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興富
(海南醫學院,海南 海口 571199)
偏癱是老年腦卒中患者的常見后遺癥,早期表現為肌張力下降,隨著病癥的進一步發展,可出現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的痙攣狀態,會大幅降低患者與家屬的生活質量,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1,2〕。本文旨在探討針刺足三陽經穴對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痙攣的治療效果。
1.1資料 本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0月診治的老年腦卒中偏癱下肢痙攣患者126例,經頭顱CT或MRI檢查確診,下肢肌力達2級以上伴有不同程度的肌張力增高,排除患有其他心肺疾病、肝腎疾病、血液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腫瘤疾病的患者。根據針刺方案將患者分為三組,42例針刺足陽明經穴為陽明組,年齡41~76〔平均(70.3±4.1)〕歲,病程2~11 w,平均(5.7±2.3)w,痙攣指數8~14分,平均(10.2±1.7)分,其中腦梗死28例,腦出血14例。42例針刺足少陽經穴為少陽組,年齡40~77〔平均(69.8±5.0)〕歲,病程2~12 w,平均(5.8±1.9)w,痙攣指數7~14分,平均(10.5±1.3)分,其中腦梗死29例,腦出血13例。42例針刺足太陽經穴為太陽組,年齡40~75〔平均(70.6±3.8)〕歲,病程3~12 w,平均(5.6±2.0)w,痙攣指數8~13分,平均(10.4±1.6)分,其中腦梗死30例,腦出血12例。三組患者年齡、病程、痙攣指數、病癥等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老年腦卒中偏癱下肢痙攣患者均行針刺足三陽經穴治療,均選取患側每一條足陽經上位于膝關節、小腿中部、踝關節的3個穴位。陽明組針刺足陽明經穴,取足三里、下巨虛、解溪。少陽組針刺足少陽經穴,取陽陵泉、陽交、丘墟。太陽組針刺足太陽經穴,取委中、承山、昆侖。
針刺操作方法如下:尋找到針刺穴位后,直刺進針,控制進針的深度為0.5~2 cm,采用提插捻轉平補平泄手法進行治療,持續2 min,然后留針50 min,針刺1次/d,療程3 w,于治療前后給予患者臨床痙攣指數(CSI)評定和Fugl-Meyer評分,用于評定下肢肢體痙攣狀態和肢體功能恢復情況。
1.3評定標準 老年腦卒中偏癱下肢痙攣患者CSI評分的評定標準〔3〕:包括腱反射(4分)、痙攣(4分)、肌張力(8分),滿分16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痙攣程度越嚴重。Fugl-Meyer評分的評定標準〔3〕:下肢功能的評定內容共計17項,每項最高分2分,滿分34分,分數越高,患者的下肢功能越好。
1.4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6.0軟件進行t檢驗。
2.1三組患者治療前后CSI評定結果比較 治療后,三組患者CSI評分均顯著下降。少陽組CSI評分明顯低于陽明組,太陽組明顯低于陽明組和少陽組(均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ugl-Meyer評分比較 治療后,三組患者Fugl-Meyer評分均顯著升高。少陽組Fugl-Meyer評分明顯高于陽明組,太陽組明顯高于陽明組和少陽組(均P<0.05)。見表2。

表1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CSI評分比較±s,分)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Fugl-Meyer評分比較±s,分)
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減弱,成為腦卒中的高發人群,而老年腦卒中患者多見后遺癥,常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癱,而下肢痙攣也是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的常見病癥,會明顯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狀況,大幅降低患者的生活質量,影響患者的預后〔4,5〕。腦卒中后下肢痙攣是一種高位中樞性病變,機體失去了低位中樞的控制作用,使節段性脊髓環路發生了異常興奮,屬于異常運動模式。臨床治療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痙攣的方法有多種,其中針刺治療是較為常用的一種。
由于針灸治療不同于西醫,對患者的取穴不同,采用的針刺手法不同,取得的治療效果也有所差別。中醫臨床上,針灸治療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下肢痙攣的效果很好,該方法操作簡單,且無毒副作用,更易為患者及家屬所接受〔3〕。
本研究說明針刺足三陽經穴可顯著改善老年腦卒中偏癱患者的下肢功能狀況,顯著改善了患者下肢屈肌的運動狀況,強化了拮抗下肢的伸肌運動,有效促進了共同運動向分離運動的轉化,建立了隨意協調的獨立運動模式。另外說明足太陽經穴的效果最佳,其次為足少陽經穴和足陽明經穴。原因在于足陽明經穴取足三里、下巨虛、解溪,多位于機體下肢伸肌處,容易造成下肢伸肌過度興奮而加重痙攣。足太陽經穴取委中、承山、昆侖,多行于機體下肢的后面,且位于屈肌中,有助于興奮屈肌和拮抗伸肌的張力,可降低肌張力,進而控制病癥。因而認為,足太陽經穴可有效通調陰陽平衡、緩解痙攣,保證氣血通暢,有助于肢體功能的恢復。
4 參考文獻
1杜 恩.老年腦中風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應用研究〔J〕. 成都醫學院學報,2013;8(1):65-7.
2王進民.老年腦中風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應用探討〔J〕. 中外醫學研究,2013;11(21):176.
3劉保庚,于學平.針刺足三陽經穴對中風偏癱下肢痙攣狀態治療作用的對比研究〔J〕.針灸臨床雜志,2012;28(2):19-20.
4胡元水,王 俊,駱培源,等.針灸配合康復訓練治療老年中風偏癱96例臨床分析〔J〕. 海南醫學院學報,2012;18(7):953-5.
5周江波.針灸聯合康復訓練對老年中風偏癱患者的療效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18):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