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竟芳 陳 哲 楊非柯 何新平 陳 琛 彭 維
(長沙市中心醫院老年醫學科,湖南 長沙 410004)
隨著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患病率逐年增加的慢性病已成為疾病的主要負擔。慢性病具有發病率、致殘率、死亡率和治療費用“四高”及知曉率、就診率、控制率“三低”的特點,不僅嚴重影響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而且對有限的衛生資源造成了持久的消耗。了解老年人的衛生服務需求,掌握老年人疾病譜及其影響因素,針對性地進行慢性病的防治,已成為重要的公共衛生課題。本研究對長沙市社區65歲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現狀及相關因素進行調查分析,旨在為制定有地區針對性的防治策略、改善老年人生存質量提供科學依據。
1.1對象 2012年3月至2013年10月采用多階段隨機分層抽樣法,從長沙市所轄的雨花區、芙蓉區、天心區、開福區、岳麓區五個行政區抽取65歲以上常住老年人6 032名作為調查對象。獲有效問卷5 740份,總有效率為95.16%。排除標準:有老年癡呆及精神病病史的老年人。
1.2方法
1.2.1調查方法 由醫院的醫護人員、實習生擔任調查員,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考核,合格后參加正式調查。正式調查采用統一設計的調查問卷,在社區設立健康體檢點,征得被調查者知情同意后,按調查問卷內容,以面對面的方式進行調查。
1.2.2調查內容 包括一般人口學特征(如性別、年齡、民族、文化程度、婚姻情況等),生活行為(如吸煙、飲茶、飲酒、體育鍛煉、飲食習慣等),慢性病患病情況,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及SF-36量表等。
1.2.3慢性病診斷標準 半年內經二級及以上醫療單位診斷或半年前經診斷且在半年內時有發作需采取治療的慢性病。以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等)、糖尿病、惡性腫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病程長、病因復雜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為主。
1.2.4分類標準 體育鍛煉的頻率的標準,每天或每周3次以上為經常鍛煉,2次/w及以下為偶爾鍛煉,從不鍛煉為不鍛煉。根據匹茲堡睡眠質量量表計算PSQI得分,PSQI>7為睡眠質量不好,PSQI≤7為睡眠質量好。
1.3統計學方法 用EpiData3.0軟件建立數據庫,采用雙錄入法進行核對。用SPSS13.0進行統計描述與分析。
2.1老年人社會人口學特征 5 740例老年人中雨花區1 142例(19.9%),開福區983例(17.13%),天心區825例(14.37%),芙蓉區925例(16.11%),岳麓區841例(14.65%),鄉1 024例(17.84%),年齡65~99〔平均(74.65±6.73)〕歲,其中男3 040例(52.96%),女2 700例(47.04%)。65~69歲1 591例(27.72%),70~74歲1 384例(24.11%),75~79歲1 269例(22.11%),80~84歲1 013例(17.65%),85~89歲411例(7.16%),90歲及以上72例(1.25%);文化程度:文盲468例(8.15%),小學1 857例(32.35%),初中1 227例(21.38%),高中(中專)1 081例(18.83%),大專578例(10.07%),本科及以上529例(9.22%);婚姻狀況:有配偶4 602例(80.17%),無配偶1 138例(19.83%);醫療保障:職工或城鎮居民醫療4 757例(82.87%),農村合作醫療498例(8.68%),商業保險或社會基本醫療保險305例(5.31%),其他180例(3.14%)。
2.2主要慢性病患病情況 被調查的老年人中,有4 956例患有至少1種及以上慢性病,患病率為86.34%。男性患病率85.53%(2 600例),女性患病率87.26%(2 356例),性別之間差異無顯著性(χ2=1.934,P=0.164)。調查對象平均患有(2.79±2.05)種疾病,最多的同時患有13種慢性病。患病率排列前10位的慢性病見表1。除前列腺增生僅男性患有外,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腦卒中在男女間的患病率無統計學差異(P>0.05)。男性慢支炎或肺氣腫的患病率明顯高于女性(P<0.05),而女性骨關節病、脂肪肝、膽囊結石或膽囊炎及白內障的患病率高于男性(P<0.05)。
2.3不同年齡段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差異 高血壓、心臟病、骨關節病、糖尿病、前列腺增生、慢性支氣管炎或肺氣腫、腦卒中及白內障的患病率均隨年齡增長而呈上升趨勢(P<0.05),80歲以上老年人心臟病、骨關節病、前列腺增生及白內障的患病率較其他年齡段明顯增高。脂肪肝的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下降,而膽囊結石或膽囊炎的患病率在各年齡段無明顯差異(P=0.152)。見表2。
2.4慢性病患病的相關因素分析 對流行病學調查患病率排在前四位的慢性病高血壓、心臟病、骨關節病、糖尿病進行相關因素的分析,列入的相關因素包括年齡、吸煙、飲酒、體育鍛煉、文化水平、飲食習慣、睡眠情況等。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幾種慢性病的共同相關因素是年齡、婚姻狀況、吸煙和睡眠質量。70~74歲組的老年人四種慢性病的患病率均較高(OR>1);有配偶、睡眠質量好的老年人患病率均較低(OR<1)。飲茶組高血壓患病率高于不飲茶組(OR=1.128),參加體育鍛煉組糖尿病患病率低于不鍛煉組(OR<1)。見表3。

