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翠平
心房纖顫作為心內科常見心律失常的病癥之一, 其發病率會隨著年齡增加, 有研究表明年齡≥80歲年發病率已達到23.50%左右, 缺血性腦卒中是導致其發生死亡的主要原因[1]。本研究將對43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纖顫患者應用華法林治療的臨床療效進行分析, 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入選患者隨機選自2011年1月~2013年6月本院診治的86例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纖顫患者, 按照完全雙盲法隨機分為對照組和研究組, 每組43例, 對照組男女比例23:20, 年齡60~75歲, 平均年齡(65.47±3.47)歲;研究組男女比例22:21, 年齡61~75歲, 平均年齡(66.19±3.35)歲;心功能分級:Ⅱ級47例占54.65%, Ⅲ39例占45.35%。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心功能分級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排除標準:①手術后3 d內; ②肝腎功能損害; ③嚴重高血壓; ④凝血功能障礙伴有出血傾向; ⑤活動性潰瘍、外傷; ⑥嚴重肝、腎疾病。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口服阿司匹林腸溶片治療:100 mg/d頓服(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130192), 3 d后監測血液國際標準化比值(INR), 當INR>2.0后, 實施每周監測2~3次, 持續監測1~2周, 并根據INR值調整藥劑量, 維持INR 2.0~3.0間, 監測1年。研究組予華法林治療:初始劑量為2.5 mg(上海信誼藥廠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31022123),監測INR方法與對照組相同。
1.3 觀察指標 血栓栓塞事件(腦栓塞、外周動脈栓塞、左房附壁血栓)及出血事件(腦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道出血)發生情況;血栓栓塞風險(CHADS2)評分情況:介于0~6分之間, 0~1分低危, 2~3分中危, 4~6分高危[2]。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發生情況 研究組患者發生血栓栓塞事件少于對照組, 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發生出血事件與對照組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發生情況[n(%)]
2.2 兩組患者CHADS2評分情況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CHADS2評分為(0.74±0.07)分比對照組的(3.45±0.23)分低,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本研究針對治療后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纖顫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及出血事件發生情況進行詳細調查分析, 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血栓栓塞事件發生率6.98%顯著少于對照組的23.26%, 表明華法林臨床治療效果較佳, 可減少老年患者發生血栓栓塞。由于心房纖顫是首次腦卒中的獨立預測因素,由非瓣膜性心房纖顫引起的缺血性卒中約占15%~20%[3]。而華法林作為一種香豆素類抗凝劑, 作用于機體內可有效抑制維生素K所參與的凝血因子(如:Ⅱ、Ⅶ、Ⅸ、Ⅹ)在肝臟內合成, 且對機體血液內已存在的凝血因子沒有抵抗、抑制作用, 必須等待這些凝血因子在體內相對耗竭后, 才能發揮抗凝作用, 故本藥起效緩慢, 停藥后藥效維持時間長, 所以臨床應用治療效果高于阿司匹林。并且本研究中研究組發生出血事件與對照組比較, 未顯示顯著差別, 由此可以認為華法林治療非瓣膜病性老年心房纖顫患者可減少血栓栓塞事件的發生, 同時不會發生嚴重出血事件, 臨床應用有效性、安全性、可靠性較佳。但研究組出血事件發生情況略高于對照組, 因此在華法林臨床應用中醫護人員需要嚴密監測患者的INR維持在2.0~3.0, 并根據實際監測情況, 適當調整華法林使用量, 盡可能避免因用量不當影響治療效果。
同時經對比兩組治療后血栓栓塞風險(CHADS2)評分結果顯示, 研究組患者(0.74±0.07)分低于對照組的(3.45±0.23)分, 且差別顯著。提示CHADS2評分越低表明患者發生血栓栓塞疾病危險因素越少, 反之CHADS2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發生血栓栓塞疾病危險因素越多, 研究結果表明華法林能夠有效降低非瓣膜病性心房纖顫老年患者血栓栓塞的發生風險。分析原因是由于華法林通過競爭性的拮抗作用能夠快速有效的抑制維生素K氧化物轉化為氫醌形式, 抑制凝血因子和抗凝蛋白C合成, 導致凝血因子的γ羧化發生障礙, 使凝血因子的前體物質無法活化, 進而起到抗凝作用。但由于華法林容易受其他藥物、飲食習慣、基礎疾病等因素影響, 因此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根據患者年齡、體征、病情等實際因素,規范合理的使用華法林[4]。
綜上所述, 華法林治療老年非瓣膜性心房纖顫患者的抗栓效果明顯, 可有效減少血栓栓塞事件發生和導致血栓栓塞的風險因素, 具有臨床現實使用價值。鑒于目前醫患關系的高緊張性, 作者未入選年齡>75歲非瓣膜病性心房纖顫患者, 對這一部分患者應用華法林的臨床治療效果, 有待進一步研究。
[1]龐強.二聯抗栓治療在心房顫動合并冠心病的臨床應用分析.當代醫學, 2013, 19(19):108-109.
[2]陳德容.心房顫動合并冠心病患者抗栓治療分析.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2, 6(8):18-19.
[3]常文秀.華法林對78例非瓣膜性心房顫動患者抗凝療效及安全性觀察.中國現代醫生, 2013, 51(9):143-145.
[4]王璇璇.心房顫動的抗凝藥物研究進展.心血管病防治知識(學術版), 2012, 5(14):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