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麗濤 黃星會 吳慶文
(河北聯合大學護理與康復學院,河北 唐山 063000)
以前認為帕金森病(PD)是一種純運動障礙疾病,并無感覺系統障礙,但近年研究表明PD伴有感覺系統障礙,尤其是嗅覺障礙,研究數據顯示45%~90%的PD患者存在嗅覺異常〔1〕。本研究探討嗅覺檢測在鑒別及診斷PD的意義。
1.1研究對象 PD組來自于2011年7月至2012年8月河北聯合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內科門診部的PD患者36例,其中男18例,女18例,34~85歲,平均(63.44±11.961)歲。診斷均符合全國錐體外系疾病研討會(1984)制定的PD診斷標準。按Hoehn-Yahr分級將PD組患者分為輕度(1~2級)、中度(2.5~3級)和重度(4~5級)。對照組為正常老年人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齡49~89歲,平均(65.24±10.003) 歲。患者和家屬對檢查知情同意。
1.2排除標準 兩組排除以下情況:①可能有影響嗅覺的其他神經精神疾病,如老年性癡呆、多發性硬化、精神分裂癥等;②有鼻腔或鼻竇的疾病或手術史,有阻塞性肺部疾病,3 w內有過感冒;③有過敏史、內分泌紊亂、活動型肝炎者;④應用了影響多巴胺轉運體結合或影響嗅覺功能的其他治療,如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雌激素、類固醇激素等;⑤女性妊娠期或月經期。
1.3研究方法 應用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制的“五味嗅覺測試液”檢測嗅覺察覺閾值和嗅覺識別閾值。測試液共有5種氣味物,5種氣味的平均值作為受試者的總體察覺閾值和識別閾值,分值越高嗅覺功能減退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1兩組嗅覺功能比較以及與年齡、性別的關系 PD組的嗅覺察覺閾值和嗅覺識別閾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且PD患者的嗅覺功能減退與年齡、性別不相關(P均>0.05)。見表1。
2.2PD組病程與嗅覺障礙的關系 PD各病程組中嗅覺察覺閾值和嗅覺識別閾值的比較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2.3PD組Hoehn-Yahr分級與嗅覺察覺閾值和嗅覺識別閾值的關系 PD組患者的嗅覺障礙與病情嚴重程度相關(P<0.05),中重度的嗅覺察覺閾值和嗅覺識別閾值比輕度的明顯升高,提示嗅覺障礙隨病情嚴重程度的加重而加重。見表3。

表1 兩組嗅覺檢測結果

表2 PD各病程組嗅覺障礙檢測結果比較

表3 Hoehn-Yahr各分級的嗅覺障礙檢測結果的比較
嗅覺是一種特殊感覺,其中樞位于梨狀區,嗅球是嗅覺信號傳遞的重要中繼站,Berg〔2〕研究發現,位于嗅球表淺部位的細胞呈酪氨酸羥化酶陽性,表明這部分細胞以多巴胺作為神經遞質。另外,動物實驗觀察,如果中腦黑質被損壞,梨狀核區的多巴胺濃度將明顯降低,表明多巴胺在嗅覺傳遞的不同水平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嗅覺信息的整合和傳導過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3〕。而PD正是由于中腦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導致多巴胺濃度降低所致。
目前,PD嗅覺障礙的發病機制尚不明確,較為流行的觀點有兩種假說,一種假說〔4〕認為致病因子通過外界環境的影響直接經過嗅神經進入到大腦,在此過程中損壞嗅覺通路引起嗅覺障礙,并引起中腦黑質及多巴胺能神經元的變性壞死;第二種假說〔5〕認為嗅覺障礙是神經系統變性的一部分,由于神經系統細胞變性逆行性引起鼻腔上皮和嗅球等部位的細胞變性而導致發生嗅覺障礙。正常人隨著年齡的增長嗅覺功能會逐漸下降,尤其是≥60歲的老年人〔6〕。張麗娜等〔6〕研究認為PD患者有明顯的嗅覺功能障礙,可在疾病早期發生,與年齡、性別和病程無關,與本研究結果相符,推測嗅覺系統包括嗅中樞和嗅黏膜早期即可能參與了PD病理過程。本研究結果顯示PD患者嗅覺障礙隨病情的加重而加重,故晚期嗅中樞的變性可能加速了嗅覺功能衰退,這與王黎萍等〔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Braak等〔8〕根據Lewy小體在腦內分布范圍將PD分為6期,Braak1期出現嗅球及前部嗅神經核等變性,臨床上就可出現嗅覺障礙,而此期患者還未出現運動癥狀。綜上,嗅覺檢測對于PD的早期篩查有意義。
4 參考文獻
1Haehner A,Boesveldt S,Berendse HW,etal.Prevalence of smell loss in Parkinson's disease:a multicenter study 〔J〕.Parkinsonism Relate Disord,2009;15(7):490-4.
2Berg D.Marker for a preclinical diagnosis of Parkinson's disease as a basis for neuroprotection 〔J〕.J Neural Transm Suppl,2006;71:123-32.
3Tofaris GK,Garcia Reitb?ck P,Humby T,etal.Pathological changes in dopaminergic nerve cells of the substantia nigra and olfactory bulb in mice transgenic for truncated human alpha-synuclein(1-120):implications for Lewy body disorders〔J〕.J Neurosci,2006;26(15):3942-50.
4Hawkes CH,Tredici K,Braak H.Parkinson's disease:a dualhit hypothesis〔J〕.Neuropathol App Neurobiol,2007;33(6):599-614.
5Stern MB,Doty RL,Dotti M.Olfactory function in Parkinson's disease subtype〔J〕.Neurology,1994;44(2):266-8.
6張麗娜,李 冉,謝安木.帕金森病患者嗅覺功能檢測及臨床意義〔J〕.交通醫學,2011;25(2):172-4.
7王黎萍,孫新芳,吳承龍.帕金森病嗅覺障礙的分析評估〔J〕.浙江醫學,2007;29(12):1281-3.
8Braak H,Del Tredici K,Rüb U,etal.Staging of brain pathology related to sporadic Parkinson's disease〔J〕.Neurobiol Aging,2003;24(2):197-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