌臨床分離株進行藥敏試驗,分析本地結核菌的耐藥性,為臨床制定合理的治療方案提供更多的理論參考依據,現將具體的情況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結核病防治科在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間收治的555例痰結核分枝桿菌培養結果為陽性的結核病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0例,女性患者175例;年齡最小的是14歲,年齡最大的是87歲,他們的平均年齡是(48.35±3.23)歲。所有的患者均經過臨床診斷,確診無誤。年齡結構如表1所示。
1.2 藥物敏感性分析 對所有菌株均進行PNB與TCH的藥敏試驗,確定為結核分枝桿菌,隨后進行異煙肼(INH,H)、乙胺丁醇(EMB,E)、鏈霉素(SM,S)、利福平(RFP,R)、阿米卡星(AKW,A)、左氧氟沙星(LOF,L)、對氨基水楊酸(PAS,P)7種抗結核藥品的藥物敏感性分析。培養采取酸性改良羅氏培養基,藥敏分析采用比例法。
2.1 結核菌耐各藥頻度及單耐藥率 555株結核分枝桿菌的藥敏試驗結果顯示:372株對所試的7種抗結核藥物皆敏感,183株至少對一種抗結核藥耐藥,結核菌的總耐藥率為33%(183/555)。結核菌對7種抗結核藥物的耐藥頻度由高到低依次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此外,僅對一種抗結核藥物耐藥的菌株114株,總的耐單藥率為20.5%,對7種抗結核藥物的耐單藥率由高到低依次為SM9.7%、LOF4.7%、INH3.6%、AKW1.1%、PAS0.5%、EMB0.5%、RFP0.4%。見表2。

表2 結核分枝桿菌耐各藥頻度和單耐藥情況 株(%)
2.2 耐藥情況 在555株結核分枝桿菌株中,耐2種一線藥物的有33株,耐藥率為6.0%;耐3種一線藥物的有14株,耐藥率為2.5%;耐4種一線藥物的有6株,耐藥率為1.1%;53株至少同時對兩種一線藥物耐藥,多耐藥率為9.5%;至少同時耐RFP和INH的菌株19株,耐多藥率為3.4%。見表3。
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27個耐多藥結核病流行嚴重的國家之一。目前我國結核病年發病人數約為130萬,占全球發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為了及時了解結核病的疫情和耐藥基本情況,開展結核病耐藥監測具有重要意義。根據2013年本地區的結核分枝桿菌藥敏試驗結果顯示,我區結核病的總耐藥率為33%(183/555),略高于全國27.8%的水平;總耐多藥率為3.4%(19/555),遠低于全國10.7%水平[3],也明顯低于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的耐多藥率6.8%[4]的水平。這可能與不同地方菌株的耐藥性不同有關。治療管理不規范及患者治療遺依從性差,長期被認為是最直接影響到結核病患者并使之產生耐藥性的因素。結核菌對7種藥物的耐藥率(頻度)由高到低依次為SM19.8%、INH12.8%、LOF8.6%、RFP4.5%、EMB3.6%、PAS3.1%、AKW1.4%。在四種一線抗結核藥物中,以SM的耐藥率最高,其次是INH、RFP,這和報道一致[5],可能與早期的化療方案是以SM、INH的組合為主,應用較普遍有關,因此在結控項目中已不再將SM應用于初治病人。至于RFP由于其抗菌譜廣,在早期也曾是普遍單一使用,從而引起耐藥性的增加。對于新藥PAS以及AKW,它們的耐藥性很低,較為敏感,提示在治療中可以有選擇性地選用這類藥物。

表3 結核分枝桿菌至少耐2種一線藥物情況
堅持聯合用藥,合理選擇用藥和制定化療方案是治療耐多藥結核病的重要原則[6],在制定的方案中,應該至少包含兩種以上的抗結核藥物,在鞏固期至少需要3種以上的藥物,對于強化期,最好用5~6種藥物。左氧氟沙星作為一種新型、高效率的抗菌素,不僅是廣譜抗菌藥物,同時還具備良好的抗結核作用,能夠抑制DNA旋轉酶A亞單位,以此來抑制細菌DNA的復制以及轉錄,從而達到抗菌作用。另外,左氧氟沙星與其他抗結核藥之間沒有出現交叉耐藥,是目前醫學上治療耐多藥結核的重要藥物之一。從藥敏結果可知,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較高,可能是由濫用氟喹諾酮類藥物引起的,應引起足夠的重視。阿米卡星在試管中對結核菌是一種高效殺菌藥,通過觀察,以阿米卡星聯合左氧氟沙星組成的用藥方案,協同效果好,而且在臨床中副作用也很少,是治療結核病的有效方案之一[7]。
綜上所述,我區2013年結核病的總耐藥率略高于全國27.8%水平。為減少和防止耐藥結核病的發生,一方面在技術上要建立一種更快更準確的藥敏試驗方法,如引進全自動快速分枝桿菌培養鑒定藥敏儀,為臨床患者盡早提供合理的化療方案;另一方面在管理上必需加強結核病患者歸口管理,實行結核藥物統一管理和推行全程督導化療。
[1] 朱長太,胡忠義.結核分枝桿菌耐藥性檢測技術進展[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34(10): 768-770.
[2] 吳龍章,潘美玉,劉欣,等. 結核分枝桿菌對對硝基苯甲酸耐藥性的研究[J].中華結核和呼吸雜志,2011,34(2): 117-119.
[3] 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華結核呼吸雜志,2002,25(1):3-7.
[4] 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技術指導組.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J].中國防癆雜志,2012,34(8):123-125.
[5] 鐘球,錢明,李建偉,等.廣東省WHO結核病耐藥監測研究[J].中國防癆雜志,2001,23(1):5-8.
[6] 王湘,張麗霞.2008-2010年結核分枝桿菌的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1,21(20): 4394-4395.
[7]楊彩娥,王琰,雷紅,等. 結核分枝桿菌利福平依賴株與耐藥株的耐藥狀況比較[J]. 中國防癆雜志,2011,33(3): 9.
R521
A
1007-8517(2014)12-0082-02
2014.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