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 胡寶春
(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廣東 廣州 510515)
心理社會因素在糖尿病發生、發展、治療、康復的全過程起重要作用〔1〕。糖尿病患者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心理障礙和異常情緒,如焦慮、恐懼、抑郁等。這些不良心理因素可促發或加重糖尿病病情,反過來又加重心理障礙,致惡性循環〔2〕。本研究分析糖尿病伴抑郁癥患者心理干預對情緒、糖代謝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1.1對象 選取2010年1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門診就診入院的240例2型糖尿病伴抑郁癥患者。入組標準:①診斷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診斷分型標準;②漢密頓抑郁量表(HAMD)-24,17分≤評分<35分;③無嚴重的糖尿病并發癥、無嚴重的軀體疾病和精神病史等。隨機分為干預組和對照組各120例。干預組男80例,女40例,平均(62.23±11.26)歲,平均病程(5.6±4.5)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5±6.9)年;對照組男75例,女45例,平均(61.16±12.08)歲,平均病程(5.5±3.9)年,平均受教育年限(9.0±2.9)年。兩組年齡、性別、病程、受教育年限差異無顯著性意義(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行糖尿病常規藥物治療,對照組以傳統方式護理,干預組在傳統護理的基礎上進行心理護理干預。
1.2.1心理干預內容 ①心理支持:熱誠、耐心聽取患者的訴說,對患者表現出關心與理解,耐心解釋患者提出的每一個問題,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與合作。②認知干預:進行糖尿病及相關知識講座,包括糖尿病的病因、發病機理、臨床表現、并發癥、治療,消除患者的心理壓力,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取得家屬配合,給患者建立一個寬松愉悅的環境。③行為干預:糾正不良生活習慣和行為方式,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可行的治療方案、合理的運動計劃和食譜,戒煙限酒〔3〕。
1.2.2觀察指標 分別于干預前和干預后8 w采用HAMD評定情緒變化,同時應用日立200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比較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紅蛋白(HbA1c)結果。生活質量的評價采用36條目簡明量表(SF-36)〔4〕,含8個維度:軀體健康(PF)、社會功能(SF)、軀體角色功能(RP)、軀體疼痛(BP)、心理健康(MH)、情緒角色功能(RE)、精力(VT)和總體健康(GH),其中PF、RP、BP、GH屬于生理健康,SF、MH、VT、RE屬于精神健康。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1.0統計軟件包進行t檢驗。
2.1干預前后兩組患者HAMD、FPG、2 h PG及HbA1c變化 兩組干預前各項指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干預后HAMD顯著降低(P<0.05),同時FPG、2 h PG均較干預前有顯著降低(P<0.05),干預組HbA1c較干預前和對照組顯著降低(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HAMD、FPG、2 h PG及
2.2兩組SF-36評分比較 干預前兩組各維度評分差異無顯著性(P>0.05)。干預后,對照組各維度評分與干預前比較變化不明顯,干預組各維度評分與干預前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干預后兩組之間比較差異顯著(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干預對照組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比較干預組
大多數糖尿病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其中包括情緒異常、自責、對一切事物缺乏信心、社會活動減少、通過否認和壓抑來對抗外來的壓力等,其中抑郁是糖尿病較為常見的心理問題之一〔5〕。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負擔重,常會出現焦慮、抑郁、悲觀等不良情緒,從而影響治療效果。糖尿病伴隨心理障礙的發生率為30.0%~50.0%,是影響糖尿病患者生活質量、血糖控制的重要原因〔6〕。但迄今仍有很多老年患者在糖尿病治療中的抑郁心理仍沒有被改善,尤其是在使用一些特殊治療手段,如胰島素治療等時,這些治療方案會對糖尿病患者心理產生十分顯著的影響。通過加強老年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預治療,鼓勵他們用積極的方式應付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對提高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將大有裨益。心理干預是治療糖尿病的重要手段,通過干預,患者依從性得到明顯提高,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及早擺脫不良心理,恢復自信,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7,8〕。
4 參考文獻
1吳 毅,吳軍發.糖尿病患者的康復治療與評價〔J〕.中國臨床康復,2002;6(15):2202-3.
2王 湘,朱熊兆,王 麗.抑郁情緒及負性態度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響〔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0;8(1):32-4.
3靳素梅,陳曉蘭,穆俊林.心理干預對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情況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7;15(1):94-5.
4The DCCT Research Group.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abetes quality of life measure for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DCCT)〔J〕.Diabetes Care,1988;11:725-33.
5張明園.精神科評定量表手冊〔M〕.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35-9.
6張桂平,龍金亮,張慧芳,等.西酞普蘭聯合護理干預治療Ⅱ糖尿病情緒障礙的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8;16(8):950-1.
7Zambanini A,Newson RB,Maisey M,etal.Injection related anxiety in insulin-treated diabetes〔J〕.Diabetes Res Clin Pract,1999;46:239-46.
8國家“九五”攻關計劃糖尿病研究協作組.中國12 個地區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調查〔J〕.中華內分泌代謝雜志,2002;25(4):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