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朝輝
(大冶有色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稀貴金屬廠,湖北 黃石 435005)
鈀金具有極佳的物理與化學性能,耐高溫、耐腐蝕、耐磨損和具有極強的伸展性,在純度、稀有度及耐久度上,都可與鉑金互相替代,無論單獨制作首飾還是鑲嵌寶石,堪稱最理想的材質。鈀金是世界上最稀有的貴金屬之一,地殼中的含量約為一億分之一,比黃金要稀少很多,鈀金異常堅韌,在石油、化工、國防科研等領域有著重要的作用。
鉑鈀精礦的產生過程為:銅陽極泥→硫酸化焙燒→硫酸分銅→氯化分金→分金后液鋅粉置換及中和→鉑鈀精礦。該精礦富集了金、鉑、鈀等稀貴金屬,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下面,筆者對鉑鈀精礦中鈀的提取工藝進行詳細闡述。
鉑鈀精礦是銅陽極泥經過焙燒、分銅、分金后,溶液用鋅粉置換及片堿中和后的產物,化學成分復雜,含有較多的銅、鋅、鉛、碲等金屬及非金屬物質,存在形式也具有多樣性,有單質形態,也有化合形態,化合形態下,化合價態也不一,如鉑族元素,+2價、+4價、+6價均有。鉑鈀精礦的主要成分見表1。

表1 鉑鈀精礦的主要成分
利用化合態的金易被還原劑還原及鉑、鈀、碲存在共沉淀的原理,可將金、鉑、鈀與其他賤金屬進行分離,達到回收稀貴金屬的目的。鈀回收的流程為:酸浸沉碲→氯化溶解→金鈀分離→粗鈀提煉→鈀的精制。鈀生產工藝流程圖見圖1。
用高濃度鹽酸溶液將物料中的Cu、Bi、Zn等主要賤金屬和部分可溶性稀貴金屬Au、Pt、Pd、Te等 溶 解 進 入 酸 浸 液[1], 再 采 用Na2SO3將Au和Te還原為單質,同時利用Te與Pt、Pd能形成共沉淀的性質將Pt、Pd進行沉淀,而大量雜質Cu、Bi等仍保留在尾液中,從而使貴金屬得到富集,尾液再進行處理回收Te、Cu、Bi等。主要反應式為:

圖1 鉑鈀精礦處理工藝流程圖

以酸浸渣和一次沉碲渣作為原料,NaClO3在酸性條件下,不斷反應產生Cl2,Cl2是一種強氧化劑,其還原電位ψ0Cl/Cl2= +1.358V。表2表明,ψ0Cl/Cl2大于除金以外的各類貴金屬,因此,Cl2能將除金以外的所有貴金屬氧化生成氯化物[2]。

表2 貴金屬25℃時的標準電位
此外,Cl2溶于水后,分解產生HClO,具有更大的還原電位ψ0Cl-/HClO= +1.63V,它能使包括金在內的所有貴金屬氯化:

貴金屬被氯氣氧化的主要反應如下:
貴金屬在溶液中,各自具有不同的還原電位,金的還原電位最大,因此,也最易被還原劑還原,利用電位差這一原理,可將溶液中的Au首先分離出來,其反應為反應方程式 (1)。
將金分離后,繼續加入還原劑,將溶液中的鉑、鈀沉淀下來得到粗鈀,然后將粗鈀進行氯化,用氨水進行絡合,生成二氯四氨絡亞鈀進入溶液,而鉑和其他賤金屬等沉淀下來,實現鉑、鈀分離,然后再用鹽酸進行酸化,生成二氯二氨絡亞鈀黃色沉淀。主要反應式為:

將生成的二氯二氨絡亞鈀放置到精煉室,反復絡合、酸化,以達到提純的目的,最后用水合肼還原得到海綿鈀。主要反應式為:

按一定比例向反應釜內加入濃鹽酸,在攪拌狀態下加入鉑鈀精礦,控制液固比6∶1,鹽酸濃度3~5mol/L,常溫下攪拌6~8h,進行過濾,得到酸浸渣,浸出渣率約為5%~10%;后液按1∶1的比例補水,加入適量Na2SO3,將Au、Pt、Pd和部分Te沉淀下來,得到一次碲渣,后液進一步處理回收碲以及銅、鉍等。鉑鈀精礦、酸浸渣和一次碲渣貴金屬含量情況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通過酸浸和一次沉碲,貴金屬Au、Pt、Pd得到富集,綜合品位比鉑鈀精礦約提高10倍。

