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殿芳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一些學生對歷史的重視度不夠,導致在學習歷史時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這就造成了他們對歷史事件的本質不了解。面對這一問題,教師要從學生的態度入手讓學生提高對歷史學科的興趣。現在的教育是發展學生素質的教育,學生在學習歷史知識時不能單純地依靠記憶知識點來提高歷史水平,這樣的學習方式只是單純地提高了學生歷史知識的儲存量,學生不能對歷史知識進行靈活運用,學到的都是死知識。所以,教師要重視和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提高他們借鑒歷史經驗解決實際生活問題的能力。
一、歷史教學首先要達到一定深度
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就必須讓學生認真分析和思考歷史事件中的本質,提高他們知識的儲備量,同時讓他們在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時提高提取知識的速度。通過不斷積累歷史知識,不斷提高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從而使學生歷史水平達到質的飛躍。在對學生歷史思維的培養過程中,教師必須對歷史教材進行深入了解,在保證按照教學要求和目標進行課堂設計的前提下,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情境,讓學生從直觀感受中獲得對歷史知識的深刻體驗,獲得分析和思考歷史問題本質的能力。教師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歷史專業水平,要讓學生不斷提高歷史能力,教師就要保證自己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要不斷了解其他學科的知識,讓學生在與其他學科的聯系中提高歷史知識的運用能力,從縱向方向來說,把歷史知識形成一個系統放到知識庫中;從橫向來說,把歷史知識和其他學科的知識相結合,達到互相促進的目的。
二、調動學生的內驅力
1.利用積極的情緒和興趣來激發學生對歷史的積極性。情緒和興趣在學習中對學生的學習效率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歷史教學中要重視學生的情感和態度,把學生對歷史的消極情緒通過各種教學環節來轉化成積極因素。興趣是引導學生對歷史知識進行主動探索的要素,教師要讓學生從枯燥的記憶中解脫出來,從直觀感受中獲得對歷史學科的興趣。通過借鑒歷史經驗來促使社會的不斷發展,這就是學習歷史的重要作用,歷史知識可以作用到現實生活中,這是歷史學科的社會功能,是其他學科不具備的功能。在教學中,教師要把歷史的這種社會功能運用到實際中,培養學生把歷史知識同現實相結合的能力。在讓學生進行問題分析時,教師可以利用當今社會的熱點問題進行命題的制定,讓學生進行分析,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
2.豐富課堂教學的方式,促進學生歷史思維的發展。教師在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科的興趣時,可以通過創設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思維的活躍性。如發揮直觀教具的功能,利用幻燈、投影、錄音、錄像等手段效果更佳。還可以加強知識的橫向聯系,橫向遷移。
三、啟發指導,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1.指導學生對歷史材料進行正確閱讀。只有養成正確的閱讀方法,在理解歷史知識和解決歷史問題時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質。教師要把正確的閱讀方法教給學生,使他們在對歷史問題進行分析時能做到事半功倍。在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時,最初教師要給學生列出閱讀提綱,使他們通過教師的引導來分清材料的重點,同時要提出一些有分析和思考價值的問題讓學生通過思考問題來促進他們思維的發展。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例如,在學習“二戰影響”時,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另外閱讀時要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此外,教師在引導學生閱讀歷史材料時,可以結合運用分析語文材料的方法,讓學生對材料進行總結和概括,把語文學科的方法遷移到歷史學科中,增加學科之間的聯系,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2.提高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不僅僅是記憶一些知識點,還要把歷史知識能運用到給出的各種問題情境中,通過歷史事件總結出的經驗來對社會現狀進行分析。這就要求學生要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能脫離教師的指導,獨立完成歷史題目的解答。在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的能力時,教師在學生遇到問題時不能把正確答案告訴他們,而是用簡單的問題來激發他們的思維,從簡單到復雜逐步解決問題。例如,在講“匈牙利共和國成立”這一課時,我先讓學生閱讀課文內容,讓他們發現問題并提出來,這時就有學生提出了如下問題:“社會民主黨與共產黨合并,為什么最終建立的是無產階級性質的匈牙利共和國?”問題提出來之后,我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通過討論得出了如下結論:因為社會民主黨主動提出來與共產黨合并,共產黨提出的條件之一就是要建匈牙利共和國。這種方式有效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他們能更認真地對所學內容進行閱讀,通過閱讀提出問題,讓學生在互相競爭的狀態中進行學習,能激發他們的思維創新性,使他們的獨立思考能力獲得提高。
總之,只有不斷發展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讓學生具備用歷史的眼光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運用到生活實際中。歷史教學能培養學生敏銳的分析力和觀察力,通過借鑒歷史的經驗教訓,學生可以分析和總結現實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有效的歷史教學能提高學生對社會現狀的分析能力,從而為他們走出校門、走向社會起到良好的作用。
(責編 田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