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繼發齲的臨床觀察

2014-09-12 04:31:19徐頻頻林燕麻廣麗周國鋒
中國現代醫生 2014年18期

徐頻頻++林燕++麻廣麗+周國鋒

[摘要] 目的 觀察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臨床表現,對比兩種疾病的牙周指標。 方法 選取本院口腔科接受固定義齒修復的患者共50例:25例患者接受治療后發生基牙牙齦炎,設定為A組;25例患者接受治療后發生繼發齲,設定為B組,對比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探診深度以及菌斑細菌分布。結果 A組與B組患者的菌斑指數、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探診深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A組與B組的菌斑細菌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發生率較高,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患者的牙周指標無顯著差異,因此醫生應注重患者固定義齒修復后的健康宣教,以降低牙周疾病的發生率。

[關鍵詞] 固定義齒修復;牙齦炎;繼發齲;菌斑

[中圖分類號] R783[文獻標識碼] B[文章編號] 1673-9701(2014)18-0160-03

Clinical research on abutment gingivitis and secondary caries after partial centure fixing

XU Pinpin1 LIN Yan1 MA guangli1ZHOU Guofeng2

1.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Lishui City People's Hospital, Zhejiang Province,Lishui323000,China;2.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Zhejiang Hospital, Hangzhou31003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 of abutment gingivitis and secondary caries after partial denture fixing,and to have a comparison of periodontal index between abutment gingivitis and secondary caries.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ho received partial denture fixing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Twenty-five patients had abutment gingivitis,and twenty-five patients had secondary caries. The PLI,CPITN,PD and the classification of bacterial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PLI,CPITN,PD of both groups had no difference,but the classification of bacterial in both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5). Conclusion The incidence of abutment gingivitis and secondary caries after partial denture fixing is massive. Although the periodontal index between patients who had abutment gingivitis or secondary caries after partial denture fixing have no difference. Doctors should strengthen the health education after treatment to reduce the rate of periodontal disease.

[Key words] Partial denture fixing;Gingivitis;Secondary caries;Bacterial plaque

固定義齒修復在口腔科普及度較高,與活動義齒相比,具有穩定性高、舒適度高、咀嚼功能不受影響等優點,而金屬烤瓷冠以其逼真性、耐磨性、耐酸堿性以及美觀性,成為患者與醫生一致推崇的義齒類型[1]。在進行固定義齒修復過程中,對義齒的拋光不足,導致義齒邊緣不平滑,則可能引起患者牙齦發炎[2]。義齒長時間刺激牙齦,使牙齦間隙逐漸增大,菌斑附著加重,從而進一步誘發繼發齲[3]?;姥例l炎與繼發齲均是導致固定義齒修復失敗的重要原因,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影響。目前臨床上關于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牙周指標、細菌學特點、預防措施相對較少,因此本文就上述兩種牙周疾病的臨床指標與防治方法進行探討,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接收固定義齒修復的患者共50例,男28例,女22例。接收固定義齒修復56顆,其中發生基牙牙齦炎25顆(25例),繼發齲25顆(25例)。所有患者在本文研究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該研究獲得醫院倫理委員會的認可與批準。根據患者固定義齒修復后的并發癥將其分為兩組,A組25例為基牙牙齦炎患者,B組25例為繼發齲患者。對比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分布等基本資料,A組患者男14例(56.0%),女11例(44.0%),B組患者男14例(56.0%),女11例(44.0%),兩組性別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00,P>0.05)。A組患者平均年齡(48.0±14.0)歲,B組患者平均年齡(49.0±12.0)歲,兩組年齡分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t=0.2712,P>0.05),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根據孟煥新《牙周病學》中牙周疾病的診斷標準[4]制定納入標準:①患者牙齦明顯水腫,顏色鮮紅或暗紅,刺激后易出血;②無系統性疾病、全身性感染、過敏性體質;③無精神障礙,主動配合研究。根據趙雷對繼發齲的診斷標準[5]制定納入標準:①發生在牙釉質、牙骨質表面或牙體與修復體交界面;②無系統性疾病、全身性感染、過敏性體質;③無精神障礙,主動配合研究。兩組患者的排除標準:①存在惡性腫瘤;②已接受基牙牙齦炎或繼發齲對癥治療;③原發性牙齦炎或原發性齲齒。

