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劍梅
我一直都非常著迷“翅膀”的意象,因為翅膀象征著“自由”,有了翅膀不就有了飛翔的能力了嗎?不僅可以擺脫世間的種種紛爭、煩惱與無奈,而且可以獲得新的更加廣闊的空間,擁有逍遙自在的人生。高行健的《逍遙如鳥》仿佛就是現(xiàn)代版的莊子的“逍遙游”。一開始,我們就遇到了一個類似鯤鵬大鳥的飛翔形象:
你若是鳥
僅僅是鳥
迎風(fēng)即起
率性而飛
眼睜睜俯視
一掃混沌的人世
飛越泥沼
于煩惱之上
聽風(fēng)展翼
這夜行毫無目的
自在而逍遙
馬爾克斯在他的短篇小說《巨翅老人》中描寫了一個擁有巨大翅膀的老人。讓人驚訝的是,這位老人“穿戴得像個乞丐,在剃光的腦袋上僅留有一束灰發(fā),嘴巴里剩下稀稀落落幾顆牙齒,他這副老態(tài)龍鐘渾身濕透的模樣使他毫無氣派可言。那對兀鷹似的巨大翅膀,十分骯臟,已經(jīng)脫掉一半羽毛,這時一動不動地擱淺在污水里”。不同于以往的充滿青春活力而美麗的天使,這個“天使”的形象是一個老邁的老人,“他身上有一種難聞的氣味,翅膀的背面滿是寄生的藻類和被臺風(fēng)傷害的巨大羽毛,他那可悲的模樣同天使的崇高的尊嚴毫無共同之處”。這位可憐的年邁的天使落入人間后,被人“同母雞一起圈在鐵絲雞籠里”,被人觀賞,被人玩弄,并成為別人的賺錢工具;他的降臨仿佛是對人性的測試,可惜大多數(shù)的人在這位老邁的“天使”面前所暴露的只是貪婪、殘忍、無知。他們無法真正懂得老天使,以及他身上的那對翅膀的意義,只是把他當(dāng)作一個“怪物”,用自己的無知來扭曲天使的意義。小說的結(jié)尾處,這位老天使的翅膀上又重新長出了粗大豐滿的羽毛,終于飛離了這個不值得留念的充滿欲望的人間。馬爾克斯用“巨翅老人”的形象來映照出人性復(fù)雜和黑暗的一面,翅膀?qū)τ趫?zhí)著于金錢和欲望的人們來說是沒有任何意義的。
莫言在他的短篇小說《翱翔》中,也賦予了書中被逼婚的年輕女性燕燕飛行的能力,即使沒有翅膀,她也能夠“扇動胳膊往前飛行”,雖然飛得不快,但是飛得十分漂亮。“高密東北鄉(xiāng)雖然出過無數(shù)的稀奇古怪事,女人飛行還是第一次”。為了逃離父母包辦的不合理的婚姻,美麗的燕燕在新婚的那一天當(dāng)場逃跑,并且突然有了飛行的能力,“只見那燕燕揮舞著雙臂,并攏著雙腿,像一只美麗的大蝴蝶,裊裊娜娜地飛出了包圍圈”。可惜最后在愚昧和殘忍的村民的追逐中,她終于被警察無情地用弓箭射落,從樹上倒栽下來,并被村民們潑了狗血。莫言描寫的女性翱翔的形象雖然很迷人,可是這種飛翔很短暫,在村民眼中一樣是“怪物”,很快就被扼殺了。說到底,還是因為燕燕沒有真正的翅膀,無法像莊子“逍遙游”中的大鵬鳥展翅翱翔,沒有足夠的力量飛離那個把女人當(dāng)作物品看待的男權(quán)社會。
有意思的是,當(dāng)代英國女作家安吉拉·卡特(Angela Carter)在她的小說《馬戲團》(Nightsatthe Circus)中也描寫了一位長著翅膀的空中女飛人表演者菲芙斯(Fevvers)。就像《巨翅老人》中年邁的天使一樣,菲芙斯身上也有一對神奇的翅膀,收起的翅膀附在她的背上,就像一座山,也像一個碩大的瘤子,而飛行的時候,巨大的白色羽翼展開,讓她可以優(yōu)雅而自由地飛在空中。不同于巨翅老人的孱弱的被人調(diào)戲的形象,她的翅膀帶給她超乎尋常的力量,讓她得以遠離傳統(tǒng)女性的弱者的形象,成為女性獨立和自由的象征。在小說中,她作為自己小說的敘述者,把握了敘述歷史的主動權(quán),講述自己的歷史,講述自己的身份,主動掌控自己的命運,并且在講述中顛覆了傳統(tǒng)男權(quán)社會的許多觀念。那對翅膀讓她做了自己生命的主體,使她成為女性和弱者的代言人。
讀了卡特的小說,我也想起自己的第一本散文集的題目《狂歡的女神》。在那本書里,我介紹了很多充滿才氣和個性的女藝術(shù)家,她們就如同《馬戲團》中擁有一對翅膀的菲芙斯,或者說,她們的才氣就像那一對迷人的翅膀,讓她們得以自由地翱翔,自由地設(shè)計自己的人生軌跡。在現(xiàn)實生活中,雖然這些才華橫溢的女性似乎過得不如常人想像的幸福,她們到處磕磕碰碰,不被大多數(shù)人理解,但幸運的是,她們擁有“才華”的翅膀,在創(chuàng)作中,她們可以自由地飛離到處都是煩惱的人世,在自己的藝術(shù)空間中追逐彩虹,就連現(xiàn)實生活中的疾病與苦惱也變成了她們創(chuàng)作的源泉。
不過,當(dāng)代現(xiàn)實中的女性未必人人擁有天賦的才能,未必人人擁有菲芙拉的翅膀,大多數(shù)的女性都只能面對生活的困境,身為女性的被現(xiàn)實牢牢捆綁的困境。尤其在當(dāng)今的商品社會中,當(dāng)代女性還不如革命時期的李雙雙腰板硬,中國傳統(tǒng)的男權(quán)社會大有回歸的趨勢,于是,很多當(dāng)代女性有的變成了隱忍的太太,有的淪為小三、小四,有的淪為妓女。淪為妓女的女性們,已經(jīng)失去了“茶花女”的唯美境界,也無法像卡特描寫的《馬戲團》中的妓女那么強大——白天接客,晚上在溫柔互愛的環(huán)境中繼續(xù)追求知識和藝術(shù),她們只是被生活擠壓著,不得不淪為商品。“娜拉出走后怎么辦?”這個問題魯迅在上個世紀就提出來了,可是從來都沒有解決。娜拉們在我們的時代,無論是出走還是回家,都變得更加彷徨,更加迷惘。她們怎樣才能找到能夠自由飛翔的翅膀呢?
在魔幻的小說世界里,作家在想像世界中可以賦予女性一對翅膀或者是飛翔的能力,但是在現(xiàn)實世紀中,彷徨的娜拉們似乎無路可逃。即便如此,我還是認為,只有內(nèi)心強大,只有擁有女性的主體性——那對無形的翅膀,才能最后找到自由,否則就只能永遠做金錢的奴隸,做男人的奴隸,做他者的奴隸。這對翅膀原來就在每個女性的心中,就像自由就在每個人心中,只有自己賦予自己這對翅膀——主體性,才能像大鵬鳥那樣展翅飛翔,突破人生的困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