表1 長沙市5 740例社區老年人主要慢性病患病情況〔n(%)〕

表2 不同年齡組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比較〔n(%)〕

表3 慢性病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長沙市社區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高于深圳〔1〕、貴州〔2〕等地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與廣州市〔3〕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相當。高血壓、冠心病、骨關節病、糖尿病等是老年人較為常見的慢性病,其中高血壓患病率居于首位,這與國內許多文獻報道一致〔1,4〕。糖尿病的患病率高于部分文獻報道〔3〕,這與本次調查將血糖檢測列入常規項目、對部分空腹血糖異常者進一步檢查以明確診斷有關。本地區骨關節病患病率高,與其他地區報道有所差異,這可能與本地區降水豐沛、空氣濕潤等氣象、地域特點及生活方式、工作環境等方面的差異有關。男性前列腺增生已成為老年男性的主要慢性病之一〔5〕。
縱向比較發現,高血壓、心臟病、骨關節病仍是長沙市社區老年人最為常見的慢性病,但主要慢性病順位有所變化〔6〕:骨關節病、呼吸系統疾病的患病率有所下降,而糖尿病、心臟病、脂肪肝等病的患病率呈上升趨勢。近年來我市居民膳食結構發生了變化,高脂肪飲食比例增加,脂肪類熱量攝入率達40%以上,肥胖人口比例隨之顯著增加,促使了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病發病率的增加,與國內外文獻報道一致〔7〕。本次調查還發現,老年男性慢支炎或肺氣腫的患病率高于女性,這可能與男性生活習慣及吸煙、飲酒等不良行為有關。女性骨關節病、脂肪肝、白內障的患病率高于男性,這可能與女性絕經后雌激素下降、且老年女性相對缺乏運動等因素有關。
慢性病患病的相關因素分析表明,年齡、婚姻狀況、吸煙、體育鍛煉、睡眠質量是幾種主要慢性病患病的共同相關因素。年齡越大,暴露于危險因素的時間越長,加之機體器官老化,抗病能力減弱,慢性病患病危險性也隨之增高。睡眠障礙可能是潛在軀體疾病的早期癥狀之一,長期睡眠障礙會影響老年人慢性病的治療和康復,加重或誘發某些疾病,是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因素。目前形勢下,家庭仍是老年人獲得社會支持和照料的主要形式,家庭成員在物質和精神上的支持,有利于慢性病的康復。 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關注老年人健康,對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病采取相應的綜合性防治措施已迫在眉睫。慢性病的主要危險因素在社區老年人中普遍存在,因而有必要在社區開展多種多樣的衛生服務,如根據個人健康信息進行健康及疾病的風險性評估、制定健康計劃并進行健康干預、加強老年人健康教育、糾正不良生活習慣、控制危險因素等來進一步降低慢性病患病率。
4 參考文獻
1練堅貞,程穎蓮,潘麗娟,等.深圳市社區常住老年人慢性病現狀及衛生需求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05;8(13):1080-2.
2冷 靜,鄧 冰,胡艷文,等.貴陽城區老年慢性病人的衛生需求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衛生資源配置狀況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10A):3182-4.
3李麗君,殷 堰,黃秋圓,等.社區老年人常見慢性病及其相關危險因素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2):169-70.
4陳繼彬,劉 磊,車宜平,等.北京市某社區老年人6種慢性病發病狀況分析〔J〕.中國預防醫學雜志,2007;8(3):267-8.
5徐明曦,達 駿,王 忠.社區老年男性對良性前列腺增生癥知曉率的調查分析〔J〕.中國全科醫學,2010;13(68):1837-9.
6周永生,朱志明,鐘樹林,等.長沙市區老年職工高血壓病患者生存質量關系的研究〔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1998;19(1):24-6.
7Gallagher Camden S,Gates J.Obesity: changing the face of geriatric care〔J〕.Ostomy Wound Manage,2006;52(10):36-8,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