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案作為一個時代的文化和審美符號,它既象征著傳統地域文化和民族精神,又是民族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探討了以中國為主的各地服飾圖案及文化背后的寓意。傳統服飾圖案是一種視覺符號,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不同國家的傳統和習俗,代表著人們對神靈的崇敬之情,人們的愿望以及美好祈盼。作為視覺符號的傳統服飾圖案,其背后的文化內涵值得我們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圖案;符號;象征;寓意;文化
圖案作為一個時代文化和審美的符號,它有著特殊的、與眾不同的意義。視覺符號學是研究符號意義的文化科學研究,包括了所有涉及信號符、密碼、古文明記號、手語以及文字符的科學。現代符號學以文化為研究范圍,主要包括神話分析、話語分析、藝術符號學、民俗學、人類學等。由于符號學范圍比較廣泛,所以本文只取“圖案”作為研究對象。廣義上圖案的含義是指在結構造型、整體色彩、紋樣等方面的構思,并在多種條件的制約下,最后繪制成的圖案。狹義上則指器物上的裝飾紋樣。然而圖案背后的內涵和寓意是對時代現狀的反映,受到社會各方面的影響,如政治、經濟、道德、倫理等方面。
服飾圖案是指在服裝上做各種裝飾后產生的圖案。最初原始人在沒有發明布料做衣服的時候,就已經知道裝飾身體。例如,紋身、涂粉,用樹葉遮羞御寒,用礦物染料涂抹全身和臉,這就是人類最早的人體裝飾圖形。隨著人類文明的進一步發展,人類服飾已從最原始遮體保暖的基本需求演化成能代表該時期文化現象和寓意的功能。服裝圖案裝飾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反映著當時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發展狀況,反映了人們風俗、習慣、愛好、時尚和理想,反映了科學文化的進步和發展。服飾圖案具有兩個方面的特點,一是民族的特性。二是在歷史發展中各民族間的變化流通和碰撞所產生的圖形共性。服飾圖案是表現區別民族文化與審美差異,甚至是時代標記的重要構成因素。對美的追求是人類共同的特性,世界各國都有著代表自身文化底蘊的服飾文化。同時世界各地的文化差異在圖案上更加突出和明顯,這樣鮮明的民族個性使得傳統服飾圖案充滿朝氣和活力。服飾圖案主要可分為四個類別,傳統、流行、具象和抽象圖案。本文主要以研究傳統服飾圖案為主,包括中國傳統紋樣、古希臘傳統圖案、美洲民族圖案、東南亞和印度傳統圖案、日本友禪圖案。
1 中國傳統紋樣
中國傳統紋樣的代表有回龜紋、菱形紋和云雷紋等抽象化樣式。戰國時期云氣紋盛行,并成了經典的圖案樣式。在唐朝時期不僅有賦予寓意的龍鳳,還有具有真實感的花草圖案,其中團花紋、纏枝紋體現了唐朝時期偏愛圓潤、飽滿圖形的審美意識。中國青銅器圖案象征著中國龍、鳳、人物、饕餮等,在現實中是人們的精神支柱,是保護死者的英靈。它反映著該時期人們美學的觀念、宗教意識和社會形態。隨著織造技藝和刺繡工藝的進一步發展,圖案的內容、布局與風格變得更加豐富多樣。
(1)纏枝花圖案。纏枝花圖案指以各種花草為主題,枝葉和根莖呈波浪形、渦旋形或S形,用波狀弧線條來切圓,用以裝飾各種樣式的花卉,在波浪形狀的枝葉和根莖上用繁茂的葉子來填充,形成最后排列有序的、花繁葉茂的纏枝花圖案。因纏枝花圖案的根莖構造帶有鮮明的延續性,所以它又有象征“生生不息”的美好寓意。根據記載,纏枝花最早在中亞和西亞有著非凡的影響力,到明朝成了最受歡迎的圖案樣式。現代服飾設計中纏枝花圖案被廣泛采用,并受到了愛美女性的歡迎。
(2)卷草圖案。卷草圖案由葡萄、石榴、忍冬等紋樣構成,因為卷草圖案在唐朝大為流行,所以又稱為“唐草”。其構成是延伸到左右或上下的花卉圖案,植物枝莖線條卷曲,形態呈現波浪狀,故而被喻為卷草。阿拉伯藤蔓紋樣與卷草有相似的特點,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卷草圖案。卷草圖案線條流暢,它柔中帶剛的特征也是在世界范圍內盛行的原因,后來被大范圍的運用在服飾圖案設計中。