1.3 治療方法

回顧性分析兩組患者接受固定義齒修復的方法,具體如下:選擇適宜的基牙后,進行首次常規備牙,使用模型觀測器對初模型的就位道進行觀察,并進行二次備牙以獲得終模型。根據牙根暴露情況選擇牙冠邊緣的終止部位,牙根暴露≥2mm,牙冠邊緣終止部位為齦上,牙根暴露≤2mm,牙冠邊緣終止部位為齦下。前牙牙冠邊緣需終止于齦下,以保證美觀性,后牙牙冠邊緣終止于齦上。根據患者的牙體X線片情況,對其進行針對性治療,對于發生早接觸的牙體進行調磨,對牙周發生膿腫的患者行切開引流+抗生素治療,對根尖存在陰影的患牙行根管治療。所有患者均行齦下刮治術與齦上潔治術,前牙使用烤瓷冠,后牙使用鑄造冠,對患牙進行修復與固定。術后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指導其正確刷牙、清潔口腔、進食。

endprint

1.4 研究方法

對比基牙牙齦炎患者與繼發齲患者的菌斑情況,菌斑指數檢查方法參照曹采芳所著《牙周病學》中記載的方法[6]:使用醫用探針輕劃牙面,對菌斑的厚度與量進行記錄并計分。可選擇全口牙進行檢查,也可選擇部分牙進行檢查。每顆牙應檢查四個牙面,包括近中頰面、遠中頰面、舌面、正中頰面。使用醫用探針探查與檢測基牙牙齦炎患者與繼發齲患者的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TIN)、探診深度(PD)。對兩組患者的菌斑細菌分布進行研究,采用剛果紅負性染色涂片檢查法。將被檢測基牙牙面的菌斑與軟垢去除,使用潔治器深入齦袋中,緊貼牙面刮取齦下菌斑。將菌斑樣本置于2%剛果紅液干凈載玻片上,自然干燥后使用濃鹽酸熏涂1min,當涂片呈現藍色時冷卻30s。于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視野中的菌細胞,并計數視野內200個菌細胞,記錄并計算細菌百分比[7]。

1.5 評價指標

1.5.1 菌斑指數(PLI)參照李德懿關于牙周病微生物學的研究[8],采用Silness與Loe(1964)提出的評分法評價菌斑指數。0分:未查見菌斑;1分:牙床可見點狀散在菌斑;2分:牙床可見點狀菌斑,直徑≤1 mm;3分:菌斑覆蓋牙面≤1/3;4分:菌斑覆蓋牙面1/3~2/3;5分:菌斑覆蓋牙面≥2/3。

1.5.2 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ITN) 采用WHO推薦的評價方法評估患者的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9]。0分:無牙齦出血、牙結石、牙周袋;1分:僅存在牙齦出血;2分:無牙周袋,存在牙結石與牙齦出血;3分:牙周袋深度為3.5~5.5 mm,存在牙結石與牙齦出血;4分:牙周袋深度≥5.5 mm,牙齦出血明顯。

1.5.3 探診深度(PD)參照美國牙周病學會2000年制訂的探診深度評價方法,健康牙齦銀鉤探診深度不超過3mm,若超過3mm,且探診過程中易出血,則認為存在炎癥。

1.5.4 菌斑細菌分類標準參照Zoellner的研究[10],采用Listgarten的分類標準,附著性菌斑:球菌(C)、直桿菌(R)、絲狀菌(F)、螺旋體(S);非附著性菌斑:梭狀菌(Fu)、彎曲菌(Ca)。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牙周指數比較

