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曉靜 張靖涵 賈少杰
(北華大學附屬醫院骨外二科,吉林 吉林 132001)
慢性腦供血不足(CCCI)因其臨床發病率較高、可干預性較強而逐漸被多數學者所熟識〔1,2〕。但因其發病具有隱襲性,早期癥狀輕微、檢測手段繁瑣不易被發現而延誤,直至發展成癡呆或缺血性腦卒中〔3,4〕。本研究應用蒙特利爾認知評估量表(MoCA)、簡易精神狀態量表(MMSE)對CCCI患者進行綜合檢測評分,對入選認知障礙的CCCI患者進行血液指標:S100β、血漿酸性磷脂(AP)及相關血液檢查(如血糖、血脂、血粘等),試圖找到一種或多種血清學標志物對CCCI患者是否存在認知障礙進行初步評價,以便提高檢測效率,為早預防、早干預、早治療找到一個新的思路,避免進一步加重發展成癡呆或缺血性腦卒中。
1.1一般資料 按照2000年日本腦卒中學會診斷標準最新修訂版選擇2011年8月至2012年10月在北華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門診及住院治療的患者57例為CCCI組,其中男30例,女27例,平均年齡 (64.33±6.98)歲;健康體檢人員69例為正常對照組(C組),男33例,女36例,平均年齡(62.83± 5.75)歲。排除其他疾病導致的認知障礙,如Alzheimer病(AD)、正常顱壓腦積水、多發性硬化、腦腫瘤、一氧化碳中毒、前庭-迷路疾病、外傷性疾病、貧血等。
應用MMSE量表和MoCA量表對入選的CCCI組患者進行認知障礙的檢測,將有認知障礙的46例患者及健康組人群經認知評定后無認知障礙的53例患者采集空腹血液,檢測S100β、AP、血糖、血脂、血黏度等相關指標。
1.2方法
1.2.1標本采集 對測試人群一次性采集空腹靜脈血15 ml,其中4 ml置于加入促凝劑的潔凈玻璃管內,2~3 h內離心,3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置于-70℃的冰箱內保存待S100β蛋白測定。另4 ml置于特殊抗凝管內,60 min內離心,8 000 r/min離心10 min,取上層血漿用于測定AP。余血液常規送我院檢驗科進行血糖、血脂等檢測。為避免影響測定結果,要求測試者血液檢測前2 d未進食大量高蛋白、高脂肪、高嘌呤食物及飲酒,采集標本血樣過程中無溶血。
1.2.2測定方法 S100β蛋白測定的試劑采用北京泰福仕科技開發公司試劑盒,使用雙抗體夾心酶聯免疫吸附法(ELISA)測定樣品中S100β蛋白濃度。AP測定套裝試劑盒購自北京泰福仕科技開發公司,按試劑盒說操作,主要步驟為磷脂抽提、分離、過濾、顯色。血清生化指標采用全自動生化檢測儀進行常規檢查。

2.1兩組病例血清學分析 CCCI組S100β及AP濃度明顯高于正常對照組(均P<0.000 1)。見表1。

表1 兩組人群血清S100β及AP檢測指標
2.2兩組病例的空腹血糖、血脂情況分析 CCCI組的血脂濃度均高于健康對照組,其中CCCI組甘油三酯(TG)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LDL)明顯高于對照組(P<0.001)。其余檢測參數兩組之間無明顯差異性。見表2。

表2 兩組人群空腹血糖、血脂濃度比較
2.3血清指標與CCCI患者認知情況的相關性 以患者MoCA總分為應變量(Y),S100β濃度為自變量(X1),AP濃度為自變量(X2),進行相關性分析。CCCI患者的MoCA量表認知功能得分與其血液S100β、AP檢測濃度呈明顯負相關(Rs=-0.972,P<0.01),MoCA得分越低S100β及AP濃度超出正常水平越多。而MoCA得分越低與S100β和AP濃度越高時患者認知障礙越嚴重。見圖1,圖2。

