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曉麗
初夏,武科大敞亮的大學生創業基地里,大三學生鎮小龍眉頭緊鎖,緊盯著電腦上的公司銷售行情。去年四月,他注冊成立了大學盟武漢貿易有限公司,目前營業額已達200多萬,吸納了100多個在校大學生兼職。他介紹說:“很多同學朋友在我的帶動下開始了創業。還有很多深圳、上海、宜昌的年輕人對我的營銷理念感興趣,專程到學校找我取經。”
鎮小龍的經歷,是武科大大力扶持學生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模式的生動縮影。武漢科技大學黨委副書記孫國勝說:“從2008年實施創業培訓以來,已經為1000多個大學生插上了創業的翅膀,這些大學生在實現自我就業的同時,帶動了他人就業,發揮了倍增效應。”
創業典型扶持創業
近三年,武科大培育出兩位全國知名的學生千萬富翁——“內衣大王”解礫、“盆栽小胖”付文杰。他們創業成功后,扶持大學生創業、吸納大學生就業,積極踐行企業的社會責任,回報學校及社會。
解礫是武科大行政管理專業2011屆碩士畢業生。這個電子商務領域的奇才,在校讀書期間,就創辦了純派生活武漢科技有限公司,兩年時間,利用電子商務平臺實現了3742萬元的銷售額,創同行業之最。畢業前夕,他的公司被紅桃K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1200萬元并購,他也成為紅桃K集團史上最年輕的常務副總裁。
創業走上正軌,解礫首先想到的是“反哺”學校的師弟師妹。2010年7月,公司實施大學生創業實習扶持計劃,無償對武科大15名大學生進行創業實踐培訓。同年9月,解礫公司首批投資50萬元創立了純派基金,用于無償資助大學生創業。第一批共計扶持5個創業團隊,給予全額承擔房租、現金注資、墊款墊貨、指導經營。曾經的被扶持者,很多已經成長為企業主、創業標兵。
解礫所在的紅桃K集團電子商務公司還先后與4家高校建立校企合作基地,幫助吸納近千名學生在崗進行創業見習實訓;每年大約17%的崗位用于定向招收應屆畢業生;電子商務公司每年在寒暑假期間拿出100個崗位用以進行“明日之星”帶薪實習計劃;每年贊助各類有影響力的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數十場次。
作為湖北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導師,解礫說:“創業路上,學校、老師給了我很多幫助。對此,我一直感恩在心。我內心一直有一種深深的社會責任感,就是要讓成功的模式惠及更多人,讓更多的大學生成功。”中組部副部長、人社部部長尹蔚民得知解礫的創業事跡后,感慨道:“解礫自己創業成功帶動周圍同學,值得學習和推介。”
武漢莘莘夢想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科大車輛工程2012屆畢業生王逸博當年就是在解礫創業事跡的感召下,踏上創業征途的。王逸博說:“解礫是我創業的領路人,在我對電子商務一無所知的情況下,他邀請我帶團隊到公司實習,從營銷、倉儲、美工、客服經驗,到行業內的人脈關系都毫無保留地與我分享。”王逸博表示,創業成功以后,也要像解礫那樣反哺社會,尤其是對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他說:“這才是創業背后更好的作為。”
“武科大是一塊創業的沃土。”湖北省十佳創業標兵、坐擁5家公司的時代俊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武科大金屬材料工程專業2014屆畢業生付文杰,常常稱贊母校。雖然工作很忙,但他還是經常回到母校,向老師匯報公司近況,聽聽創業指導老師的發展建議。他說,是創業提高了他的就業質量。“沒有武科大,我不可能有今天。如果不創業,我可能就是到某個鋼廠當個工人。”飲水思源,感恩母校的他,還未畢業,就吸納了30名大學生到公司就業。付文杰還經常回母校參加大學生創業沙龍,用自己的親身經歷,給學弟學妹指路。
市場營銷專業2012級學生付沛就是在付文杰的扶持下,創建起科達星大學生創業團隊的。付沛說,從擺地攤賣盆栽起家,草根付文杰的成功案例,催生了一大批大學生心底的創業幼芽,再加上政府、學校扶持政策的陽光雨露,大學生創業能開花結果已不是遙不可及的神話。
創業實訓面授秘籍
5月中旬,武科大第二期創業實訓班剛剛結業,武漢吉福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蕭陵峰、湖北發明協會理事梁宏、世華集團人力資源師梅錦清、武漢十佳創業導師張福宏等創業導師圍繞如何識別創業機會、撰寫商業計劃書、開店選址、營銷推廣等內容,對150名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進行了系統培訓。培訓結束后,近一半的學生向學校遞交了創業計劃書。在學校創業場地、資金的扶持下,短短一個月,已有7個團隊在國家工商部門注冊了公司,還有5個團隊正在準備注冊。
目前,武科大創新創業氛圍非常濃厚。學生們紛紛結合自己的專業特長,開公司辦企業,學以致用。就業指導中心主任張惠麗說,學校特別鼓勵學生將專業優勢和社會需求相結合,進行創業,一些獲得過專利、在各類科技競賽中獲過獎、又有創業意愿的學生,成為學校重點關注的對象。
機械工程專業2013屆畢業生李恒在校讀大三時,受建筑工地揚塵的啟發,發明了高空噴淋降塵系統,可讓建筑工地24小時不間斷地下毛毛雨,達到降塵防霾的效果。系統研發成功后,李恒申請了國家技術專利。在李恒為賣掉專利還是拿專利開公司之間游移不定的時候,學校創業指導中心及時引導,幫助李恒注冊了毳雨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公司成立一年多,該系統已售出數十套,年收入近100萬元。
今年5月,信息學院自動化專業大三學生劉友才在湖北省“創青春”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中,設計的作品《航拍》,用遙控器控制空中拍攝,虛擬組建武漢飛宇有限責任公司,獲得金獎。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主動與劉友才聯系,鼓勵其大膽創業。
“自己一個學生還能開公司?”作為一個家境并不寬裕的農村孩子,劉友才不敢相信自己還有這樣一個宏大的未來。在創業導師一對一的指導下,劉友才把理論變現,設計出了一種實體“航拍器”,將應用于旅游、影視、空中環境監測、軍情監測,將來還可運用到無人機、空中灑水去霧霾、定點投放物體等領域。最近,他正為注冊公司忙碌著。
武科大還有很多大學生在創業路上積極探索,大學生創業基地就有46個校內項目在運營。計算機系大三學生唐詞偉成立了“武漢江城時空電子商務公司”,建立一家網絡銷售平臺“科大商城”,打造大學生生活服務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大三學生袁知輝成立了武漢酷酷龍科技有限公司,做APP應用與開發;機械學院大二學生黃青設計了一款自動停車入位裝置,正準備注冊公司;汽車學院大三學生田萬平想開辦一家二手車交易公司……大學生們為夢想打拼,創業熱情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