A組患者年齡30~72歲,平均(48.0±14.0)歲,B組患者年齡32~70歲,平均(49.0±12.0)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PLI)、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ITN)、探診深度(PD),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牙周指數比 較(x±s)

2.2 兩組細菌分布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的繼發齲細菌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細菌分布比較(x±s)

3 討論

3.1 固定義齒修復后常見并發癥

過去對牙齒缺失主要采取可摘式局部義齒修復法,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牙體、牙髓、牙周疾病治療技術的完善,口腔修復材料逐步發展,固定義齒修復在口腔科的應用逐漸廣泛。固定義齒修復盡管具備美觀性、實用性、逼真性,但修復過程中醫生操作不當或材料選擇失誤,均會導致固定義齒磨合不佳,從而引發多種并發癥?;捞弁词枪潭x齒修復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導致疼痛的原因主要為牙髓炎與繼發齲;基牙牙齦炎與牙周炎也是固定義齒修復后較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機制與固定義齒刺激牙齦、菌斑過度生長、患者口腔衛生不良有密切聯系[11]。

3.2 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各項指標對比

對比本文25例基牙牙齦炎患者與25例繼發齲患者的菌斑指數、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探診深度,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認為上述指標提示造成基牙牙齦炎的因素均可能引發繼發齲。根據牟雁東等[12]的研究證實,固定義齒修復后發生繼發齲的患者,并發牙周疾病如牙齦炎、牙周炎等的概率為86.0%,由此可見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發病機制與誘因具有相似性。對比兩組患者的菌斑細菌分布,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建議在預防固定義齒修復后各類口腔并發癥時,應注重口腔清潔,降低菌斑生成,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3 固定義齒修復注意事項

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生物學寬度對保證牙周組織健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根據相關研究證實,生物學寬度至少為2 mm,才能有效預防菌斑附著,改善口腔健康[12]。不光滑的修復體邊緣會刺激牙齦導致水腫與炎癥,并有利于菌斑附著。本研究建議在對患者進行固定義齒修復時,應注意修復體邊緣盡量平滑,避免對結合上皮造成損害,并預防牙周袋的形成。大量文獻報道烤瓷冠修復體的適應性較差,其粘固劑發生溶解后會直接導致繼發齲。本文建議固定義齒修復前,進行牙體預備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基本要求:①牙體邊緣光滑,無懸突與臺階形成;②牙體經過高度拋光,與待修復部位高度吻合;③醫生動作輕柔,嚴禁傷害結合上皮。除上述注意事項外,醫生在完成固定義齒修復后,應給予患者口腔健康宣教,使患者注重口腔衛生。由專人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潔指導,并鼓勵患者定期復診,從根本上降低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發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潘勁松,王新君. 固定義齒修復后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2):35-36.

[2]何瑤,張綺,白丁. 正畸治療過程中個人口腔保健措施對牙齦炎的影響[J].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1,4:492-495.

[3]李文晉,李瑛,牛金亮,等. 固定義齒基牙牙齦炎繼發齲菌斑因素的研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0:1136-1138.

[4]孟煥新. 牙周病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28.

[5]趙雷. 繼發齲的診斷[J].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97, 5(1):551-552.

[6]曹采方. 牙周病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1-98.

[7]Mjor IA,Toffenetti F. Secondary caries: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case reports[J]. Quintessence Int,2000,31(3):165-179.

[8]李德懿. 牙周病微生物學(修訂版)[M].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1999:198-199.

[9]楊剛嶺,郭楊,張建鋼,等. 齦溝液中具核梭桿菌與正畸患者牙齦炎性反應關系分析[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14(3):613-616.

[10]Zoellner A,Heuermann M,Weber HP,et al. Secondary caries in crowned teeth:Correlation of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findings[J]. J Prosthet Dent,2002,88(3):314-319.

[11]秦偉. 固定義齒修復后并發牙體癥狀的處理[J]. 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90.

[12]牟雁東,樊瑜波,楊小民. 冠外附著體義齒修復后基牙牙周狀況的臨床研究[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26(4):371-373.

