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 簫 桂林理工大學博文管理學院
ISBP745的修訂從2008年開始,到2013年4月17日在國際商會銀行委員會葡萄牙里斯本春季年會上表決通過,共歷經5年6稿而形成。信用證審單實務適應著新的形勢處于動態的變化過程中,ISBP745較ISBP681發生了141項變化,進一步對UCP600條款反映的信用證審單實務的進行了補充和細化。
ISBP(國際標準銀行實務)具有國際結算領域信用證審單的圣經之稱。它不僅是各國銀行、進出口公司信用證業務單據處理的統一標準,也是法院、仲裁機構處理信用證糾紛案件的重要依據。2013年4月17日,國際商會銀行工作委員會在里斯本春季年會上通過了最新的國際標準銀行實務ISBP745。這是繼 ISBP645和 ISBP681之后的第三個國際商會ISBP出版物版本。也是UCP600項下的第二個版本。較ISBP681作了重大修訂,定義更加全面、措辭更加嚴謹、條理更加清楚、示例更加豐富。ISBP745包含總則部分和分項單據部分,涉及16類單據。
UCP600是關于信用證的國際慣例,ISBP745對 UCP600的內容與規定進行了大量的補充與解釋,反映了審單實務的發展和變化,更完善,更貼近實務。ISBP745應當結合UCP600進行解讀,不應孤立解讀。它是UCP600標準的具體體現,是對UCP600所涉及的信用證審單實務的最佳解釋,ISBP的變化反映了實務的變化和發展。
ISBP745在 Par a II規定了:“本出版物所描述的實務強調了,在信用證或有關的任何修改書沒有明確修改或排除UCP600適用條款的范圍內,UCP600各項條款如何解釋和適用。”這與UCP600第一條“除非信用證明確修改或排除,本慣例各條文對信用證所有當事人均具有約束力”的規定相吻合。由此可以看出信用證可以超越UCP600,一旦信用證修改或排除了UCP600,相應的ISBP內容也不再適用。
非單據條件給信用證結算方式帶來諸多有關不符點的爭議。根據UCP600第十四條h款,銀行對非單據化條件將視為未作規定并不予理會,即如果未提供相應的單據或在單據上未表明滿足該“非單據條件”,銀行也不能將其視為不符點。UCP600及ISBP681對此并沒有補充規定。ISBP745 Para A26對此進行了進一步的明確:即當信用證包含一項條件但未規定表明該條件得以滿足的單據(“非單據化條件”)時,無需在任何規定單據上證實以滿足該條件。但是規定單據上所顯示的數據不應與非單據化條件相矛盾。
案例:SWIFT MT700報文在47A ADDITIONAL CONDITIONS(附加條款)中規定:BENEFICIARY MUST FAX SHIPPING DETAILS TO APPLICANT WITHIN 7 DAYS AFTER DATE OF SHIPMENT.交單后,開證行提出拒付,不符點為:受益人未提交證明其傳真的相應單據。拒付合理嗎?
分析:拒付不合理。該信用證沒有要求該內容顯示在FAX REPORT、SHIPPING ADVICE或 BENEFICIARY’S CERTIFACATE等 相 應單據上,根據UCP600第14條規定,將把此條款視為非單據化條件不予理會。未提交證明其傳真的相應單據不是不符點。
但是如果提交了證明其傳真的相應單據,單據上顯示的傳真日期為2014年5月29日。而海運提單上顯示的裝運日期為2014年5月21日。根據ISBP745 Par a A26的新規定,提交的單據顯示傳真日期為2014年5月29日,超過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日期2014年5月21日后7天傳真,這將視為數據矛盾,這就是不符點。
UCP600第32條對分期裝運的規定:“如信用證規定在指定的時間段內,任何一期未按信用證規定期限發運時,信用證對該期及以后各期均告失效。”但是,UCP600和ISBP681并未規定什么形式的分期時間表才是受UCP600第32條的制約分期時間表。ISBP745 Par a C15則重新解釋了分期裝運,C15 a i和b i款明確將其分為特定期間和其他時間表。
1.特定期間為“given per iods”即每期裝運為一組日期或時間序列,既有開始日期又有結束日期。只有構成特定期間,才受UCP600第32條的制約,才構成任何一期未按信用證規定期限發運時,信用證對該期及以后各期均告失效。常見的特定期間分為兩種:(1)一個日期的序列(a sequence of dates);(2) 一個時間的序列(a sequence of timel ines);這兩種分期的每期都是一個時段,分別有st ar t dat e與end date。
案例:SWIFT MT700報文在45A DESCRIPTION GOODS AND/OR SERVICES(貨物/服務描述)中規定:2014年4月份裝運100公噸蕓豆、2014年5月份裝運100公噸綠豆、2014年6月份裝運100公噸紅豆。由于貨源緊張,受益人4月沒有裝運蕓豆,5月裝運了100公噸綠豆。開證行以第一期沒有裝運蕓豆而拒付,拒付合理嗎?
