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敏 莫淑琴
(瓊海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海南 瓊海 571400)
快速心律失常雖然在心血管疾病中比較常見,但冠心病(CHD)患者一旦發生快速心律失常極容易導致患者的病情急速惡化,進而導致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1~3〕。因此,在臨床治療中,尤其應對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更應注重用藥的安全性及有效性〔4,5〕。本文旨在進一步總結急診應用胺碘酮治療CHD快速心律失常的臨床效果和安全性。
1.1一般資料 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門診收治的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患者55例。其中男34例,女21例,年齡53~87〔平均(69.7±15.9)〕歲,其中3例竇性心動過速,5例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14例持續性房顫,15例陣發性房顫,18例室性早搏。予以所選患者心電圖檢查,得以確診,并排除預激綜合征、甲亢以及甲減,排除竇性心動過緩,竇房阻滯以及病態竇房綜合征,研究對象的主要臨床癥狀表現為心悸、心絞痛、有氣促以及其他系統性的相關癥狀,患者均簽署知情書,并經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方法 在綜合治療的基礎上,使用胺碘酮進行治療。具體方法為:先使用150 mg加20 ml生理鹽水進行靜注,然后以相同濃度的胺碘酮溶液進行靜脈微量泵注入,靜注速度為1.2 mg/min,10 min之后勻速1 mg/min持續使用6 h,同時監測患者的心電圖,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調整用量。如果患者病情出現穩定好轉,則可以進行適當的減量。如果患者心律失常控制不力,則每隔15~30 min追加胺碘酮150 mg進行靜注,但追加次數不能超過3次,而且胺碘酮的滴注總劑量在24 h內不能超過2 000 mg,整個治療中,要注意嚴密監測患者的心電圖變化,并注意血氧飽和度以及血壓變化情況,以便于做到準確觀察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1.3觀察指標及療效評價標準 患者治療前后,要嚴密觀察心率變化,注意P-R間期及Q-T間期的情況,并嚴密觀察治療期所出現的不良反應,如果患者治療后臨床癥狀疾病消失,抑或是臨床癥狀得到顯著改善,經過治療24 h之后,早搏現象消失,抑或是早搏<10次/h則可視為顯效;如果患者經過治療之后,患者臨床癥狀得到一定改善,但癥狀還未消失,而經過治療24 h之后早搏現象明顯減少則可視為有效;如果患者經過治療后,其臨床癥狀未見改善,抑或是呈現加重趨勢,治療24 h之后,患者的早搏現象未見變化,甚至是呈現增加趨勢則可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有效。

2.1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不同類型療效分析 見表1。

表1 55例急診冠心病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不同類型的治療效果〔n(%)〕
2.2患者治療前后心率及心電圖監測結果比較 55例患者中,5例發生不良反應。其中出現血壓下降3例(5.5%),竇性心動過緩1例(1.8%),惡心嘔吐1例(1.8%),總不良反應發生率為9.1%。以上不良反應均對癥治療后消失或得到緩解。治療前后的心率、P-R間期、Q-T間期相比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后心率及心電圖監測結果對比
CHD合并快速心律失常是比較常見的〔6〕。在心血管系統疾病中,快速心律失常又比較常見,一般來講只要處理得當,都不會發生嚴重的事件〔7,8〕。但是,快速心律失常與CHD合并,其后果比較難以預測〔9〕。臨床上,CHD患者一旦發生快速心律失常,極容易在瞬間發生病情急速惡化,進而就可促使患者出現心源性猝死,對患者的生命安全構成了嚴重威脅〔10~12〕。因此,在急診過程中應對CHD快速心律失常時,用藥的有效性、安全性非常關鍵,一旦出現差錯,或是長時間沒有確切的療效,患者發生嚴重傷殘甚至死亡事件的概率就大大上升。
CHD快速心律失常主要包括持續性房顫、陣發性房顫、室性早搏、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以及竇性心動過速〔13,14〕。眾所周知,如果嚴重CHD患者出現室顫,極易促使患者發生死亡。從這種意義上講,使用胺碘酮對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其臨床療效和安全性非常高〔15,16〕。本文雖然在治療過程中出現了5例不良反應,但經過對癥處理都已經解決或是得到了緩解。這主要是因為胺碘酮能夠充分的抑制心臟的鉀、鈉、鈣等眾多離子的通道,從而降低了蒲肯野纖維,竇房結自身的自律性以及其傳導性,通過抑制復極過程而達到延長患者動作電位時程的作用。胺碘酮是Ⅲ類抗心律失常的藥物,其沒有Ⅰ類藥物那樣對心律失常的反促進作用,而且對患者的心室內的傳導作用沒有明顯的影響。
分析胺碘酮的藥物作用機制,胺碘酮是對β受體和L鈣流進行阻斷,從而來達到對心臟的鈉、鉀以及鈣等離子的通道進行抑制的效果,且在整個過程中不會產生明顯的負面肌力反應,胺碘酮之所以有如此具有選擇路徑的發揮作用,主要是因為胺碘酮是一種多通道的受體阻滯劑,能夠對CHD急診出現快速心律失常具有終止的功效,同時對患者的心率自律性增加有促進作用,當然其也能有效增加心率的觸發活性以及折返激動功能。而且,胺碘酮對心律失常的反作用效果比較弱,因此對室性的傳導基本不會造成不良影響,故而不會對急診CHD患者正在加劇的心衰造成更嚴重的影響。最為重要的是,胺碘酮對于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患者還具有非常好的抗顫作用,因而大大減少了臨床患者的死亡率。
