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杰明
(廈門理工學院公共體育部,福建 廈門 361005)
“快易”網球教學法是以 “快易網球、樂享運動;快易運動、樂享生活”為指導理念,在網球教學過程中,將網球的實用性與趣味性有機結合在一起,注重與初學者進行交流,并通過器材與場地的改進,使用 “紅、綠、橙”三色球、球拍,在網球場地進行地教學。“PTR”網球教學法認為,針對符合生物力學的擊球方式展開一系列的規范化教學,使之最有效規范化動力定型”。以下是筆者將 “快易”和 “PTR”網球教學法兩者融合在一起,以廈門理工學院網球選項課為例,驗證了 “快易”和 “PTR”網球教學法融合的實效性?廈門理工學院2012年教育科學項目 (JGQ201205)。。
以廈門理工學院2012級136名網球選項課學生作為實驗對象,使用對照組與實驗組對廈門理工學院網球課教學進行對比實驗研究。
對照組使用傳統網球教學模式:①教師對學生宣講網球課的內容、要求和目的,教師向學生示范講解的技術動作,學生分組展開模仿;②教師組織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強化練習;③教師組織學生與學生間進行對打練習,教師糾正學生的錯誤;④對學生網球學習情況進行全面的總結。
實驗組使用 “快易”和 “PTR”網球教學法:①教師先介紹學生應該掌握的網球技術,經過6個課時的 “十步訓練法”以后學生娛樂性用三色球在小場地上進行發球、對打,并進行計分比賽,掌握網球揮拍中的共同元素,創造性提出新動作;②教師和學生全面體會到相關的技術要領,并且教師分析出學生在練習網球的過程中發現的新問題[2];12個課時后,教師再針對符合生物力學的擊球方式展開一系列的規范化教學,讓學生嘗試性打球;③教師與學生一同來進行全面的總結
實驗過程中,按照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的基本原理,將網球選項課當成是實證材料,按照學生掌握以及使用網球技術動作的整個過程,來開展教學實驗,研究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與傳統網球教學法的差異。
使用SPASS13.0統計學軟件來開展實驗前后獲取的數據,展開常規性數理統計。
實驗測評方法使用的是 “單盲實驗法”,該實驗法強調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進行實驗,這能有效規避在實驗過程中因為出現實驗效應,在心理方面出現新的變化,進而對實驗結果產生影響。在學生期末考試的時候,使用 “盲測法”[3],該方法是讓教師在考試的時候,將對照組與實驗組無序結合在一起,開展技術、理論知識等考試。在學期結束之后,讓考試時間安排在實驗結束之后的3d之內再進行。
1)專項技術指標 包括正手與反手抽擊球技術、上手發球技術等。
2)身體素質測試指標 包括1min跳繩、“米”字折返跑、50m跑步、立定跳遠等。
實驗前對136名實驗對象的技術水準、身體素質指標開展測試與分析處理;實驗后,對全部實驗對象的技術水平指標、身體素質指標再次展開測試,并對其加以分析處理。
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體質測試指標比較情況見表1。由表1可以看出,實驗前對照組與實驗組的身體體制測試結果并不存在差異,但經過一學期網球課程學習后,對照組在體質方面有了明顯進步,這充分說明學生在最初的學習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也能很好提升自身素質,進一步加強體質。實驗組測試的結果比對照組要高,說明在網球選項課中使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能較好的培養學生的網球學習興趣,讓學生從原來被動接受課程變成更為積極、更為主動地去獲取知識,進而提升身體素養。

表1 實驗前后實驗組與對照組體質測試指標比較情況
實驗前后實驗組、對照組技術水平測試結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對照組和實驗組在校園網球選項課內開始前的各個方面在技術水平方面還是基本一致的,都處在初學期。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網球教學之后,采用 “快易”和 “PTR”網球教學法能進一步提升實驗組學生的技術水平,并且明顯要高于采用傳統教學法的對照組,通過測試發現,實驗組的學生采用的技術動作是非常規范的,并且能得到科學合理的有效運用[5]。

表2 實驗前后實驗組、對照組技術水平測試結果
1)對大學生身體素質水平產生的影響分析 在實驗前對實驗組、對照組展開技術測試,測試了4項,主要是 “米”字折返跑、1min跳繩、50m計時跑、立定跳遠等項目,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這充分說明了不管是采取傳統教學法,還是使用 “快易”和 “PTR”融合網球教學法,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網球學習之后,學生身體基本素質有一定的提升。