分析:拒付合理,此不符點成立。此信用證項下的貨物分三期裝運,第一期2014年4月1日開始,結束于4月30日;第二期2014年5月1日開始,結束于5月31日;第三期2014年6月1日開始,結束于6月30日。每期都是一個時段,屬于ISBP745規定的特定期間(given per iods),根據ISBP745 Par a C15 a.i款規定:“當信用證要求在規定期間內分期支款或分期裝運,而任何一期未在規定期間內支款或裝運時,信用證對該期及后續任何各期均停止兌用。”即受益人如果4月未按期交貨就構成遲裝運的不符點,直接導致信用證的失效。
2.其他時間表是指只有結束沒有開始的分期。常見的其他時間表有兩種:一用“bef or e”分期,二用“l at est”分期。這兩種分期只有結束沒有開始,僅規定序列的最晚日期,不屬于UCP600所規定的分期時間表,所以不適用UCP600第32條的規定。國際商會以往對此的意見并不統一,在R313與R246中給出了截然不同的意見。但最終國際商會在ISBP745 Par a C15里重新給出了結論。
案例:SWIFT MT700報文在45A DESCRIPTION GOODS AND/OR SERVICES(貨物/服務描述)中規定:蕓豆,100公噸,LATEST SHIPMENT DATE:30 APRIL 2014(不得遲于2014年4月30日);綠豆,100公 噸 ,LATEST SHIPMENT DATE:30 MAY 2014(不得遲于2014年5月31日);紅豆,100公噸,LATEST SHIPMENT DATE:30 JUNE 2014(不得遲于2014年6月30日)。由于貨源緊張,受益人4月沒有裝運蕓豆,5月裝運了綠豆100公噸。開證行以第一期沒有裝運蕓豆而拒付,并援引UCP600第32條的規定作為依據。拒付合理嗎?
分析:拒付不合理,此不符點不成立。此信用證的分期雖然規定了三個最遲裝運日期,但是LATEST只有結束沒有開始。根據ISBP745 Para C15 b.i款規定只包含最遲日期的時間表并不屬于UCP600規定的分期時間表,不適用UCP600第32條的規定。即蕓豆在2014年4月30日之前如果沒有全部裝運,只會影響當期的不符,并不會導致信用證的失效,并不影響后面的綠豆、紅豆的繼續裝運。只要綠豆、紅豆的裝運按照信用證規定的時間表裝運,即100公噸綠豆必須在2014年5月31日之前裝運;100公噸紅豆必須在2014年6月30日之前裝運。
根據UCP600的規定提單應當顯示信用證規定的裝運港、卸貨港。但是提單的裝運港、卸貨港能否不顯示國別名稱,對此UCP600和ISBP681并未規定。ISBP745 Par a E6和 E9規定了提單的裝運港及卸貨港可以顯示所在的國別,也可以不顯示所在的國別。這屬于ISBP745新增內容。
案例:SWIFT MT700報文中規定44E PORT OF LOADING(裝運港) 為 ANY PORT IN CHIAN,44F PORT OF DISCHARGE(卸貨港)為VANCOUVER(溫哥華)PORT USA。提單顯示PORT OF LOADING為SHANGHAI PORT,PORT OF DISCHARGE為VANCOUVER PORT。開證行以提單的卸貨港為VANCOUVER PORT未注明國別而拒付。拒付合理嗎?