使用胺碘酮對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進行治療,其安全性毋庸置疑,由于胺碘酮自身藥物作用機制的優點,因此使得其用于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患者,不會造成患者出現心肌缺血,或是心力衰竭等方面嚴重的并發癥發生。從不良反應來講,本文中僅是3例輕微的血壓不穩定以及非常微不足道的胃腸道反應,這是一般藥物都會存在的反應,是避免不了的。正是因為胺碘酮這些優越的病理藥理特征,因此其不僅能夠應用于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作為緊急處理的首選藥物,經過臨床觀察,在大劑量情況下,其療效和安全性也是非常可靠的。只是使用過程中,劑量控制非常重要,需要對患者進行嚴密的心電和血壓監測,以防止不良并發癥的發生。
綜上,臨床急診CHD快速心律失常治療中應用胺碘酮,可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能有效地改善患者快速心律失常癥狀,并經證實有較好的療效,且安全可靠,值得各醫院做廣泛推廣應用。
4 參考文獻
1葉 亮,吳君平.急診應用胺碘酮治療頑固性室性心動過速臨床分析〔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0):1541-3.
2吳 軍,唐順忠,徐小燕.胺碘酮對快速性心律失常的治療作用及其對血清腫瘤壞死因子α和白細胞介素6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4):577-9.
3劉 洋,王利亞,鄭相慧.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以及對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23):5307-8.
4鄭 碩.步長穩心顆粒聯合胺碘酮治療室性期前收縮的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2;19(22):3385-6.
5詹賢章,薛玉梅,吳書林,等.多極標測在心房顫動消融術后持續性房性心動過速中的應用體會〔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12;16(6):424-30.
6賈玉和,任 嵐,方丕華,等.竇性心律下通過三維電壓標測心肌梗死后瘢痕性室性心動過速〔J〕.中華心律失常學雜志,2012;16(2):134-9.
7趙漢卓.參松養心膠囊聯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并發室性早搏60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75-6.
8王 寬,梁春梅,杜新平.靜脈注射伊布利特轉復新發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老年醫學雜志,2013;32(2):195-6.
9鄭 剛.心房顫動抗心律失常藥物治療策略的臨床新證據〔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10):1112-4.
10周 全,宋伯寧.胺碘酮對老年惡性室性心律失常治療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對比分析〔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4):433.
11Marinelli A,Capucci A.Amiodarone(Nexterone)injection for the treatment and prophylaxis of frequently recurring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J〕.Expert Opin Pharmacother,2012;13(4):573-84.
12Laqueille X,Rieha S,Kerbage H,etal.Review of cases of prolonged QTC and wave burst arrhythm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methadone〔J〕.Encephale,2012;38(1):58-63.
13許名東,曾小茹,方長庚,等.56例甲狀腺功能亢進性心臟病臨床特點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2;10(3):402-37.
14梁躍雄.阿托伐他汀聯合胺碘酮治療陣發性心房顫動療效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2):1805-7.
15晏秀玲.胺碘酮與普羅帕酮治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的療效比較〔J〕.中國基層醫藥,2013;20(10):1561-3.
16張國天,陳永生,梁海軍.胺碘酮治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56例〔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33(11):26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