(收稿日期:2013-11-18)

endprint

1.4 研究方法

對比基牙牙齦炎患者與繼發齲患者的菌斑情況,菌斑指數檢查方法參照曹采芳所著《牙周病學》中記載的方法[6]:使用醫用探針輕劃牙面,對菌斑的厚度與量進行記錄并計分??蛇x擇全口牙進行檢查,也可選擇部分牙進行檢查。每顆牙應檢查四個牙面,包括近中頰面、遠中頰面、舌面、正中頰面。使用醫用探針探查與檢測基牙牙齦炎患者與繼發齲患者的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TIN)、探診深度(PD)。對兩組患者的菌斑細菌分布進行研究,采用剛果紅負性染色涂片檢查法。將被檢測基牙牙面的菌斑與軟垢去除,使用潔治器深入齦袋中,緊貼牙面刮取齦下菌斑。將菌斑樣本置于2%剛果紅液干凈載玻片上,自然干燥后使用濃鹽酸熏涂1min,當涂片呈現藍色時冷卻30s。于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視野中的菌細胞,并計數視野內200個菌細胞,記錄并計算細菌百分比[7]。

1.5 評價指標

1.5.1 菌斑指數(PLI)參照李德懿關于牙周病微生物學的研究[8],采用Silness與Loe(1964)提出的評分法評價菌斑指數。0分:未查見菌斑;1分:牙床可見點狀散在菌斑;2分:牙床可見點狀菌斑,直徑≤1 mm;3分:菌斑覆蓋牙面≤1/3;4分:菌斑覆蓋牙面1/3~2/3;5分:菌斑覆蓋牙面≥2/3。

1.5.2 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ITN) 采用WHO推薦的評價方法評估患者的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9]。0分:無牙齦出血、牙結石、牙周袋;1分:僅存在牙齦出血;2分:無牙周袋,存在牙結石與牙齦出血;3分:牙周袋深度為3.5~5.5 mm,存在牙結石與牙齦出血;4分:牙周袋深度≥5.5 mm,牙齦出血明顯。

1.5.3 探診深度(PD)參照美國牙周病學會2000年制訂的探診深度評價方法,健康牙齦銀鉤探診深度不超過3mm,若超過3mm,且探診過程中易出血,則認為存在炎癥。

1.5.4 菌斑細菌分類標準參照Zoellner的研究[10],采用Listgarten的分類標準,附著性菌斑:球菌(C)、直桿菌(R)、絲狀菌(F)、螺旋體(S);非附著性菌斑:梭狀菌(Fu)、彎曲菌(Ca)。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牙周指數比較

A組患者年齡30~72歲,平均(48.0±14.0)歲,B組患者年齡32~70歲,平均(49.0±12.0)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PLI)、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ITN)、探診深度(PD),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牙周指數比 較(x±s)

2.2 兩組細菌分布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的繼發齲細菌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細菌分布比較(x±s)

3 討論

3.1 固定義齒修復后常見并發癥

過去對牙齒缺失主要采取可摘式局部義齒修復法,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牙體、牙髓、牙周疾病治療技術的完善,口腔修復材料逐步發展,固定義齒修復在口腔科的應用逐漸廣泛。固定義齒修復盡管具備美觀性、實用性、逼真性,但修復過程中醫生操作不當或材料選擇失誤,均會導致固定義齒磨合不佳,從而引發多種并發癥?;捞弁词枪潭x齒修復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導致疼痛的原因主要為牙髓炎與繼發齲;基牙牙齦炎與牙周炎也是固定義齒修復后較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機制與固定義齒刺激牙齦、菌斑過度生長、患者口腔衛生不良有密切聯系[11]。

3.2 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各項指標對比

對比本文25例基牙牙齦炎患者與25例繼發齲患者的菌斑指數、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探診深度,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認為上述指標提示造成基牙牙齦炎的因素均可能引發繼發齲。根據牟雁東等[12]的研究證實,固定義齒修復后發生繼發齲的患者,并發牙周疾病如牙齦炎、牙周炎等的概率為86.0%,由此可見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發病機制與誘因具有相似性。對比兩組患者的菌斑細菌分布,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建議在預防固定義齒修復后各類口腔并發癥時,應注重口腔清潔,降低菌斑生成,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3 固定義齒修復注意事項

