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媒體發展迅速,新媒體層出不窮,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與發展成為社會發展的必然因素,隨之,影視藝術專業在全國各高校遍地開花。本文以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廣播電視編導專業為例,結合學生作品的傳播現狀,整合全媒體語境下學生電影短片的傳播方式,力求為學生電影短片建立優秀的傳播平臺。根據新舊媒體的特點與優勢,拓寬學生電影短片的受眾渠道。通過良好的傳播方式,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營造創作氛圍,為良性循環的創作環境提供客觀保證。
關鍵詞:學生電影短片;傳播方式;媒體特征
1 傳媒科學學院學生電影短片傳播的現狀分析
(1)傳統播出平臺——以電視欄目《我愛拍電影》為例。《我愛拍電影》是長春長影頻道的一檔電視欄目,其收集社會上的微電影、短片電影,然后在統一播出。傳媒學院的部分學生電影短片作品都參加了這檔節目,但是由于長影頻道覆蓋率以及收視率不理想,導致《我愛拍電影》這檔電視欄目收視率沒有得到預期的傳播效果,同時也沒有得到好的受眾反應。而且傳統播出平臺要符合國家廣電總局相關規范,導致學生電影短片作品的創作主題、創作方式受到傳統媒體的限制。
(2)網絡播出平臺。我國現有很多網絡視頻分享網站。例如,優酷網、56網、土豆網等通過其視頻內容吸引大量用戶。傳媒學院學生作品大部分都在網上進行傳播。例如,《野草瘋長》,在優酷視頻網站進行傳播,從2012年12月上傳至2013年4月,視頻點擊率已經破十萬。雖然點擊率已經能夠作為作品很好宣傳的特征,但是作品一旦上傳到網絡視頻分享網站,還存在一個視頻版權的問題,并不適合學生簡單的社會經驗來處理有關法律相關的問題。
(3)移動媒體平臺。隨著中國國內手機用戶總量不斷增加,使得我國移動媒體平臺也在逐漸發展、成熟。傳媒學院作品《一分鐘試驗片系列》在移動媒體平臺進行傳播,作為手機短片試驗片系列,適合移動媒體平臺特點,占用網絡傳輸數據小,并且能夠暢通的觀看視頻。但是現階段,隨著智能手機的改革發展,社會媒體APP使用率增加。人們使用網頁的社交媒體用戶數量實際上減少了,這就使得我們要另辟蹊徑,選擇更加適合時代發展的傳播途徑。
(4)學生電影短片賽事。傳媒學院學生作品獲“科訊杯”獎比較多,但是由于大賽自身的影響力,以及大賽對參賽作品的要求,不能夠將所有的學生作品進行傳播,導致部分沒有信心的學生作品和不符合參賽作品要求的學生練習作品沒有得到好的傳播平臺,更沒有收到受眾的反饋信息,使學生創作進入不良的循環。
2 學生電影短片與傳統院線聯合——以09級17.5影院“聯創影展”為例
學生電影短片以互聯網等新媒體作為播放平臺是它的一大特征,但如今也有部分學生電影短片走向傳統院線。學生電影短片作品相對于傳統電影存在著很多弱勢。例如,制作人員經驗不足、水平不高、版權與內容的監管力度不夠、宣傳與包裝資金不足等問題。而中國的影院,在經過長期發展具有雄厚的經濟基礎,基礎設施完善,影院長期積累的品牌效應,和強大的觀眾基礎。因而傳統電影與短片電影不是新事物取代舊事物的關系,而是相互融合,長期發展共存的關系。
2012年11月,傳媒科學學院2009級本科生畢業聯合創作作品系列影展在長春市17.5影城中東店進行播放,采取了新媒體創作的新模式,采用4部短片電影進行展播。不僅有力的擴大了教學成果的影響力,而且把學生電影短片從單純的播出與分享的方向,轉向到適應更大的影院平臺,來檢驗學生作品的質量以及學生創作的獨特性,學生電影短片給傳統影院、院線注入了一股新鮮的血液。在傳媒學院2009級學生影展過程中,專家老師對現階段學生作品創作的方式與技術給予了肯定,同時對學生聯合創作這種創作方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與學術的研究方向。創作的2009級同學們不僅僅認識到了自身創作的弱點,同時也給自己以后的創作得到了良好的回饋,在以后創作中會避免曾經出過的差錯與紕漏。通過2009級本科生影展,也給09級的學弟學妹們起到了良好的榜樣作用,保證了學生創作良好的循環以及更加積極的創作動力。
