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學
高效課堂是指班級授課的高效率,學生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高效率的數學課堂是每個教師孜孜不倦、不懈追求的目標。課堂教學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高效的課堂,既減輕了學生的負擔,又減輕了教師的工作壓力。那么,如何進行有效的數學課堂教學,讓數學課堂煥發生命的活力? 下面我根據多年實踐,淺談幾點看法。
一、精心備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前提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新課程倡導“用教材”而不是 “教教材”,“用教材”就要研究教材,從課標的要求去解讀教材,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師在教學中才能游刃有余。沒有充分準備的課,肯定是低效或無效的。上課就好比打仗,備課就好比戰前的備戰。《孔子兵法》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備課之關鍵在于備知識、備方法、備學生,三者缺一不可。備知識,就是“知己”,備學生就是“知彼”,而備方法就是研究戰略戰本。備課不是單純地寫教案,應該在深入解讀教材之后,對教材內容有機整合,還要備好教學對象。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體,一切教學活動都必須圍繞這一主體而進行,教師教的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學的過程。教學活動的預設不能脫離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它必須符合本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在教學的預設中仔細考慮課堂教學中的細節問題,對于學生在思考和解析問題時出現的認知偏差要進行充分考慮,在面對課堂突發狀況時,教師要能夠靈活應對,保證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再根據教學過程的設計和教學的實際需要制作好教學所必須的教具或課件、學生操作的學具等。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胸有成竹,才能使課堂教學有效地進行。
二、創設有效情境,重視數學與生活的聯系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是小學數學新課標的重要理念之一。創設教學情境能多方面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促進學習的有效性。數學來源于生活,存在于生活,并且應用于生活,教學過程應該是幫助學生把生活中的現實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的過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內容和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貼近,學生自覺接納知識的程度越高。我們的數學教學就是應該讓學生在愉悅的數學情境中學習。例如,在教學加減法簡便計算時,如果簡單的講解,會很枯燥,學生們當時記住也會很快遺忘。我們可以設計一個生活情境:去超市買零食,帶了156元錢,零食總計98元,讓學生在課堂上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來模擬買賣中的付錢、找錢的交易過程。學生拿出一個100元、一個50元和一個6元,給出一個100元錢,找回兩元,還剩下56+2=58元。模擬交易完后,讓學生把過程用算式表示出來,這樣通過生活經驗數學化,數學問題生活化地處理,學生在模擬購物的情境中,調動學生的學習情感,非常輕松地掌握了加減法簡便算法。又如,在進行路程應用題的教學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學生帶到教室外面,分成兩個隊伍,在行進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相對、相距、相遇、同向的含義。學生在情境中學會用數學眼光看待生活中的現象,學會了知識,加深了體會,又回歸到生活中去。
教師在教學中,要重視回歸現實生活,展示一個個生動的生活畫面,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體驗數學的價值和神奇,讓學生在數學學習活動的過程中去發現問題,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重視自主探究,進行有效的學習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就要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教學,師生積極互動,教學互長,這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關鍵。另外,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留有適當的空間和時間進行自主探究,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
例如,在教學“數學廣角”一課時,我們可以首先引導學生發現例1情境圖里的數學信息:媽媽正在烙餅,每次只能烙兩張餅,兩面都要烙,每面3分鐘,爸爸、媽媽和我每人一張,怎樣才能盡快吃上餅呢?學生先猜想了幾種烙餅的方法,此時我們可以打破課本常規,把學生分成四個小組,合作探究。給每個小組發圓形的編號的卡片,并且注明正反面,讓學生用圖片演示烙餅的過程,通過小組合作探究很快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再巧妙地設計兩張表格,先引導學生探究餅的張數是雙數的烙餅方法,再探究3張餅乃至更多單數餅的烙法。最終學生操作后完成表格的填寫。在填報匯報的基礎上學生很快地發現規律,找到最省時的烙餅方法。放手讓學生去探究,要相信學生,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始終是一個發現者,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主動獲取知識,在試驗的過程中發現最優的辦法。這樣的教學才是行之有效的。
四、恰當運用多媒體,提高教學效率
隨著社會的進步,多媒體走進了我們的課堂中,成為重要的輔助教學的手段。恰當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不僅能有效地為學生提供感性材料,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例如,教學“圓的認識”一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課件,首先把學生帶到“圖形王國”,“圖形們”都想給自行車、汽車當車輪,學生們都非常感興趣,接著再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當車輪的情況一一展現時,這樣學生個個笑得前仰后翻,連連搖頭,說不行,最后換成橢圓形的,同學們都說:“也不行,沒法走。”最后換成圓形的,學生都笑了:“這個行,這個行,”教師接著說:“為什么圓的輪子就行呢?而其他形狀的都不行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這個問題。” 一石激起千層浪,短短幾句話,學生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興趣達到高潮,尋求知識的興趣空前高漲,這時,教師再講新課,效果很好。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把無聲的教材內容變得有聲有色,化靜為動,帶著學生進入學習的情境之中,學生的大腦皮層始終處于最積極、最興奮的狀態,對學習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同時也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高效的課堂中練習是十分必要的,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可以省去板書和擦拭的時間,能有效地向學生提供大量的習題,練習容量大大增加。多媒體教學可以預先擬好題目運用電腦設置多種題型全方位、多角度、循序漸進的突出重難點。當學生出錯后,耐心地勸他不要灰心,好好想想再來一次,生動有趣地復習,鞏固了新知。
總之,我們要從課堂的有效教學出發,從學生的自身發展出發,創設生動的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的生活情境中體驗數學知識的魅力,合理運用和安排各種教學手段與環節,使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更加賦有實效性,從而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責編 張景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