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生物學寬度對保證牙周組織健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根據相關研究證實,生物學寬度至少為2 mm,才能有效預防菌斑附著,改善口腔健康[12]。不光滑的修復體邊緣會刺激牙齦導致水腫與炎癥,并有利于菌斑附著。本研究建議在對患者進行固定義齒修復時,應注意修復體邊緣盡量平滑,避免對結合上皮造成損害,并預防牙周袋的形成。大量文獻報道烤瓷冠修復體的適應性較差,其粘固劑發生溶解后會直接導致繼發齲。本文建議固定義齒修復前,進行牙體預備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基本要求:①牙體邊緣光滑,無懸突與臺階形成;②牙體經過高度拋光,與待修復部位高度吻合;③醫生動作輕柔,嚴禁傷害結合上皮。除上述注意事項外,醫生在完成固定義齒修復后,應給予患者口腔健康宣教,使患者注重口腔衛生。由專人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潔指導,并鼓勵患者定期復診,從根本上降低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發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潘勁松,王新君. 固定義齒修復后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2):35-36.

[2]何瑤,張綺,白丁. 正畸治療過程中個人口腔保健措施對牙齦炎的影響[J].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1,4:492-495.

[3]李文晉,李瑛,牛金亮,等. 固定義齒基牙牙齦炎繼發齲菌斑因素的研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0:1136-1138.

[4]孟煥新. 牙周病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28.

[5]趙雷. 繼發齲的診斷[J].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97, 5(1):551-552.

[6]曹采方. 牙周病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1-98.

[7]Mjor IA,Toffenetti F. Secondary caries: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case reports[J]. Quintessence Int,2000,31(3):165-179.

[8]李德懿. 牙周病微生物學(修訂版)[M].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1999:198-199.

[9]楊剛嶺,郭楊,張建鋼,等. 齦溝液中具核梭桿菌與正畸患者牙齦炎性反應關系分析[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14(3):613-616.

[10]Zoellner A,Heuermann M,Weber HP,et al. Secondary caries in crowned teeth:Correlation of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findings[J]. J Prosthet Dent,2002,88(3):314-319.

[11]秦偉. 固定義齒修復后并發牙體癥狀的處理[J]. 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90.

[12]牟雁東,樊瑜波,楊小民. 冠外附著體義齒修復后基牙牙周狀況的臨床研究[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26(4):371-373.

(收稿日期:2013-11-18)

endprint

1.4 研究方法

對比基牙牙齦炎患者與繼發齲患者的菌斑情況,菌斑指數檢查方法參照曹采芳所著《牙周病學》中記載的方法[6]:使用醫用探針輕劃牙面,對菌斑的厚度與量進行記錄并計分。可選擇全口牙進行檢查,也可選擇部分牙進行檢查。每顆牙應檢查四個牙面,包括近中頰面、遠中頰面、舌面、正中頰面。使用醫用探針探查與檢測基牙牙齦炎患者與繼發齲患者的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TIN)、探診深度(PD)。對兩組患者的菌斑細菌分布進行研究,采用剛果紅負性染色涂片檢查法。將被檢測基牙牙面的菌斑與軟垢去除,使用潔治器深入齦袋中,緊貼牙面刮取齦下菌斑。將菌斑樣本置于2%剛果紅液干凈載玻片上,自然干燥后使用濃鹽酸熏涂1min,當涂片呈現藍色時冷卻30s。于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視野中的菌細胞,并計數視野內200個菌細胞,記錄并計算細菌百分比[7]。