圖1 CCCI組患者MoCA評分與S100β濃度的相關性分析

圖2 CCCI組患者MoCA評分與AP濃度的相關性分析
CCCI不僅嚴重損傷腦細胞,同時破壞了血腦屏障,使原本僅存在于中樞神經組織內的一些蛋白或酶類,從壞死或凋亡的腦細胞中釋放出來,通過被破壞的血腦屏障進入血液,所以監測患者血清中相關蛋白或酶類的濃度變化,能夠較可靠地反映腦損傷的嚴重程度,亦有可能對腦認知損傷的治療及預后有一定的預測意義〔5〕。
S100蛋白是一種鈣離子結合蛋白,由α、β兩種亞基組成。而S100β蛋白主要存在于腦中(約占96%),較其他亞型更具有活性,因此被認為是腦內特異蛋白〔6〕。S100β蛋白主要分布于中樞神經系統(CNS)膠質細胞中,由星形膠質細胞合成,其他少數腫瘤細胞(如:神經膠質瘤、黑色素瘤等)、不同區域的神經元、突觸小體和突觸膜上也存在S100β蛋白的表達〔7〕。且S100β蛋白的半衰期約為25 min,時間較短,由于半衰期很短,因此其持續升高提示可能繼發有腦細胞損傷,監測S100β蛋白水平變化程度可反映腦膠質細胞損傷的嚴重程度。此蛋白的水平變化不僅反映腦膠質細胞損傷的嚴重程度,在眾多研究中發現其還可以調控神經元與膠質細胞的相互作用。在經過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研究中發現,S100β蛋白在腦出現缺血、缺氧、外傷及血管性意外時因神經膠質細胞受到刺激后被大量激活、釋放入腦脊液中,再因血腦屏障受損而進入血液。亦有報道顯示,血清S100β蛋白濃度水平與動脈中乳酸鹽的水平呈正相關,血清S100β蛋白濃度水平與平均動脈壓和pH值呈負相關,因此可以看出人體內血清S100β蛋白水平與組織灌注量具有密切關系〔8,9〕。
血漿酸性磷脂AP是在機體缺血、缺氧時磷脂酶D氧化應激的直接產物〔10〕,極性與溶血磷脂酸極為相似。當機體細胞處于應激狀態時,AP被大量釋放,會引起鈣離子的動員,并且會激活或協同激活細胞內各種酶(如蛋白激酶C、磷酸二酯酶、還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等)〔11〕。在此基礎上AP還可促進細胞內超氧化物的形成和誘發血小板聚集。雖然目前對于AP的研究甚少,許多發生機制不明確,但根據其極性、來源并綜合眾多臨床實驗研究發現,AP對于腦部缺血、缺氧極為敏感,在腦缺血后24 h內就產生,亦被作為腦缺血標志物,可以及時反映患者當前腦部供血水平。因此AP是缺血性腦卒中早期的預警分子,在缺血性腦病中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和廣闊的應用前景。
本研究可以看出血清中S100β蛋白、血脂及血漿酸性磷脂可能參與了CCCI〔12〕??紤]血清S100β蛋白及AP是CCCI患者認知功能障礙的高危因素,其檢測對CCCI發生認知障礙的診斷和預后具有潛在的臨床價值。但限于受試者數目較少,僅為小樣本實驗,只是初步進行了探討,仍需進一步的大樣本研究及流行病學調查,如可早期識別CCCI引起的認知障礙〔13〕,并了解其影響因素,對其進行及時而有效地干預,防止癡呆形成,將對臨床工作及社會家庭產生十分重要的意義。
4 參考文獻
1Wu C,Liao L,Yan X,etal.Effects of Yangxue Qingnao Granules on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a randomized,double-blind,double-dummy,controlled multicentre trial〔J〕.Psychogeriatrics,2013;13(1):29-34.
2Li Z.Observation on therapeutic effect of eye acupuncture on cognition disorders in patients of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ion insufficiency〔J〕.Zhongguo Zhen Jiu,2009;29(10):791-3.
3Starodubtsev VB,Bakharev AV,Stoliarov MS,etal.Role of multispiral CT angiography i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cerebral circulatory insufficiency〔J〕.Angiol Sosud Khir,2008;14(3):39-43.
4Tripathi M,Tripathi M,Sharma R,etal.Functional neuroimaging using F-18 FDG PET/CT in amnestic mild cognitive impairment:a preliminary study〔J〕.Indian J Nucl Med,2013;28(3):129-33.
5李國輝.老年腦血管病患者血清神經元特異性烯醇化酶、S100蛋白水平與認知功能障礙和腺苷鈷胺治療預后的相關性[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3;17(3):4169-70.
6張 川,白宏英,婁季宇.S100B蛋白與急性缺血性腦損傷〔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3;3(3):113-5.
7林飛燕,蔣 磊.S100P與消化道腫瘤的研究進展〔J〕.中國細胞生物學學報,2013;35(5):734-4.
8Beer C,Blacker D,Bynevelt M,etal.Systemic marker of inflammation are independently associated with 100β concentration:results of an observational study in subjects with acute ischaemic stroke〔J〕.J Neuroinflammation,2010;29(7):71.
9Molnar T,Szabo Z,Bartha E,etal.“Cerebrovascular stressing”:dipyridamole-induced S100β elevation predicts ischemic cerebrovascular events〔J〕.Clin Chem Lab Med,2013;51(4):e69-72.
10姚存姍,舒剛明,高連生,等.血漿中特定磷脂與慢性腦供血不足的相關研究〔J〕.中華老年心腦血管病雜志,2012;14(2):178-80.
11樊艷輝.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血漿酸性磷脂水平檢測結果〔J〕.解放軍醫藥雜志,2011;23(2):38-9.
12王志曄,張作念,顧 偉,等.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漿溶血磷脂酸、總磷脂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的改變及其與頸動脈粥樣硬化的關系〔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9;22(5):368-9.
13郭詠梅,支惠萍,方正龍.慢性腦供血不足患者認知功能衰退與1L-1β蛋白及腦血流的關系〔J〕.神經病學與神經康復學雜志,2008;5(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