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司宇 曲雅勤 姜 新 倪鳳明 馬立新
(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放射治療科,吉林 長春 130021)
喉癌是頭頸外科中常見的惡性腫瘤,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2%〔1〕。喉癌大多數為鱗狀細胞癌,占全部喉癌的93%~99%〔2〕。由于喉部是人體的發聲器官,如果早期診斷和治療不及時,會嚴重影響病人的語言表達和生活質量,甚至危及生命。多年來,外科手術和放化療已經成為喉癌的主要治療手段,治療目的也從單純的延長病人的生存時間向保留喉部功能和改善生活質量傾斜。本研究回顧性分析了我院放療科收治的喉癌患者,探討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差異,為喉癌的治療方法提供臨床治療依據。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0年6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72例喉癌患者,其中男66例,女6例,年齡46~82〔平均(59.4±12.4)〕歲,經我院病理科確認所有病例類型均為鱗癌,其中聲門上型18例,聲門型40例,聲門下型14例。所有病例中Ⅰ期12例,Ⅱ期14例,Ⅲ期20例,Ⅳ期26例。根據治療方法將所有病例分為單純手術組16例(Ⅰ期2例,Ⅱ期6例,Ⅲ期4例,Ⅳ期4例),放化療組26例(Ⅰ~Ⅳ期為6、6、6、8例),手術聯合放化療組30例(Ⅰ~Ⅳ期為4、2、10、14例)。
1.2治療方法 單純手術組均在本院實施手術,其中半喉切除6例,喉次全切除6例,全喉切除4例;放化療組化療方案均為PF方案,化療藥物采用常規劑量強度和密度,放療采用常規的頸部外放射設野的總劑量(66~70 Gy);手術聯合放化療組均在本院實施手術,其中半喉切除10例,喉次全切除12例,全喉切除8例,化療及放療方案同放化療組。
1.3評價標準 近期療效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和進展(PD),以CR+PR計算客觀有效率(RR),以CR+PR+SD計算疾病控制率(DCR)。參考Karnofsky體力狀況評分(KPS)變化評價患者的生活質量(QOL);以治療后KPS增加≥10分為改善,<10分為穩定,減少≥10分為降低。根據NCI AECTC V3.0版,分為0~4級評價藥物的毒性反應。
1.4隨訪和生存分析 隨訪信息獲取方式主要為門診接診記錄和電話聯系,隨訪時間自確診之日計算,截止于2013年8月。總生存時間(OS)定義為自確診開始至死亡或末次隨訪的時間。
1.5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2.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組間比較用Log-rank檢驗。
2.1近期療效 手術組術后并發癥包括發音困難10例,感染和咽瘺2例。放化療組評價結果為CR 2例,PR 6例,SD 14例,PD4例,RR為30.77%(8/26),DCR為84.62%(22/26),QOL改善14例,穩定12例,無惡化;主要毒副反應包括2級惡心嘔吐2例,3級白細胞減少4例,3級血小板減少4例,未出現4級毒副反應,上述毒副反應經調整用量和對癥處理后基本得到控制。手術聯合放化療組術后出現并發癥發音困難12例,感染和咽瘺4例;放化療后其評價結果為CR 4例,PR 6例,SD 14例,PD 6例,RR為33.33%(10/30),DCR為80.00%(24/30),QOL改善16例,穩定14例,無惡化;主要毒副反應包括2級惡心嘔吐4例,3級白細胞減少6例,3級血小板減少4例,未出現4級毒副反應,上述毒副反應經調整用量和對癥處理后除1例3級白細胞減少外,基本都得到控制。
2.2遠期療效 72例患者均完成隨訪,從確診之日起到2013年8月,共死亡24例,3年的總生存率為66.67%,3年總生存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1.392,P=0.183),見表1。

表1 三組各分期的3年生存率比較〔n,(%)〕
腫瘤的治療手段一直是醫學界關注的焦點,喉癌作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其手術前后是否進行放化療在學術界也存在爭議。對于早期喉癌,實行單純內鏡手術或放療就可以達到保全喉功能和控制病情的效果;而對于局部晚期或晚期喉癌患者,美國學者通常采用根治性手術聯合術后放療,這種方案的目的是盡可能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歐洲的主流醫學界主張先行根治性放療,對放療失敗的患者再行挽救性手術,這種方案的出發點在于最大限度地保留患者的喉功能和提高生活質量,我國的普遍治療方案與美國比較接近,通常采取先行手術,再行輔助性放化療〔3,4〕。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生活質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表現為越來越多的患者要求保留喉部的功能〔5〕。
