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宗
在歷史教學中,由于學生和家長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學生在學習中不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歷史的學習中,認為“副科”學不學無所謂。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不大,對歷史的學習不能主動進行探索,這就使得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一知半解,在面對歷史問題時不知從何下手。歷史學科是需要記憶大量資料的學科,學生對記憶枯燥的知識很反感,這就導致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不斷減少,不對歷史知識進行關注。這種不重視歷史知識的結果會導致學生歷史成績不好,同時他們對歷史問題的分析和看法也不會深刻。為了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重視程度,提高他們對歷史學科的興趣,教師就要從教學方式和方法上入手,總結出學生不重視歷史的原因,并針對這些原因對教學進行改進,不斷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一、在歷史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問題
由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不重視,這就導致他們在歷史課堂的積極性不高,對教師提出的歷史問題思考不積極,這在要求素質教育的今天很難使學生獲得提高,不能對歷史知識進行深入分析,在面對歷史問題時學生常常會不知從何說起。一部分學生對社會上的熱點問題很關注,但是讓他們結合歷史事件來談現實問題時會談不到要點。針對學生的這些情況,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利用有趣的歷史小故事進行課堂導入,激發出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熱情,讓他們對歷史知識形成主動探索的意識。
二、在教學方面的措施
1.更新備課方式。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歷史教材變動較少,教師對教材中知識了如指掌,就忽略了備課這一環節,僅僅是在上公開課的時候進行精心備課。備課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是對教材進行了解和掌握,還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要求來分析哪些是重點、難點,哪些知識需要學生進行探究,哪些知識要一帶而過。根據教學要求對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后,教師還要對學生掌握的歷史知識水平進行了解,以保證在課堂上提出的問題既能激發學生的積極思考,又不能讓學生感覺到知識太難,打擊他們學好歷史的信心。在備課之前,教師首先要了解學生缺乏哪方面的知識,以便有目的地讓學生去獲取這方面的知識,保證課堂的順利進行和教學效率的提高。
2.改變教學方式。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就要設置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歷史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精神,對教師提出的問題能積極主動地進行探究。教師在教學互動中也要把自己放在和學生平等的地位上,主動參與學生的討論,拉近和學生的距離。在學生遇到問題時,教師不能直接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要通過逐步引導讓學生自己探究出問題的答案。教學方式的改變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人,他們獲得知識的方法不再是讓教師進行灌輸,而是通過主動探究獲得。
3.架設知識橋梁,調動學生思維。歷史知識的教學中,各個章節不是獨立的,而是一個知識鏈,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把自己掌握的歷史知識進行系統化。通過架設知識的橋梁,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打亂重做,在自己的知識庫中形成一個體系。歷史教材中的結論性的內容很多,有一部分教師就認為不用進行教學環節的設計,只需要讓學生把這些結論記牢就行。在素質教育中,不僅要求學生要掌握好所學的歷史知識,還要使他們學有所用,能熟練地運用這些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師要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讓他們學會如何用歷史的眼光去看待社會現實中的問題。在培養學生對歷史知識運用的過程中,教師要充當學生學習和運用知識的橋梁,不斷對學生進行引導,提高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運用能力。
4.平時多積累歷史史料,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在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時,需要對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進行精心準備,運用有趣的故事進行課堂導入,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對歷史教材的知識有深入的了解,還要增加自己其他學科的知識,使自己的知識更加豐富,在解決學生遇到的難題時就能很快地對學生進行引導。同時,一個知識豐富的教師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很大的,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為教師的魅力所感染,不斷提高自己的歷史知識和實際運用能力,不斷向教師學習。
5.注意與現實的結合性。把歷史與時事熱點相結合,化歷史為現實。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情,很多學生認為離自己很遙遠,學起來沒有興趣,但大部分學生對時事政治比較感興趣,往往在課堂上教師一講時政熱點問題就聽得特別認真。教師如果能恰當地把歷史與時事相結合,就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的共鳴。
三、從生活方面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學生“樂”學。學習歷史的最終目的在于吸取歷史教訓,更好地推進今天的現代化建設,而不是簡單地對歷史事件和歷史結論進行記憶。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讓學生感受到歷史知識在生活中是如何運用的。教師可改革歷史考試方法,用寫作歷史小論文的形式,調動學生運用歷史思想,從而增加課堂教學內容;聯系當今世界所發生的學生感興趣的話題,運用歷史分析的方法,指導學生對世界形勢發展加以認識;布置有趣味性的作業,化知識為能力??傊@要強化歷史學科的氣氛,讓他們覺得學好歷史課還是有用武之地的,這樣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會逐漸增加。
2.關愛學生。人心都是肉長的,當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愛時,他們也會回報教師同樣的愛。同時,一旦他們喜歡教師,也必然會喜歡教師的教學,這就是“愛屋及烏”的道理。教師可在課后花一兩分鐘時間與不同的學生聊天,關心他們的身體、學習、愛好等,這會讓學生覺得教師并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可以交心談心的朋友。
總之,枯燥的歷史知識在教師的精心設計下也能變成有趣的學習過程,學生在充滿激情的情況下學習,不僅能讓他們樹立更強烈的學好歷史的信心,還使他們主動地對歷史知識中的疑問進行探索,不斷地獲得新知,把歷史事件和現實問題很好地結合,并能把歷史的觀點運用在分析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上,使學生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獲得不斷提高。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