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青 劉永練 杜小峰
摘 要:在山體洞庫中,為了確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洞庫內存放設備的質量和長期在洞庫內工作的人員的健康,必須對建筑物進行防水、防滲、防潮和防結露處理。通過對在洞庫工程施工中遇到的問題進行探討,提出一些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洞庫;混凝土;裂縫;沙眼
中圖分類號:TV54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35(2014)14-0077-02
1 洞庫的潮濕問題
1.1 洞庫潮濕的原因
在山體洞庫和地下建筑中經常遇到的問題有外來滲漏水,鹽類物質析出,空氣潮濕、霉變和墻面凝露,這些都給工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自然因素:氣候、降雨、山體運動。
設計因素:規范的適時性、對地理環境的掌控程度。
施工因素:專業水平、經驗、敬業精神。
材料因素:針對性、質量、配套性。
使用因素:強震動、碰撞、通風設施等。
1.2 洞庫結構潮濕的原因
洞庫結構潮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①裂縫。由變形縫、施工縫、混凝土貫穿縫等造成的明水流出。②砂眼。鹽類物質不斷析出,二次膨脹破壞產生砂眼,山體水不斷析出。③濕差、溫差。墻面常產生大量凝露。洞庫潮濕問題會進一步表現為墻壁上的水珠、潮濕、霉斑、霉變、地上淌水和污濁氣體等。
2 洞庫潮濕問題的分析和解決
要解決山體洞庫外來滲漏水,鹽類物質析出,空氣潮濕、霉變和墻面凝露這些問題,就要針對不同的問題采用不同的方案予以解決。解決方法可分為以下兩個部分:①堵漏和防鹽。堵漏措施用于裂縫漏水、變形縫漏水和砂眼滲漏水問題的解決;防鹽措施用于密封鹽類物質析出問題的解決,并提高基面的抗壓、抗拉強度。②防凝露。防凝露用于山體洞庫的內部防凝露處理。
2.1 堵漏和防鹽
在山體洞庫和地下建筑中,漏水問題主要是由裂縫、變形縫和結構體上的砂眼造成的。裂縫是混凝土在水化固化過程中形成的;變形縫是在混凝土澆灌過程中考慮到混凝土的收縮和建筑的沉降,為避免破壞性裂縫的出現而設置的;施工縫是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每一工作班完成后在結構中留下的縫。在建筑物完工的初始階段,這些縫隙對建筑物的使用并不會造成影響,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山體的變化和使用過程中庫內器械的震動,山體內的微量腐蝕性介質,例如鹽類物質等,會沿著混凝土里邊的縫隙侵蝕結構。外來水先是以滴狀的形式滴入洞庫,久而久之,便形成水流。伴隨著季節的變化,這些裂縫的漏水程度和裂縫的寬度也在不斷地變化。
環境水中含有較多的硫酸根離子,這些硫酸根離子會與混凝土中的某些組分發生一次膨脹反應,即由氫氧化鈣變成硫酸鈣,最后造成混凝土的破壞。硫酸鈣繼而與水泥中的鋁酸三鈣發生反應,生成硫鋁三鈣,并產生了二次膨脹反應。反應的結果輕則鹽類物質析出,使得混凝土結構疏松,重則造成混凝土脹裂,甚至會導致結構徹底崩毀。
結構上的砂眼是造成山體洞庫和地下建筑滲漏水的另一個主要原因。這些部位沒有明顯的裂縫,但這些部位的內部結構疏松,容易形成大面積的滴水。
對于裂縫、變形縫和砂眼等問題,可以選用注入型防水產品,并通過注漿密封的方法來解決。施工時,盡量在縫隙兩側交替錯開鉆孔,孔間距保持在10~20 cm之間,鉆孔深度以不破壞混凝土后的防水材料為限,鉆孔方向與施工表面呈45°角。注入頭的排列位置由裂縫的走向決定,孔洞的直徑要根據所用注頭的大小而定。注入時可使用常規注入設備,例如手動泵等,注入順序應自下而上。注頭取出后,使用速凝水泥密封處理鉆孔口。
2.2 防凝露措施
