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動資主動資產管理時代開啟 打造價值領先的銀行
《銀行家》研究中心
在我國以銀行業為主導的金融體系下,銀行的改革舉足輕重。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的要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的作用,對于銀行來說就得改革當前體制,建立起有效的市場定價機制,造就能夠自主經營、獨自承擔經營風險的銀行主體,形成有效的市場競爭機制。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金融資源優化配置及降低整個金融體系之風險。
過去一年,從利率市場化的推進,對影子銀行的治理,到127號文、140號文的出臺,對銀行業未來影響深遠。這一系列的改革,使得銀行依賴傳統的業務模式變得不可持續,銀行必須進行轉型,從存貸款為王的時代轉到優化資產結構、推動銀行精細化管理的主動資產管理時代,打造價值領先的銀行。
從宏觀環境來說,傳統增長動力衰減、人口紅利減小、產能過剩突出、房地產市場面臨調整、地方債務和影子銀行風險積聚,也為銀行轉型增添了種種困難。然而隨著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和農業現代化步伐加快,社會融資總量將保持中高速增長,這為銀行發展提供了很大的增量空間。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技術的蓬勃發展,為銀行創新業務模式、提升管理精細化水平等創造了有利條件。主動資產管理時代的開啟,為銀行加快構建跨市場、多領域、多界面的大資管平臺提供了良好機遇。
利率市場化進程加速促進同業業務規范發展
利率市場化是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的核心工作之一。十八屆三中全會對中國未來全面深化改革進行了系統性和全局性的戰略部署,金融市場體系完善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一個重大組成部分。利率市場化是國內金融要素市場改革最為核心的任務,是金融市場發揮資源配置決定性功能的基礎,利率市場化已經進入了攻堅階段。
中國正在以更快的速度推進利率市場化。央行宣布自2013年7月20日起全面放開金融機構貸款利率管制,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再邁出實質性一步。2014年兩會期間,周小川行長指出,中國存款利率市場化可能將在未來一兩年內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被認為是利率市場化最后和最關鍵的環節,從國際經驗看一般都經歷較長的時間,美國和日本經歷了近10年的時間。中國可能在未來一兩年內就實現存款利率市場化,反映了中國金融管理當局對加快利率市場化的巨大決心,利率市場化進程將加速。
近年來,互聯網金融、影子銀行體系等金融創新蓬勃發展,金融脫媒日益明顯,逐步形成了銀行體系之內和銀行體系之外的資金定價體系,同時,由于同業業務的高速發展,在銀行體系內部甚至也存在不同的資金價格。同業業務、互聯網金融以及影子銀行體系等對利率市場化形成了重大的倒逼機制,加速利率市場化進程實際上也是順應金融創新以及多元化融資體系發展的要求。
在商業銀行的正常經營過程中,同業業務作為銀行之間資金調配與頭寸平衡的主要手段在銀行體系內具有基礎性的作用。同時,在利率市場化的進程中,由于存貸款利差仍然存在,且是商業銀行主要的盈利基礎,銀行間市場與信貸市場之間的資金價格利差亦成為商業銀行推進同業業務發展的利益基礎。甚至,由于貸款利率已經基本市場化,同業業務成為攫取超額利潤的重要手段,其初始的資金調撥與頭寸平衡的基本功能讓位于盈利功能。
近幾年來,同業業務發展速度極其迅猛,呈現出了幾大特征:一是同業業務成為銀行資產負債、期限配置以及盈利的重要手段,其在較短時間內將成為商業銀行的重要業務之一。二是盈利性較好,同業業務利用了信貸資產稀缺性和貸款利率市場化,通過變相地騰挪信貸資源,獲得了信貸空間與利差,進而實現了較好的盈利。三是逐步改變了金融體系的內在關聯性,不同行業及市場的金融機構資產負債表之間的關聯性都在提升。四是對金融基礎設施提出了更高要求,例如在期限配置和收益率配置上要求建立更大規模、更具流動性的批發性資金市場。五是創新水平不斷提升,不管是規避監管的創新還是提升收入及利潤率的創新,可謂層出不窮、前赴后繼。
以買入返售為例,該產品是最近發展起來的最為重要的同業業務。買入返售實際上是以資產為依托向交易對方融出資金,而相關資產并不真正轉移,目的是獲取利率市場化條件下資金價格“雙軌”而產生的利差收入。買入返售業務的四個核心優勢包括:一是資本占用和風險撥備少,部分銀行甚至沒有對此業務的風險撥備;二是在貸款利率市場化下,收益率趨高;三是一般通過第三方擔保或“抽屜暗保”方式來獲得更高信用或隱匿風險;四是監管要求較低。但是,由于不是以資產的真實轉移為目的,買入返售很大意義上是在為銀行的期限錯配、收益率錯配和資產結構扭曲等進行資金融通,同時,買入返售業務提高了銀行資產負債表之間的內在關聯性,可能存在重大的傳染風險甚至系統性風險。一定意義上,以買入返售為代表的新興同業業務是利率市場化過程中的套利行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同時又具有一定的風險性。
在利率市場化等改革的進程中,促進并規范同業業務的發展,全面深化改革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成為重大的改革任務。5月16日,央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和外管局聯合出臺了《關于規范金融機構同業業務發展的通知》(127號文),對同業業務進行了清晰的界定并出臺了較為系統全面的發展規范舉措,是全面深化改革和利率市場化加速推進下同業業務規范發展的制度基礎。
認識價值領先的銀行
利率市場化的根本動能來源于金融機構本身提高資本回報的需求,決定著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探索。市場對于銀行有一套成熟的評價體系,涵蓋了盈利能力、風險狀況、管理水平等各方面指標,但其中最重要的還是ROE(凈資產收益率/資本收益率),它全面反映了銀行的綜合經營管理能力,體現了股東的投資回報水平。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說,資本的價格就是銀行的價值;能否給資本帶來足夠的回報,決定了銀行是否有價值。銀行價值方程式為:資本回報率=息差×資產周轉率×杠桿率。商業銀行要想提高自身價值,需要從息差、資產周轉率以及杠桿率三個方面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