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春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4.23.104
摘 要 本文回顧總結了基礎護理的改進和創新,豐富及完善護理理論,推動基礎護理的發展,提高護理管理水平,以減少杜絕醫療差錯事故,從而提高護理質量。改進方法有變鋪床法為套床法、查對方法的改進、溝通方法的改進、健康教育的改進以及配送中心的成立等。
關鍵詞 基礎護理;護理質量;分析
Influence and analysis of the improvement of basic nursing on improving the nursing quality
Wang Suchun
The Fourth Hospital of Inner Mongolia 010080
Abstract We retrospectively summarized the improvement and innovation on the basis of nursing,enrich and improvement of the nursing theory,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basic care,improvement of the nursing management level,to put an end and reduce medical errors 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care.The improved methods included variable bed method for bed set method,the improvement on the checking method,the improvement on communication method,the improvement on health education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distribution center and so on.
Key words Basic nursing;The quality of nursing;Analysis
基礎護理是臨床護理工作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患者住院的全過程需要基礎護理服務,一定意義上,基礎護理是衡量護理質量的核心和標準。近年來,由于護患雙方的價值觀、需求觀都在發生變化,患者對醫療服務的需要和期望值越來越高。為了進一步提高醫院基礎護理及管理水平,不斷完善護理理論,杜絕減少醫療差錯事故,本人對我院護理工作的改進總結如下。
改進的方法及改進后的效果
床單的改進:長期以來護理工作強度大,每天晨晚間護理整理床鋪,消耗了大量人力。我院內五科,2010年在護士長帶領下,對床單進行了改良,變床單為床套,利用床單鋪床法。平均鋪1張暫空床大約4~5分鐘,改用床套法平均鋪1張暫空床大約用2~3分鐘,減輕了護士工作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由于床套的使用,任患者怎樣變換體位,床單一直能保持床鋪平整,無皺褶,對于長期臥床患者預防壓瘡,取得了積極作用。并且,由于床套法實施,對于保持床單元整潔,病室的整潔等都起到了促進作用。今年我院在全院都將實行床套法,這種方法的推廣,必將減少時間成本,減低勞動強度,提高護理管理水平。
查對的改進:護士和患者配合,做好查對工作。近年來,不時有報道由于張冠李戴引起的醫療事故,出現這樣的錯誤,作為醫務工作者我們倍感痛心,為了類似事件不再發生,我們總結以往的經驗和教訓,對查對制度進行了改進。我們護士不但自己做好“三查七對一注意”,還要讓患者及家屬參與查對,更能保證萬無一失,“三查七對一注意”中“對姓名”特別重要,避免出現張冠李戴現象。首先我們護理人員做好“三查七對”后,心里特別清楚要給誰進行護理,來到床頭,先不要喊患者姓名,先問問患者叫什么名字,當患者說出自己的名字,和我們護士早已經核對好的心里要給誰進行護理操作的名字,再加上治療卡上的名字三者相吻合時,我們再進行護理操作,這樣避免了2名患者名字比較接近,喊其中1名患者,另1名患者以為喊他答應你,出現錯誤。同時如果同一科室出現2名患者重名,應將2名患者放在不同病室,并且在晨會上告知科室全體人員能區分二者的性別、年齡、病情等。在我們為患者護理過程中,患者提出任何異議時我們一定持虛心、謹慎態度,再次核對,避免先入為主。這些措施的改進,有效地降低了差錯事故率。