2)對學生網球技術水平影響分析 實驗前后學生的反手抽擊球、正手抽擊球技術、反手沖擊球技術的結構都存在明顯差別,這充分表明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能提升初學階段學生網球技術水平。在通過組織網球比賽統計技術獲得的數據,從該數據內能看出實驗組內的每一項技術水平在規范性、實用性等方面與對照組有了明顯的提升,這充分說明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掌握技術的能力,還能有效提升學生科學使用網球技術的動作的規范化。主要的原因是,采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在進行教學的整個過程中,能不斷激發廣大學生學習網球的積極性,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培養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采用這一教學方法能進一步加強學生樂于動手、勤于思考的學習能力。傳統教學法是將教學作為主體,通過教師來帶動學生的網球學習,這樣學生在網球學習的過程中,往往處在比較被動的位置。同時還發現,實驗組學生的網球技術水平與對照組相比較來看,具備一定優勢。“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使用大量的時間開展計分練習及教學比賽,這樣做能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網球技術的運用與理解,真正讓學生能在學習的整個過程中,不僅不會感覺到乏味枯燥,還能享受到網球學習帶來的樂趣。傳統的網球教學法只注重學生網球技術的教授,但是并不進行網球比賽,或者是在網球學習快要結束的時候,開展一些小規模的標準場地比賽,該教學方式對提升學生的網球水平來說是非常不利的,這是實驗組的技術要比對照組技術好的重要因素之一。
3)利于培養廣大學生網球學習興趣 一般來講,網球還是在高校內開展的時尚體育課程,受到了一些學生的喜愛與支持。然而,教學質量卻一直處在不高的階段。開展網球教學實驗能全面反映出實驗組學生在網球課上所獲得的樂趣,讓學生興趣都一直保持在較高的高度,這充分說明了 “快易”和“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能通過師生之間的友好溝通,讓教師在課程內進行組織、引導、鼓勵學生進行學習,充分激發廣大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網球學習的過程中,能找到自信,從而能夠提升對網球的學習積極性。“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采取寓教于樂的理念,能讓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去打造一個好的學習環境,進而能確保在這樣的環境內,能夠主動去完成相關技術動作。
1)“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能進一步挖掘網球的娛樂性、競技性和動作規范化,能充分使用競技游戲等方式,科學劃分場地來組織網球比賽,讓學生在網球比賽中能充分使用學到的戰術,培養廣大學生的網球學習興趣,進而充分調動班級中的學習氣氛,得到全面提升教學質量的目標。
2)技術測試實驗說明,采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能讓初學者較快掌握網球基礎技術并且規范化,進一步提升學生網球技能使用能力。
由以上實驗研究可以看出,“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能激發廣大學生的發散思維,進而提升網球學習積極性,提升網球技術。同時筆者認為,還應注意以下幾方面:設置合理的目標,因材施教;靈活運用 “快易”和 “PTR”融合的網球教學法,使之學以致用;開展積極的合作與競爭的有效教學機制;積極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采用這一新式教學法能讓學生在網球課堂上充分發揮其想象力開展創造性學習,并把動作規范化形成動力定型。然而,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開展科學的監督與指導,讓廣大學生能充分體驗到主體地位的同時,能進一步發揮其網球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國外網球教學方法的發展趨勢來看,已經獲得了國外網球界的普遍認可,為此,在國內高校網球教學中,還需要不斷加以改善,與我國現有網球教學法實現密切結合,進而推動高校網球教學不斷向前發展。
[1]李興昌 .快易網球在高校網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J].體育科技,2011(2):135-138.
[2]周守友,謝毅,黃輝 .十步訓練法在網球教學中的實驗研究 [J].運動,2011(5):75-76,106.
[3]周峰,李明芝,劉永立,等 .論快易網球 [J].體育文化導刊,2010(11):46-49.
[4]周守友,何建偉 .快易網球推廣價值及其構建途徑研究 [J].西昌學院學報 (自然科學版),2010(4):120-124.
[5]章凌凌,陳錫堯 .我國高校網球教學中的快易網球實驗研究——以上海財經大學為例 [J].體育科研,2012(3):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