3 構建學生自己的視頻交流網站并且擁有智能手機客戶端
現有的視頻網站包括視頻、原創和微欄目模塊,主要以短片為主,有拍客趣聞、原創短片等,多是國內近500位優秀新銳導演的作品熱播平臺,而能夠登上首頁讓大家看到的普通類導演短片卻寥寥無幾。這足以看到有一定知名度或得過獎項的創作團隊登上視頻首頁不是難事,但是對于大部分學生團隊來說,想要登上這樣的視頻網站的宣傳首頁簡直是難上加難。同時,視頻網站存在版權等問題,導致學生作品傳播效果不好。
由于以上問題的出現,我們試圖建造一個專屬于學生的視頻網站,視頻網站最初可以依托于校內信息平臺,作為孵化基地,隨后慢慢推出。當技術成熟時,進而建立一個完整的視頻分享網站。我們學生作品的版權不再受限制,宣傳海報可以在首頁不斷重復滾動播出,不受大導演或影視劇海報的影響,只是屬于學生作品自己的優秀的傳播平臺。同時,在有一定的受眾群時,我們通過學校力量、老師的力量、學生組織、學生社團的力量來將有此專業的學校聯合起來,把他們學校的學生作品加入到我們的視頻網站中,而且可以學生們彼此交流,學生創作彼此借鑒,還不受版權控制。同時,視頻網站建立起來,必定會有商家關注,至此,我們可以在網站附貼商家廣告,能夠獲取資金,保證視頻網站各方面順利運行,并且,也對學生創作提供資金保證,激發了學生的創作熱情,還維持了學生創作的良好循環條件。同時,開發手機智能軟件APP。通過艾媒咨詢的調查數據,中國智能手機用戶不斷增加,并且在智能手機用戶中大學生使用比例占去了重要的比例。由此可見,為了符合社會科技發展,開發手機客戶端APP,能夠更加有效地將學生作品傳播,同時以供用戶相互溝通,相互交流。通過第一節對現有的學生作品傳播方式的整理與分析,總結出兩種現在缺乏的、適合學生作品的特點并且屬于學生自己的傳播方式。即通過和傳統院線結合,增加作品影響力,也能使學生電影短片作品能夠適應社會發展。第二是創建學生自己的視頻交流網站以及開發智能手機客戶端,使學生擁有自己的傳播平臺,能夠自主掌握管理能力,不再受視頻網站版權限制,更加適合了學生電影短片特點。希望通過本文研究分析,能夠在未來的學生影視作品傳播方式方面能夠有所幫助,共同建立屬于學生自己的傳播平臺。
在現今的全媒體語境下,正是學生短片作品利用傳播平臺進行傳播的契機,希望能夠借助媒體的發展,抓住發展機會,積極和社會結合,使得學生短片作品能夠被更多的受眾看到,也能夠激發創作者的創作熱情,還能夠使學生電影短片進行良好的創作循環體系。
參考文獻:
[1] 韓小磊.電影導演藝術教程[M].中國電影出版社,2009.
[2] 王稼之.論影視藝術創作人才培養的理論和實踐[M].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9.
[3] 高福安,宋培義.影視劇制片管理基礎[M].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6.
[4] 包國強.媒介營銷——理論 方法 案例[M].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
作者簡介:韓淵源,2013級碩士研究生,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戲劇與影視學專業,研究方向:制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