溝通方法改進:近年來,“以人為本”的理念以異乎尋常的速度在各個領域彰顯[1]。醫療工作的特點是以患者為中心,護理人員應深刻理解以患者為中心和人性化服務理念的內涵,通過換位思考與患者溝通,改變醫院“直管看病”的陳舊觀念,樹立醫療對象首先是“人”,其次才是“病”的現代醫學模式,在工作中避免使用命令式語氣,而應當用商量的口吻,實施親情護理,以細節體現品質。在護理服務過程中,把親情融入護理的全過程中,通過對患者關懷、尊重的服務理念,在親情護理行為中,給患者一種依賴感、親切感和安全感。根據患者的年齡及職務給予相應尊稱,避免直呼床號與姓名,讓患者感受到護理人員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體現了人文關懷,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優化了護患關系。
健康教育的改進:我院為結核病專科醫院,結核病服藥時間長(1~1.5年),服藥期間還需要密切觀察藥物的不良反應,護士在患者出院前的健康宣傳教育中,讓患者及家屬了解不按時服藥是病情反復、細菌產生耐藥的根源,從而使患者及家屬重視按時服藥,提高了治療的依從性,并且讓患者及家屬了解抗結核藥物的不良反應,比如肝、腎、聽力等的損害常見癥狀,叮囑患者一旦出現這些不適及時返院復查,防止出現肝、腎、聽力不可逆損害,只有這些做到位,結核患者才能完全治愈。近幾年結核病大有抬頭趨勢,這與結核患者不能規則完成抗結核化療有關,國外研究顯示患者對疾病的治療方案或疾病的嚴重性不能理解時容易自主放棄治療,甚至故意放棄治療[2]。為了防止患者出院后癥狀消失,患者自行停藥,結合我院實際,我們做了出院患者跟蹤服務,實施一些延續護理。根據我院人力資源基本情況,我們為出院患者建立了電話隨訪制度,督促完成規則全程化療和按時返院復查,降低了復治率,防止了結核病的擴散,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延續護理的實施,有效提高出院患者生活質量,在護士和患者及其家庭成員間建立有效地互動,從而促進和維護患者的健康,從此,改變了患者出院便意味著患者與醫院的關系結束的現狀,得到醫院和患者的肯定[3]。endprint
配送中心的成立:為了完成“將時間還給護士,將護士還給患者”的夙愿,我院在護理部的大力倡導下,于2013年成立了配送中心,負責病區與外界的聯系,包括到化驗室取送標本,到藥房為患者取藥,直到后勤物資的供給等全部由配送中心完成,解放了病區護士,使她們將時間用在患者護理上,從而大大提高了護理質量。
開展優質護理病房:2009年我院從內三科開始開展了優質護理病房,感悟患者住院期間渴望滿足的各種需求,護士要設身處地地站在患者的角度。變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力爭做到服務于患者開口之前,以患者和家屬方便、放心、滿意作為護理工作目標,協助生活自理能力缺陷的患者擦澡、洗頭、刮胡子、剪指甲、翻身按摩及各種功能鍛煉,讓患者在病房中得到最細致、周到關懷和照顧,感受到最溫馨的護理服務。2012年優質護理病房在我院全部科室開展,密切了護患關系。
加強護理人員價值觀的教育:使每位護士上崗前均認識到基礎護理工作的重要性,首先要做好新護士入科教育。樹立基礎護理與專科治療同等重要的意識,摒棄重治療輕護理的思想,其次是通過高年資護士的現身說法,列舉基礎護理促進患者康復的典型案例,激發護士對基礎護理工作的動力和成就感;三是護士長言傳身教,對護理事業執著,對工作負責、熱忱、樹立良好的形象感染護士,通過以上方法,使護士認識到價值觀不能以金錢來衡量,護理工作的目的是讓患者早日恢復健康,讓患者感受到實惠,得到患者的認可,只有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才能發生持久的工作激情。
加強科室間協調工作:對年齡大及行動不便的患者外出做檢查及治療時,由醫護人員或陪護先進行預約,然后通知配送中心人員,由配送中心人員陪同,用輪椅推送患者去檢查,避免了患者到處找地方及排隊,等候時間長,引發其他危險因素發生。
綜上所述,通過對基礎護理的改進和創新,提高了護理工作效率,有效地避免了醫療差錯事故,優化了護患關系,提高了患者的滿意度。護理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它的實踐性較強,需要在臨床護理實踐中不斷完善和發展,作為一名護理工作者,應積極參與護理科研,并將自己在工作中點滴體會和經驗教訓總結出來,使護理理論不斷完善和發展,從而推動護理學科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戴立萍,郭杏雅,陳梅蘭.以人為本理念在醫院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應用和體會[J].中華醫院管理雜志,2006,22(1):36.
[2] Reader DM.Medical nutrition therapy and lifestyle interventions[J].Diabetes Care,2007,30(2s):118-191.
[3] 俞桃英.護士對出院患者實施電話隨訪的體會[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3):246-2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