(3)團花圖案。柔美精致的花卉紋樣,華美有致的格局構成了團花圖案。整個圖案成球狀是團花圖案的突出特點。其元素為有著美好寓意,象征吉祥的四季植物、飛鳥蟲魚、龍鳳等組成。從流傳下來的服飾中可以看出當時的團花圖案被廣泛應用于服裝中,到現在成了帶有中國特色的傳統服飾經典紋樣。
(4)吉祥圖案。要領會吉祥圖案豐富文化的關鍵信息點在于圖案深刻的寓意、話語的諧音、表達的含蓄、顏色以及紋樣的喜慶。在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圖案樣式有富有神話寓意的龍鳳、云紋,還有代表 “連年有余” 的鯉魚造型、代表的“喜上眉梢”的喜鵲、梅花等造型,更有借用傳統圖案表達出人們的真切的愿望和對未來的美好祈盼。例如,“雙鳳朝陽”、“梅蘭竹菊”、“ 八寶如意”等。
2 古希臘傳統圖案
古希臘傳統圖案的構成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其圖案在掌狀葉的基礎上進行裝飾和多種變形,小到陶器物品上的裝飾,大到寺廟的天花板都有體現自身傳統圖案,希臘人用裝飾掌狀葉的忍冬花、金銀花圖案組成花飾。各類英雄人物、神話也成為裝飾藝術中的特征之一。
3 美洲民族圖案
美洲民族圖案非常獨特,經常與宗教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用太陽神、美洲豹、虎頭、人身、鷹爪、人形、魚紋、猴紋、植物圖形來裝飾。
4 東南亞和印度傳統圖案
(1)佩茲利圖案。佩茲利圖案最具特色的就是果實累累的渦旋造型紋樣,寓意吉祥美好,延綿不斷。它的創作原型來自生長在當地的藤本類植物。
(2)印度紗麗圖案。最具傳統特色的服飾為帶有印度紗麗圖案的女性服裝,它是無須針線縫制的裹裝。紗麗圖案是獨立于主圖案的設計,由主紋樣和側邊紋樣構成。邊飾紋樣圍繞主紋樣從密至疏進行裝飾。它主題豐富多樣、色彩鮮艷,豐富華美且具有一定的秩序性。
(3)東南亞蠟防圖案。蠟防又叫蠟染,是一種手工印染布。由于曾是宮廷專屬使用物品,流傳至今的蠟防圖案藝術效果更加精美。東南亞蠟防圖案的構成元素多以植物和動物紋為主,色彩明亮,圖案精致,整體渲染出一種植物茂盛、動物靈動多姿,帶有民族特色的裝飾圖案。
5 日本友禪圖案
友禪圖案由一系列的植物圖案構成。例如,具有代表性的櫻花、蘭草、竹葉、牡丹等。同時與各類器物、幾何紋樣綜合并進行設計和描繪。由于古代中國對古代日本各方面的影響較為深遠,由此友禪圖案的起源和發展也直接或間接受到中國禪宗美學思想的影響和滲透。友禪圖案體現了當時日本民族的審美情趣及民族文化意識。“空寂”作為日本特有的美學意識,它體現了日本民族深刻的人生感悟,從感嘆生命的短暫,到之后對生命的珍惜和由衷的喜悅。友禪圖案作為日本民族的代表圖案,它不但把各種民族情感有機地融合而且還細膩地表現出造型與色彩的完美統一。
人類的服飾文化經過漫長的發展和滋潤,不斷地融合各地方、各民族文化的精華,其形式和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包羅萬象了。服飾文化是人類藝術文化的寶藏,是人類無可代替的精神財富。傳統服飾圖案更是一個視覺符號,它代表著不同時代的文化,代表著各個國家的傳統和習俗,代表著人們對神靈的崇敬之情,代表著人們的愿望以及美好祈盼。傳統服飾圖案當中有很多的元素值得我們學習和研究,要學習的不僅只有圖案紋樣,更重要的是背后的文化內涵。傳統服飾圖案作為一種視覺符號,其內容形式和文化寓意是值得我們關注的。
參考文獻:
[1] 趙鑫珊.人和符號[M].上海:文匯出版社,2011.
[2] 汪芳.服飾圖案設計[M].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彭程程,福建師范大學美術學院2012級藝術設計碩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