由于洞庫工程在山區,且相對海拔較高,因此在雨后,洞外經常大霧彌漫,致使洞庫外部的潮氣不斷滲入。潮氣的不斷深入會使洞庫內的空氣濕度過大,加上洞體里外的溫差較大,導致了洞庫內結露現象的出現。結露現象對構筑物、各種設備和人的危害是巨大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①破壞構筑物。由于構筑物長期處于潮濕的環境中,構筑物內的墻面涂料、吊頂、照明燈具、通風管道等容易發霉、變質。②發霉不僅會使墻面出現污斑,而且還會傳染真菌性疾病,使房間的衛生條件惡化,進而會嚴重危害人體健康。③加快建筑物中的設施和金屬物品的銹蝕,進而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
為了有效解決洞庫內的結露現象,可以在洞庫內使用防霉涂料,具體的施工順序為:墻面檢查→墻面清理→刮膩子→打磨→刷防霉底漆→刷防霉面漆→清理。
墻面清理。清潔基層有利于涂料的黏結,因此要將基層表面的分離浮漿、塵土、油污等清除干凈,將硬化不良、分離脫殼的空鼓部分全部鏟除,并用水泥砂漿進行修補。如果要清理舊墻面,則應該用鏟刀或鋼刷清除霉斑和污物,然后用熱水沖洗,并用質量分數為5%的堿水揩擦,最后用清水漂洗。在處理含有霉菌的舊墻面時必須做到一絲不茍,以免留下霉菌隱患。由于霉菌的生命力較強,鏟除霉斑后,其基底仍有可能留有霉菌的殘余,因此必須將其清除干凈,以保持涂面基底的清潔,防止霉菌繼續在基底處蔓延生產。一般殺菌處理用質量分數為7%~10%的磷酸三鈉水溶液涂刷一兩遍,就能起到殺菌作用。
用抗開裂柔性耐水膩子批刮三道。施工時將攪勻的膩子在托板上進行刮涂,先上后下,膩子干后用砂紙打磨,不能磨出波浪形,也不能留下明顯磨痕,打磨完畢后掃去浮灰。
涂刷防霉底漆。將攪勻的底漆用滾筒均勻涂刷一遍,要注意的是,不要漏刷,也不要刷得過厚而造成流掛現象。底漆料干后,如果有必要,可進行局部補膩子,干后砂平,然后再補刷一遍底漆。
第二次涂刷防霉面漆,此時要注意以下幾點:①用長毛滾筒把攪勻的面漆均勻涂刷一遍,同樣要注意不要漏滾,也不要滾得過厚。滾涂面紋路必須保持均勻、一致,也可用無氣噴涂。②派專人值班看護,防止他人摸碰、靠墻或放置任何工具,以免面層出現破損。③對施工中遺留下的垃圾、紙帶等物體進行清理,并對成品進行保護。
還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來解決庫洞內的結露問題,包括:①在洞庫的出入口設置較密閉的大門,減少大霧與洞內空氣的流動。可以增加進出入洞的小門的轉彎次數,進而減少內外空氣的直接對流。②在洞口增設除濕機,以去除洞內的濕氣,防止結露現象的出現。同時,利用通風設備將洞內設備產生的熱空氣及時排除,減少洞內外的溫差。③在洞口一定范圍內的洞墻下設置坡向洞外的、坡度較大的排水溝,及時排除結露生成的水。
3 結束語
通過以上措施,在建的洞體工程經過施工后一年的實踐檢驗,發現其效果達到了防水、防滲、防霉和防結露的基本要求。
〔編輯:王霞〕
Abstract: In the mountain caves,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 use of the building, health and long-term personnel working in the cave on the quality of the hole library to store the equipment, the building must be waterproof, impervious, moisture-proof and anti-condensation deal with. Through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ibrary cave to explore, make som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
Key words: caves; concrete; crack; trach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