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鄱陽縣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西 鄱陽 333100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護理體會
程愛東吳永華
江西省鄱陽縣人民醫院手術室,江西 鄱陽 333100
目的討論人工全髖關節置換手術前后的護理配合措施。方法選取我科收治的47例全髖關節置換病人作為研究對象,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實施臨床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分別針對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實施精心的護理配合。結果47例病人均順利完成手術,觀察組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術后訪視,兩組患者術后均未發生并發癥。結論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實施精心護理配合,能有效促進手術的開展,降低術中出血量和手術時間,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人工髖關節置換;護理體會
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主要是針對髖部疾病或需要重建髖關節功能的病人,通過該手術能夠顯著減輕病人的疼痛感,使病人肢體的部分功能得到顯著提高,病人自身的生活品質也能得到明顯改善[1];然而因為接受該手術的病人通常體質偏差,手術的耐受性偏低,導致手術風險有所提升。鑒于此,我科于2008年12月開始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實施精心的護理配合,通過不斷的改善護理措施,獲得了較滿意的治療效果,現總結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科2008年12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47例全髖關節置換病人,其中男性31例,女性16例;年齡最小48歲,年齡最大79歲,平均(58.3±4.7)歲;其中患骨性關節炎的病人3例,脛骨頸骨折的病人21例,股骨頭壞死的病人23例。對47例病人均使用骨水泥型人工關節,手術時間為1.0~1.2h,術中的出血量為200~400ml。根據住院單雙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兩組,其中觀察組23例,對照組24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護理方法 對照組實施臨床基礎護理;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護理,整個護理過程重點在術前、術中、術后三個階段進行,詳細內容如下。
1.2.1 術前護理:①術前訪視 護理人員在進行手術前1d,到病房訪視病人。一是查看病歷,詳細詢問病人病情,掌握病人的復查結果及是否存在禁忌癥與并發癥,判斷病人的健康情況與手術耐受性,便于盡早對癥處理。二是加強與病人的交流溝通,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態,同時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如:針對恐懼、焦慮心理較為嚴重的病人,應當給予適當的鼓勵,使病人明白手術的重要性及成功率。三是向病人講述疾病相關的常識與需要注意的情況,使病人明白手術的過程,并且通過告知病人該病例成功的案例,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從而提升病人的治療依從性。②手術物品準備 包含正常的骨科物品與全髖關節置換手術需要的對應器械,如:股骨頭取出器與打入器、髓腔開口器、擺鋸、電鉆、髓腔銼、以及骨水泥等[2]。全部器械都必須實施環氧乙烷或高壓消毒滅菌,同時還應準備400ml的新鮮血漿與對應的急救物品。
1.2.2 術中護理 ①麻醉配合 一般應采取健側臥位,由一個醫生牽引患者受傷的肢體,同時跟著身體移動患肢,再由另外兩個工作人員托起患者的身體,跟隨上述醫生進行移動,盡量減少病人的疼痛感。麻醉1分鐘內起效,護理人員必須要密切監測病人的血壓狀況,因為進行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病人通常年齡都偏大,其自身本身就存在其他的疾病,加上其部分的臟器功能出現退化的情況,致使患者對于失血的反應極為敏感,手術過程中不能承受低血壓,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在進行麻醉前為患者輸入一定量的平衡液,從而有效防止病人發生并發癥。②體位護理 手術過程中的體位一般采取健側臥位,病人右肩胛平面下非手術側的床墊下應放置雙層托手架,將患者旋轉到90度左右的側臥位,把患者的雙手放在托手架上,在患者的胸下放置軟墊,以免患者的腋神經遭受壓迫,而在患者的頭下也應放置軟墊,保障患者的頸椎能夠處在中立狀態。手術過程中,應當征詢患者的感覺,以使患者感到舒服為宜。
1.2.3 術后護理 ①術后體位 手術結束以后,清理干凈病人身上的血跡、松解固定帶、固定敷料與引流管,在幫助醫生搬運病人的時候,要始終保持病人的下肢為外展中立位,使病人的髖關節處在穩定的狀態下,防止出現脫位的情況。②術后訪視 手術結束以后,應查看病人傷口的愈合狀況,征詢病人對于護理服務的建議,宣教疾病康復的相關知識以及功能鍛煉的具體方法。

本組47例病人全部順利完成手術,其中觀察組術中平均出血量和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兩組患者術后均未發生并發癥,切口愈合良好。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中平均出血量和手術時間對比分析±s)
注:與對照組比較,aP<0.05。
全面、精心的護理配合是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成功的重要保證。手術前,針對病人的訪視工作能夠充分掌握病人的心理狀況與病情,同時通過對應的心理護理,能夠有效緩解病人的恐懼情緒,幫助病人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手術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密切觀注病人的生命體征,同時給予對應的護理措施,嚴格執行無菌的操作。手術完成后,護理人員在搬運病人的過程中,保持正確的體位可以預防病人的關節脫位,并且要實施術后訪視工作,從而有效促進疾病的恢復與預后的改善[3]。
本文觀察組中23例患者通過對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實施精心、細致的護理配合后,術中平均出血量和手術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可見,護理配合在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中實施效果良好,非常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陳春輝.老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手術護理配合[J].右江民族醫學院學報,2010,(05):817-818.
[2]閆汝蘊.人工膝關節置換與圍手術期系統康復[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2008,12(17):3321-3324.
[3]楊鏡蒙.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87例護理配合[J].齊魯護理雜志,2010,16(23):53-54.
R473.6
A
1007-8517(2014)07-0100-01
2014.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