1.5 評價指標

1.5.1 菌斑指數(PLI)參照李德懿關于牙周病微生物學的研究[8],采用Silness與Loe(1964)提出的評分法評價菌斑指數。0分:未查見菌斑;1分:牙床可見點狀散在菌斑;2分:牙床可見點狀菌斑,直徑≤1 mm;3分:菌斑覆蓋牙面≤1/3;4分:菌斑覆蓋牙面1/3~2/3;5分:菌斑覆蓋牙面≥2/3。

1.5.2 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ITN) 采用WHO推薦的評價方法評估患者的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9]。0分:無牙齦出血、牙結石、牙周袋;1分:僅存在牙齦出血;2分:無牙周袋,存在牙結石與牙齦出血;3分:牙周袋深度為3.5~5.5 mm,存在牙結石與牙齦出血;4分:牙周袋深度≥5.5 mm,牙齦出血明顯。

1.5.3 探診深度(PD)參照美國牙周病學會2000年制訂的探診深度評價方法,健康牙齦銀鉤探診深度不超過3mm,若超過3mm,且探診過程中易出血,則認為存在炎癥。

1.5.4 菌斑細菌分類標準參照Zoellner的研究[10],采用Listgarten的分類標準,附著性菌斑:球菌(C)、直桿菌(R)、絲狀菌(F)、螺旋體(S);非附著性菌斑:梭狀菌(Fu)、彎曲菌(Ca)。

1.6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牙周指數比較

A組患者年齡30~72歲,平均(48.0±14.0)歲,B組患者年齡32~70歲,平均(49.0±12.0)歲。對比兩組患者的菌斑指數(PLI)、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CPITN)、探診深度(PD),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牙周指數比 較(x±s)

2.2 兩組細菌分布比較

對比兩組患者的繼發齲細菌分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細菌分布比較(x±s)

3 討論

3.1 固定義齒修復后常見并發癥

過去對牙齒缺失主要采取可摘式局部義齒修復法,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牙體、牙髓、牙周疾病治療技術的完善,口腔修復材料逐步發展,固定義齒修復在口腔科的應用逐漸廣泛。固定義齒修復盡管具備美觀性、實用性、逼真性,但修復過程中醫生操作不當或材料選擇失誤,均會導致固定義齒磨合不佳,從而引發多種并發癥。基牙疼痛是固定義齒修復后最常見的并發癥,導致疼痛的原因主要為牙髓炎與繼發齲;基牙牙齦炎與牙周炎也是固定義齒修復后較常見的并發癥,其發病機制與固定義齒刺激牙齦、菌斑過度生長、患者口腔衛生不良有密切聯系[11]。

3.2 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各項指標對比

對比本文25例基牙牙齦炎患者與25例繼發齲患者的菌斑指數、社區牙周治療需要指數、探診深度,兩者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文認為上述指標提示造成基牙牙齦炎的因素均可能引發繼發齲。根據牟雁東等[12]的研究證實,固定義齒修復后發生繼發齲的患者,并發牙周疾病如牙齦炎、牙周炎等的概率為86.0%,由此可見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發病機制與誘因具有相似性。對比兩組患者的菌斑細菌分布,兩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建議在預防固定義齒修復后各類口腔并發癥時,應注重口腔清潔,降低菌斑生成,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3.3 固定義齒修復注意事項

齦溝底與牙槽嵴頂之間的生物學寬度對保證牙周組織健康具有重要的臨床價值,根據相關研究證實,生物學寬度至少為2 mm,才能有效預防菌斑附著,改善口腔健康[12]。不光滑的修復體邊緣會刺激牙齦導致水腫與炎癥,并有利于菌斑附著。本研究建議在對患者進行固定義齒修復時,應注意修復體邊緣盡量平滑,避免對結合上皮造成損害,并預防牙周袋的形成。大量文獻報道烤瓷冠修復體的適應性較差,其粘固劑發生溶解后會直接導致繼發齲。本文建議固定義齒修復前,進行牙體預備時應遵循以下幾點基本要求:①牙體邊緣光滑,無懸突與臺階形成;②牙體經過高度拋光,與待修復部位高度吻合;③醫生動作輕柔,嚴禁傷害結合上皮。除上述注意事項外,醫生在完成固定義齒修復后,應給予患者口腔健康宣教,使患者注重口腔衛生。由專人對患者進行口腔清潔指導,并鼓勵患者定期復診,從根本上降低固定義齒修復后基牙牙齦炎與繼發齲的發病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潘勁松,王新君. 固定義齒修復后出現的問題及對策[J].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9(22):35-36.