表3 鉑鈀精礦、酸浸渣和一次碲渣貴金屬質量分數
1)氯化溶解 將酸浸渣和一次沉碲渣按1∶2的比例置于鈦反應釜中。補水攪拌,加入鹽酸調整pH值至0.5~1,固液比控制在1∶8~1∶9。通入蒸汽加熱,當溶液升溫至85℃后,緩慢分批加入氯酸鈉,并確保溶液保持85~95℃。當溶液中渣漸為灰白色時,停加氯酸鈉并恒溫3~4h,靜置8~16h,虹吸上清,真空桶抽濾。
通過氯化酸浸渣和一次碲渣中稀貴金屬及各雜質氯化溶解進入溶液,Ag以AgCl形態、部分不溶貴金屬 (如氧化鈀、鉑)及硅等雜質進入氯化渣,作為制鉑原料。
2)水解除雜 氯化后液泵入水解反應釜中攪拌,測量氯化后液pH值后,緩慢加入氫氧化鈉,調整終點pH為2~2.5,機械攪拌3h后,停機靜置8~16h,真空過濾。Cu、Bi、Te等雜質形成水解物進入水解渣。貴金屬主體仍保留在溶液中,部分貴金屬由于大量水解渣機械夾雜進入渣中,因此水解渣返回酸浸工序。
3)金鈀分離 從水解后液槽中轉入定量的水解后液于反應釜中,緩慢加入工業鹽酸調整pH值為0.5~1,根據生產指令加入亞硫酸鈉,15~20min后,通入蒸汽加溫至40~50℃,恒溫10~15min。靜置30min,真空過濾得粗金粉。
從沉金后液槽中轉入定量的沉金后液至入反應釜中,通入蒸汽加溫,并加亞硫酸鈉。升溫至95~100℃恒溫2h后停機。靜置1h后真空過濾,將鈀從溶液中沉淀出來,生產出粗鈀。大部分雜質銅、碲等留在溶液中。
4)粗鈀氯化 粗鈀放置于鈦反應釜中,加清水攪拌,固液比控制為1∶8~1∶9。按V渣:V鹽酸=1∶1.5加入工業鹽酸。通入蒸汽加溫至85~95℃,緩慢分批加入氯酸鈉,并確保溶液溫度。當溶液中渣為微量及溶液為暗紅色時,停加氯酸鈉,并恒溫3~4h。粗鈀氯化結束后,停機靜置8~6h,真空過濾。嚴格控制氧化劑用量,確保鈀處于較低價態。
5)酪合與酸化 ①絡合。泵入定量粗鈀氯化后液至絡合反應釜中,緩慢加入工業氨水,調整終點pH為12~14。通入蒸汽加溫至80~95℃,并恒溫機械攪拌4~5h后,停機靜置8~16h,真空過濾。通過絡合使溶液中Pd與NH3形成絡合物進入溶液,而大部分易水解雜質如Te、Bi等進入渣中,部分貴金屬也被夾帶進入渣中,絡合渣返酸浸處理以回收Pt、Pd等貴金屬。②酸化。轉入定量的氨絡合后液,放置酸化反應釜中,機械攪拌。加入鹽酸酸化,酸化終點控制pH值0.5~1。作業過程中,嚴格控制pH值,加入鹽酸速度不宜太快,以防止鹽酸加入過量,加入鹽酸速度太快或過量,都將使作業溫度升高,使鈀在酸化濾液中溶解度增大,濾液由正常的淡黃色變為黃紅色。鹽酸酸化作業結束后,停機靜置0.5h。真空過濾酸化液,濾出二氯二氨絡亞鈀黃色沉淀,用鹽酸酸化水洗滌3~5次,并濾干二氯二氨絡亞鈀。
將生產的二氯二氨絡亞鈀絡合后,加入少量水合肼進行氨煮,初步除去溶液中的銅等賤金屬,再通過反復酸化、絡合等操作,以氨絡合后液金黃清亮透徹為氨絡合終點,進一步除去雜質,得到較純凈的二氯四氨絡亞鈀溶液;將水合肼 (分析純)∶去離子水=1∶1配成混合溶液,緩慢加入二氯四氨絡亞鈀溶液,作業過程不斷人工攪拌,加入速度不宜太快,以防止冒缸,直至溶液轉變為無色清澈透亮,靜置超過0.5h后,真空過濾。用去離子水洗滌至后液PH=7,得到純凈的海綿鈀,品位可達99.98%。
通過控制溶液的酸度和Na2SO3加入量,可調整碲的產出量。碲產出量過大,影響貴金屬富集比,給后續工作造成困難,產出量過小,貴金屬未能完全沉淀下來,影響貴金屬的回收,經過多次生產實踐表明:Na2SO3加入量在65~75g/L為宜,一次碲渣的產出量控制在3.5~5g/L。此時,貴金屬的富集比達10倍左右,一次沉碲后液中貴金屬的含量極低 (見表4)。