分析:拒付不合理。提單的卸貨港為VANCOUVER PORT未注明國別,此不符點不成立。ISBP745 PARA E9段規定:“提單應顯示信用證規定的卸貨港。當信用證規定卸貨港,也表明該港口的所在國時,提單無需顯示該國別名稱。”由此看出,根據ISBP745的規定,即使信用證明確規定了卸貨港的國別,提交的提單上可以顯示信用證規定的卸貨港為VANCOUVER PORT,也可以不顯示國別為USA(美國)。但是在現實中,世界上不同國家有相同名稱的港口。VANCOUVER(溫哥華)PORT全球有2個,分別在美國、加拿大。如果從提單內容上的也無法判斷在哪個國家卸貨。這樣就可能出現南轅北轍的情況。雖然根據ISBP745的規定,本案例中填寫卸貨港時未注明國別不是不符點。但是實務中為避免這些重名的港口如果不寫國別而引起混淆,建議增加國別信息以示區別。
保險日期是指保險的出具日期或保險的生效日期。ISBP745 Par a K10 a款明確規定了保險責任的生效日期不得晚于裝運日期。這與UCP600第二十八條e款規定一致。ISBP745 Para K10 b款進一步規定:“當保險單據顯示出具日期晚于(UCP600第19條至第25條所定義的)裝運日期時,應當以附注或批注的方式清楚地表明保險生效日期不晚于裝運日期。”ISBP745修改了“倉至倉”條款用于認定保險生效日期的規定。K10 c款規定了“保險單據顯示保險基于“倉至倉”或類似條款已經生效,如出具日期晚于裝運日期,并不表示保險生效日期不晚于裝運日期。”此規定明確了“倉至倉”條款不屬于ISBP745 Para K10 b款規定的批注。本規定推翻了以往國際商會曾經發表過的意見,即保險單據上的“倉至倉”或類似條款,對保險生效日期沒有追溯力。
案例:某信用證,開證日期為2014年 2月 26日,SWIFT MT700報文在46A DOCUMENTS REQUIRED(單據要求)中規定提交保險單據,具體條款為:NOT LATER THAN THE SHIPMENT DATE COVERING:MARINE RISKS INCLUDING INSTITUTE CARGO CLAUSES(A),INSTITUTE WAR CLAUSES(CARGO)AND INSTITUTE STRIKE CLAUSE(CARGO)FROM WAREHOUSE TO WAREHOUSE WITH CLAIMS PAYABLE IN THE U.A.E.受益人提交的保險單據顯示的出具日期晚于提單的裝運日期,保險單據上沒有批注表明保險生效日期不晚于裝運日期。保險單據上注明“EFFECTED FROM WAREHOUSE TO WAREHOUSE(生效自倉至倉)”。開證行以保險單據的出具日期晚于提單的裝運日期而拒付。拒付合理嗎?
分析:拒付合理。保險單據上注明“EFFECTED FROM WAREHOUSE TO WAREHOUSE(生效自倉至倉)”,提交的保險單據顯示的出具日期晚于提單的裝運日期且無批注,表明保險生效日期不晚于裝運日期。根據ISBP745 K10的規定,本案例中保險單據存在不符點。保險單據顯示了“倉至倉”條款,根據國際商會在R766/TA709REV中發表的“保險單據生效自倉至倉即表明貨物從倉庫起被保險”意見,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國際商會認為“倉至倉”條款具有追溯保險責任生效的效果。但是ISBP745 K10的規定則完全否定了上述意見,認為保險單據上的“倉至倉”條款或類似條款已經生效并不必然有追溯保險生效日期的效果,即保險責任的起算日并不必然追索到裝運日期。它有可能早于或晚于運輸單據的裝運日期。如果保險單據的出具日期晚于運輸單據的裝運日期,考慮到保險利益的問題,可能會使保險單據的背書轉讓無效,將給保險索賠權利的轉讓有效性帶來很大的不確定性。本案例保險單據顯示出具日期晚于提單上的裝運日期,雖然保險單據上有“倉至倉”條款,根據ISBP745 K10的規定,這對保險生效日期不具有追溯力,并不表示保險生效日期不晚于裝運日期,這是不符點。
綜上所述,本文雖然僅列舉了實務中遇到的典型問題加以分析,但從信用證單據審核標準的變化可以看出,ISBP745的修訂更加完善,更加貼近實務。ISBP745在總則和分項單據(提單、保險單據、原產地證)方面都有不少變化,增加了5種單據,如不可轉讓海運單、裝箱單、重量單、受益人證明、檢驗證明等。ISBP745對一些模糊或不明確的條款進行了刪除與修訂,使之表述更加明晰。對一些有爭議或沒有規定的條款進行了細化和新增,使之更加便于實務操作。總之,新ISBP將會隨著時代的變化而日趨合理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