[2]何瑤,張綺,白丁. 正畸治療過程中個人口腔保健措施對牙齦炎的影響[J]. 國際口腔醫學雜志,2011,4:492-495.

[3]李文晉,李瑛,牛金亮,等. 固定義齒基牙牙齦炎繼發齲菌斑因素的研究[J]. 中國藥物與臨床,2011,10:1136-1138.

[4]孟煥新. 牙周病學[M].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8:26-28.

[5]趙雷. 繼發齲的診斷[J]. 國外醫學·口腔醫學分冊,1997, 5(1):551-552.

[6]曹采方. 牙周病學[M]. 第2版.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51-98.

[7]Mjor IA,Toffenetti F. Secondary caries:A literature review with case reports[J]. Quintessence Int,2000,31(3):165-179.

[8]李德懿. 牙周病微生物學(修訂版)[M]. 天津:天津科技翻譯出版社,1999:198-199.

[9]楊剛嶺,郭楊,張建鋼,等. 齦溝液中具核梭桿菌與正畸患者牙齦炎性反應關系分析[J]. 中國實用口腔科雜志,2012,14(3):613-616.

[10]Zoellner A,Heuermann M,Weber HP,et al. Secondary caries in crowned teeth:Correlation of clinical and radiographic findings[J]. J Prosthet Dent,2002,88(3):314-319.

[11]秦偉. 固定義齒修復后并發牙體癥狀的處理[J]. 中外醫學研究,2011,9(11):90.

[12]牟雁東,樊瑜波,楊小民. 冠外附著體義齒修復后基牙牙周狀況的臨床研究[J]. 華西口腔醫學雜志,2008,26(4):371-373.

(收稿日期:2013-11-18)

endprint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人久久精品亚洲午夜| 97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激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白丝美女办公室高潮喷水视频| 在线观看无码a∨| 国产第一页免费浮力影院| 成人一区在线| 18禁黄无遮挡免费动漫网站| 伊人91视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亚洲综合二区|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免费观看| 91麻豆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老司国产精品视频| 免费无遮挡AV| 国产免费福利网站| 色哟哟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九九精品视频| 久久精品无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青草视频| 欧美v在线| 制服丝袜国产精品| 69综合网| 无码一区18禁| 亚洲人在线| 亚洲熟妇AV日韩熟妇在线| 日本在线亚洲|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不卡视频| 亚洲午夜国产片在线观看| 99爱视频精品免视看| 久久黄色免费电影|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欧美中文字幕第一页线路一| 日本草草视频在线观看| 呦视频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男人在线| 日韩 欧美 国产 精品 综合| 久久黄色毛片|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灰| 亚洲精品大秀视频| yjizz视频最新网站在线| 伊人久久青草青青综合| 欧美97色|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性色| 色视频久久| 欧美色视频网站| 强乱中文字幕在线播放不卡| 18禁不卡免费网站| 精品国产成人a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青草大香线综合精品 | 欧美日本在线|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青草精品视频|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韩色图区| 日韩欧美国产中文| 台湾AV国片精品女同性| 国产精品露脸视频| 丝袜美女被出水视频一区|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91啪在线| 毛片基地视频| 国产欧美日韩在线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福利|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 91成人免费观看| 自慰高潮喷白浆在线观看| 麻豆国产精品一二三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不卡 | 久久综合色视频|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 国产玖玖玖精品视频| 国内精品视频区在线2021|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欧美成人免费| 欧美日韩国产系列在线观看| 亚洲成人www| 亚洲欧美激情小说另类| 久久精品嫩草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