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萍
摘要:寫話是作文的基礎,學生寫話能力的培養,對其以后的寫作能力的形成有著重要的作用。對學生來說,他們邁向寫作之門的腳步剛剛抬起,打開他們的寫話思路至關重要。教材是一塊肥沃的土壤,借助這個平臺,我們可以有效地幫助學生搭建學習寫話的梯子,降低寫話的難度。
關鍵詞:用好教材 聯系實際 寫話
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語文教師如何用好教材這個例子,結合實際,培養學生的寫話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 結合本地風光學寫話
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 “青青的山”主題單元里的主體課文《美麗的武夷山》一文描繪了武夷山的奇山秀水。學完課文之后,我播放了丹霞圖片,學生看得贊嘆不已。我趁勢引導,讓學生也來寫寫丹霞,可以仿照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學生寫得興味盎然。下面是一學生的寫話:
丹霞造型奇特, 五彩繽紛。有的山峰像火紅色的巨蛇扭來扭去,有的山峰像蔚藍色的水波奔涌而來, 有的山峰像凝固了的河水,保持著緩緩流淌的姿態……
看來學生是真正理解了“造型奇特”的含義,還自悟了先概括后具體的寫法。
再比如,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 “清清的水”主題單元里的主體課文《瀑布》一詩描繪了廬山瀑布雄偉壯麗的景象,詩中應用了大量的比喻,形象地寫出了瀑布的聲音和形態。學完了詩歌,背會了詩歌,感受到了瀑布的壯麗,我引導學生說一說、寫一寫家鄉的水。學生的“作品”令人驚喜:
家鄉的水
我的家鄉在張掖,處在祖國的西北部。家鄉有一條著名的河,叫黑河。黑河是祖國第二大內陸河,也是張掖和內蒙古的母親河。
黑河旁邊有三個人工湖,有風時,湖面起了小小的波浪,就像湖上長著一些荷花,陽光下又像一顆顆星星在閃爍;沒風時,湖面很平靜,就像三面明亮的大鏡子。
湖旁邊有一片片小樹林,樹下長滿了青青的野草,中間夾雜著各種顏色的小花,淡淡的花香飄滿林間。經常有人來這里野餐,釣魚。
家鄉的水滋養著每一個人的心田。
二、 聯系學?;顒訉W寫話
這學期學校里開展了豐富多彩的陽光體育活動。北師大版二年級語文下冊開放單元“體育世界”中編排了看圖認識各種運動項目,學習有關體育運動的名言等內容。上這一單元時我聯系學校的活動指導學生學寫話。因為既有教材的例子,又有實際的活動,所以學生愛寫,能寫。
我喜歡丟手絹游戲
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后,我們班的同學學會了許多體育游戲,比如貼膏藥、丟手絹、趕鴨子、兔子舞、摸瞎子、夾沙包、編花籃、數星星……我最喜歡丟手絹游戲。玩丟手絹時,先把全班同學分成五隊,每隊同學手拉手圍成一個大圓圈,然后隊長推選一個同學當丟手絹的人,其余的人唱:“丟丟丟手絹,輕輕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訴他,快點快點抓住他,快點快點抓住他?!眮G手絹的同學把手絹悄悄放在一個小朋友背后,那個小朋友如果發現了就追丟手絹的同學,如果抓到了,丟手絹的同學就要表演個節目,那個小朋友再丟,一直輪換著來。最后教師吹哨子大家就換下一個游戲。
做丟手絹游戲的過程中會鍛煉我們的速度,我喜歡丟手絹游戲。
三、 感悟自己生活學寫話
北師大版三年級語文上冊“祖國”主題單元中要求寫一寫家鄉某處的變化。這個單元的主體課文《葡萄溝》和《小鎮的早晨》對學生非常有吸引力,文章結構也很有特點,是很好的學習習作的范文。上完課文,我又搜集了反映家鄉變化的圖片制作成幻燈片,引導學生觀察、習作。
中心廣場的今昔
我的家鄉張掖有一座廣場,叫中心廣場。
廣場上鋪的地磚是各種形狀的花崗巖,從空中看去就像個萬花筒。其間分布著草坪、雕塑,草坪中間是各種花卉組成的圖案,這些圖案述說著家鄉的傳說與歷史。聽爺爺說,以前廣場地上鋪的是水泥,年久失修,坑坑洼洼的,面積也比較小,一有大一些的活動就十分擁擠。
中心廣場的春天是悠閑的。楊樹、柳樹發芽了,人們在樹下的亭子里聊天、下棋。
中心廣場的夏天是涼爽的。到了黃昏,廣場的噴泉開放了,孩子們歡呼著、雀躍著鉆進水里,像孫悟空鉆進了水簾洞。水柱像一根擎天柱,也像老龍王帶領他的兒子們飛上天空。
廣場的秋天是菊花的海洋,擺滿了黃色、白色、橙色的菊花,她們組成各種美麗圖案,有的像孔雀開屏,有的像仙女散花……樹葉落下來了,像一只只黃色的蝴蝶在飛旋。
廣場的冬天是彩色的。也許你會覺得奇怪,一般冬天的顏色都比較單調,廣場的冬天為什么是彩色的呢?你瞧,滿天五顏六色的風箏哪會顯得色彩單調呢!
中心廣場在變化,張掖在前進。
學生的習作中寫的是眼前的景物,用的是主體課文的結構,甚至是句子,學生的學習能力令人嘆服。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深刻理解“教材無非是個例子”的論斷,用活、用足教材。
因此,學寫話不必過于強調口頭表達與書面表達的差異,應鼓勵學生把心中所想、口中要說的話用文字寫下來,消除寫作的神秘感,讓學生處于一種放松的心態,做到“我手寫我口”。在學生“寫話”教學實踐中,教師應著眼于文本,立足于實際,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寫話因素,及時把寫話訓練有機地融進閱讀教學中,進一步發揮課文的“典型”優勢,使學生學以致用,實現讀寫結合,使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同步啟動,相互滲透,提高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學生學習詞語,不能只停留在“理解”的層面上,更要會“運用”。因此在閱讀教學中,結合課文內容,創設運用詞語的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展開想象進行說話和寫話練習,才能真正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王智敏.小學低年級“快樂寫話”教學法[J].新課程(綜合版),2011(5).
[2]謝輝萍.小學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淺探[J].吉林教育,2009(Z1).
[3]單洪林.淺談小學生寫話水平的提高[J].新課程(中),2011(5).
[4]我的探索——小學語文教學:思想與藝術.教育科學出版社.
(責編 金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