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兵宰
急性腦梗死是一種常見且多發的神經內科疾病, 據相關部門統計, 其發病率占腦血管病的75%~80%之間[1]。急性腦梗死疾病會給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極大的影響。本文以本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為例, 探討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療效, 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收治的7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35例患者中, 男21例, 女14例, 年齡41~79歲, 平均年齡(62.14±1.54)歲。觀察組35例患者中, 男19例, 女16例, 年齡40~78歲, 平均年齡(61.85±1.01)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等一般資料對比上,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入院之后, 給予常規治療, 包括鎮靜、吸氧等治療, 然后采用依達拉奉對患者進行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將依達拉奉(用量:30 mg)加到生理鹽水(含量:100 ml)并從靜脈滴注, 2次/d。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 再聯合尤瑞克林對患者進行治療, 具體方法如下:將尤瑞克林(用量:0.15 PNA)加入生理鹽水中(用量:100 ml)從患者靜脈滴注, 1次/d。
兩組患者均治療14 d, 并且在治療期間密切觀察患者的血壓變化情況, 是否存在胸悶、頭痛、心悸等癥狀。
1.3 療效判定標準 ①基本治愈:經治療后, 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 病殘程度為0級;②顯著進步:經治療后, 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 病殘程度為1~3級;③進步:經治療后, 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45%;④無變化:經治療后, 患者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減少0~17%, 總有效率=(基本治愈+顯著進步+進步)/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統計學軟件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經治療14 d以后, 觀察組35例患者中, 基本治愈10例、顯著進步15例、進步8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4.29%;對照組35例患者中, 基本治愈3例、顯著進步12例、進步1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71.43%。因此,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P<0.05), 見表 1。

表1 兩組患者的療效情況比較[n(%)]
急性腦梗死具有傷殘率高、發病急、病程長等多方面的特點, 不僅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而且還給患者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發單和心理負擔[2]。對于超早期的急性腦梗死,一般情況下可以采用溶栓治療, 但由于其具有嚴格的禁忌證、時間窗以及適應證, 不利與臨床治療的良好開展[3]。因此,為了阻止患者發生嚴重的缺血性腦損傷, 必須要尋找良好的治療方案, 對患者進行有效的治療, 幫助患者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依達拉奉屬于一種氧自由基清除劑, 用于血腦屏障穿透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高達60%)。將其用于治療急性腦梗死,可以有效抑制患者梗死周圍局部的血流減少, 提高患者腦中的NAA含量。依達拉奉將氧自由基清除之后, 可以有效阻止患者神經細胞、腦細胞、血管內細胞因氧化引起的損傷。尤瑞克林是一種良好的蛋白水解酶, 將其用于急性腦梗死的治療中, 可以有效增加缺血腦組織的血供, 進一步降低腦梗死的面積。
在本研究中, 觀察組對患者采用依達拉奉和尤瑞克林聯合治療, 臨床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表明采用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經功能, 有利于患者盡快恢復身體健康, 值得臨床推廣。
[1]朱華偉, 齊進興, 鄧建中.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評價.中國醫學工程, 2013, 21(8):34, 36.
[2]陸小波.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效果觀察.承德醫學院學報, 2012, 29(1):34-35.
[3]藍必萬.依達拉奉聯合尤瑞克林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性.中國醫藥指南, 2013(16):539-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