Pfister等〔6〕1992年提出了放療聯合化療治療喉癌的治療方案,成為學術界普遍認同的金標準。Fung等〔7〕則報道了晚期喉癌采取誘導化療(DDP+5FU)的治療方法可使患者的客觀有效率和3年生存率等指標與全喉切除聯合術后放療的療效相似。Lefebvre等〔8〕的報道比較了手術聯合放療與誘導化療(DDP+5FU)的治療效果,通過對其10年隨訪的結果來看,兩組間的中位OS無明顯差異。Fuhrman等〔9〕的研究結果則表明,術前進行放療并不能明顯增強手術效果,而術后放療也不能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廖峰等〔4〕的研究也表明手術聯合放化療的治療效果與單純手術治療或單純放化療的治療效果基本相似。趙根運〔10〕通過對單純手術與術前放療聯合手術的140例喉癌患者的觀察后,也提出了術前放療手段并未有效增加治療效果的作用。
本研究結果表明手術和手術聯合放化療治療方法的近期治療效果相似;三組中各個分期的生存率由于病例數較少,無法進行統計學分析,但本研究屬于回顧性臨床資料研究樣本缺乏統一性和均衡性,因此仍需更多的病例和進一步的隨訪觀察進行證實。
綜上,在喉癌治療方案的選擇上提倡對不同的患者實施有針對性、比較適宜的治療方法,在保證患者局部腫瘤控制率和生存時間的同時,應盡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4 參考文獻
1高 瑛.喉癌患者圍術期的護理進展〔J〕.基層醫學論壇,2010;14(3):79-80.
2Jurkiewicz D,Dzaman K,Rapiejko P.Laryngeal cancer risk factors〔J〕.Pol Merkur Lekarski,2006;21(121):94-8.
3屠規益.喉癌臨床治療的傳統與創新〔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10;45(11):884-6.
4廖 峰,秦叔逵,龔新雷,等.92例喉癌的臨床療效分析〔J〕.臨床腫瘤學雜志,2013;18(4):340-3.
5陳 杰,黃文孝,李 贊,等.182例喉癌手術療效分析〔J〕.現代腫瘤醫學,2007;15(12):1753-5.
6Pfister DG,Harrison LB,Strong EW,etal.Current status of larynx preservation with multimodality therapy〔J〕.Oncology,1992;6(3):33-8.
7Fung K,Lyden TH,Lee J,etal.Voice and swallowing outcomes of an organ-preservation trial for advanced laryngeal cancer〔J〕.Int J Radiat Oncol Biol Phys,2005;63(5):1395-9.
8Lefebvre JL,Andry G,Chevalier D,etal.Laryngeal preservation with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hypopharyn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10-year results of EORTC trial 24891〔J〕.Ann Oncol,2012;23(10):2708-14.
9Fuhrman GM,Leach SD,Staley CA,etal.Rationale for en bloc vein resec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ncreatic adenocarcinoma adherent to the superior mesenteric-portal vein confluence.Pancreat Tumor Study Group〔J〕.Ann Surg,1996;223(2):154-62.
10趙根運.喉癌術前放療加手術與單純手術療效比較(140例前瞻性研究)〔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0;12(16):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