表4 一次沉碲后液貴金屬含量
金鈀分離關鍵操作是沉金工序,首先要確保溶液中的金還原徹底,并盡可能減少鈀的還原,由于溶液中金的含量隨礦源的變化差異很大,這就要求操作人員根據生產實際情況加入還原劑量,實際操作程序是在生產之前,取一定量的溶液進行金粉還原試驗,確定亞硫酸鈉的用量,并下達作業指令。另外,在生產中要嚴格控制溶液的溫度和PH值,確保溫度在40~50℃之間,PH值在0.5~1之間,加入亞硫酸鈉時,必須緩慢加入,以免造成還原劑局部過高,增加鈀的析出。金粉品位達到80%以上,進入粗金粉中的鈀采用HNO3煮洗,進行回收。
粗鈀氯化時,加入的氯酸鈉應嚴格控制用量,少量多次緩慢加入,粗鈀完全溶解后,應停止加入,防止過度氧化,使溶液中的鈀以Pd2+的形式存在;如果過度氧化,溶液中的鈀會以Pd4+的形式存在,此時,進行絡合,則產生氯鈀酸銨黃色沉淀,鈀進入絡合渣內。

由于鈀不能進入溶液生成二氯四氨絡亞鈀溶液,在酸化時,將無二氯二氨絡亞鈀黃色沉淀產出,因此,在粗鈀進行氯化時,一定要控制好氯酸鈉的加入量,防止鈀被過度氧化。
在鈀精制過程中,反復進行絡合與酸化,鈀的損失較大,原因是酸化液含鈀高,酸化液含鈀在0.5~8g/L之間,這是因為二氯二氨絡亞鈀有順式和反式2種結構,順式溶于水,而反式則不溶[3],如鹽酸加入速度過快,溶液局部溫度過高,有利于順式二氯二氨絡亞鈀的生成。因此,需加強過程控制,緩慢加入鹽酸,溫度控制在50℃以下。另外,鈀絡合液含Au、Pt難以除去,經過反復摸索,采用加入少量還原劑的方法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由于鉑鈀精礦中鉑的含量很低,平均品位為0.32kg/t,氯化液中鉑的含量為0.17g/L,每次氯化所產生的氯鉑酸銨不足0.4kg,這在生產實踐中是極難提取的,必須進行再次富集,然后集中進行處理。為此,將鉑與鈀一起沉淀下來,與粗鈀一起氯化,在鉑鈀分離時,進入絡合渣,與氯化渣、鋅錠置換渣一起進行煅燒制鉑。
鉑鈀精礦產量少,生產時要求精心操作,做到點滴回收,生產過程中,產生的中間物料,除二次碲渣和銅鉍渣外銷外,其他中間物料渣全部返回系統,產生的尾液中只有銅鉍渣后液和沉鈀中和后液外排,整個過程損失極少。生產中控制好一次沉碲后液、沉鈀中和后液和外銷渣的指標,金、鉑、鈀的回收率就能夠得到保障。表5為主要技術控制指標。

表5 主要技術指標
生產實踐表明,該生產工藝有著廣泛的適應性,成本消耗低,操作簡單,生產中利用碲對貴金屬特有的共沉淀能力,有效地對貴金屬進行富集,富集比達10倍,通過對粗鈀進行再次氯化,能有效地提高溶液中的鈀含量,為后續操作提供了有利條件,金、鉑、鈀的直收率均達到98%以上,經濟效益明顯。
[1]廖秋玲,姜東,龔衛星 .從鉑鈀精礦中回收鉑、鈀、金的工藝研究 [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0(8):16-19.
[2]盧宜源,賓萬達 .貴金屬冶金學 [M].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04.
[3]李春俠 .鉑鈀精礦處理的工藝實踐 [J].中國有色冶金,2009,8(4):4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