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亞軍 陳長香 季宇宏
(河北聯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失語癥表現為不同程度的聽、說、讀、寫的功能障礙〔1〕。腦卒中導致失語約占急性腦卒中的38%〔2〕,不但使患者進一步致殘,且影響患者的情緒及運動功能的恢復〔3〕。本文擬觀察頭體針點刺法系統應用于腦卒中后失語癥患者語言功能康復過程的療效。
1.1臨床資料 選取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經康復科住院的腦卒中后失語患者50例,入選標準:(1)符合全國腦血管病會議擬定的腦梗死或腦出血診斷標準〔4〕;(2)經頭顱CT或磁共振成像(MRI)證實為左側大腦半球病變引起的腦梗死或腦出血;(3)意識清醒能合作,發病前智力正常,無精神疾病史;(4)能堅持獨坐30 min以上;(5)發病3個月以內。排除標準:(1)右側大腦半球病變引起的腦梗死或腦出血;(2)合并嚴重的視力、聽力障礙;(3)合并意識障礙,重度癡呆;(4)全身狀況差;(5)拒絕訓練者。隨機分為頭體針點刺配合語言訓練組(觀察組)25例,男22例,女3例,年齡36~75歲,平均48.6歲;中專以上學歷5例,高中5例,中學8例,小學7例;腦梗死9例,腦出血16例;基底節性失語14例,完全性失語7例,經皮質運動性失語2例,命名性失語1例,丘腦性失語1例。單純語言訓練組(對照組)25例,男18例,女7例;年齡38~76歲,平均54.7歲;中專以上學歷6例,高中5例,中學7例,小學7例;腦梗死12例,腦出血13例;基底節性失語14例,完全性失語7例,經皮質運動性失語1例,運動性失語1例,丘腦性失語2例。兩組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治療方法 ①頭針治療:以焦氏頭針為主,選用雙側運動區下2/5,語言2區,語言3區,常規頭皮消毒后,選用0.30 mm×50 mm不銹鋼毫針,與頭皮呈30°夾角快速刺入頭皮下,當針達到帽狀腱膜下層時,指下感到阻力減小,此時繼續進針達到該區應有的長度,然后捻轉針柄,每分鐘200次,捻轉1~2 min,留針30 min。②體針治療:通里、廉泉、風府、啞門,以上穴位分為兩組,每日一組,每次留針30 min。③點刺:金津、玉液。此二穴可點刺出血,隔日一次。④語言治療:采用Schuell失語癥刺激法,交流效果促進法(PACE),功能性交際治療(FCP)〔5〕等綜合語言治療方法,每天30 min,每周5次。
1.3療效評定標準 在治療前和治療2個月后,采用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CRRCAE)〔6〕,分別從聽理解、復述、命名、朗讀、閱讀及計算等方面進行評價。采用日常生活交流能力(CADL)評定〔5〕對療效進行評價。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3.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
兩組治療前名詞理解等16項評分無差異,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評測也無差異,具有可比性。治療2個月后觀察組在名詞、動詞理解、句子理解、復述名詞、復述動詞、出聲讀句子、閱讀名詞、閱讀動詞等好于對照組(P<0.01或P<0.05)。觀察組治療2個月后名詞理解、動詞理解、復述句子、說名詞、出聲讀句子和閱讀名詞等好于治療前(P<0.01或P<0.05)。兩組治療2個月后日常生活交流能力評定差異顯著(P<0.01),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前和治療2個月后漢語標準失語癥檢查及CADL結果比較
中醫學認為腦卒中失語是因風、火、痰、瘀阻滯經絡,上擾神明,阻閉舌竅所致。頭部乃諸陽之會,陰脈之海,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于頭,因此頭皮上的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增強相應皮質區域的血流量〔7〕,改善大腦皮層的缺血缺氧狀態,使腦組織的損傷減輕,促進腦細胞再生,從而改善患者的語言功能。通過點刺金津、玉液,不僅可以刺激與舌體聯系的經絡,達到疏通經氣,調整氣血,開竅醒神的目的,而且有利于濡養舌體,增強舌的功能活動。
舌體上分布有舌下神經的分布等神經末梢;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也能增強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促進神經反射,通過皮層-丘腦-皮層的一節,使特異性傳導系統和非特異性傳導系統相互達到平衡。重建語言活動的神經環路,加速語言功能的恢復。
4 參考文獻
1王茂斌.神經康復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9:241.
2Friedeman P,Neininger B,Elbert T,etal.Constrain induced therapy of chronic aphasia after stroke〔J〕.Stroke,2001;32(7):1621-6.
3王美霞,李 明.皮質下失語癥〔J〕.臨床神經病學雜志,2009;22(3):229-30.
4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病學術會議.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J〕.中華神經科雜志,1996;29(6):381-3.
5高素榮.失語癥〔M〕.北京:北京大學醫學出版社,2006:485-506,516-8.
6李勝利.語言治療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76.
7田迎春.針灸治療中風后失語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06;15(8):1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