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獲試點扶持
財政部近日發布的《關于延續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稅優惠政策的通知》明確,在2017年12月31日前,免征圖書批發、零售環節增值稅。同時,財政部辦公廳和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辦公廳近日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實體書店扶持試點工作的通知》,決定對北京、上海、南京、杭州等12個試點城市開展實體書店扶持試點,56家實體書店共計獲得9000萬元中央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來源:《光明日報》)
首次全國美術館藏品普查啟動
文化部1月16日在京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全面開展全國美術館藏品普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首次針對國有美術館藏品進行普查。本次普查工作從2013年3月開始,到2016年12月31日結束。
據介紹,“國家美術收藏工程”的主要內容,包括國家美術藏品的普查和國家美術藏品檔案及數據庫建設,國家美術收藏規劃的研究制定,國家美術藏品的保護修復、展覽推廣和研究扶持計劃,以及國家美術收藏相關政策和法規的研究制定工作等。其中,開展國家美術藏品普查,摸清家底,對已有的國家美術藏品資源有清晰的了解和科學的分析,是重要的基礎工作。
國家美術藏品資源的普查工作首先將從國有美術館藏品普查入手,并逐步擴展到其他類型的美術收藏單位。為了保證普查工作的質量,本次普查將實行美術館自行審查、省級普查工作機構審查、國家普查工作機構復查和驗收的三級審核機制。(來源:《人民日報》)
廣東將設立若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
為更好搶救珍稀瀕危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廣東擬將在廣府地區、潮汕地區、少數民族地區設立若干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廣東省文化工作會議1月21日在廣州舉行,廣東省文化廳廳長方健宏在會議上作上述表示。
方健宏稱,廣東將加快全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基礎設施建設,加大對非遺立法性、搶救性、整體性和生產性保護的工作力度,爭取在廣府地區、潮汕地區、少數民族地區設立若干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廣東還將制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管理辦法,推進廣東非遺數據庫建設。(來源:中國新聞網)
“2013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揭曉
由光明日報社主辦的“2013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結果1月18日在京揭曉,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張宇,北京光線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總裁王長田,萬達集團董事長王健林等十位文化產業界杰出人士獲此殊榮。
同時當選“2013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的還有:西安大唐西市文化產業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呂建中,科大訊飛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裁劉慶峰,中國文化產業協會會長張斌,上海世紀出版集團總裁陳昕,四達時代集團董事長龐新星,浙江華策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依芳,中南出版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龔曙光。
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安徽再芬黃梅藝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韓再芬等20人獲得提名獎。
光明日報總編輯何東平表示,“中國文化產業年度人物”推選活動通過盤點一年來文化產業發展的標志性事件、聚焦文化產業內的重要人物,為文化產業人士搭建了一個交流溝通的平臺。(來源:人民網)
中國微博用戶規模下降2783萬人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1月16日發布的《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調查統計報告》顯示,2013年,微博、社交網站、及論壇等互聯網應用使用率均下降,其中,微博相比2012年底其用戶規模下降2783萬人,而整體即時通信用戶規模在移動端的推動下提升至5.32億,較2012年底增長6440萬,使用率高達86.2%,繼續保持第一的地位。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執行主任李曉東說,移動即時通信發展迅速的原因一方面是與手機通信的契合度較大,另一方面是在社交關系的基礎之上,增加了信息分享、支付、游戲等應用,極大限度地提升了用戶粘性。
此外,隨著3G發展和4G的推出,網絡基礎逐步完善,上網成本也隨之下降,一些高流量應用的使用率節節攀升。截至2013年12月,中國手機端在線收看或下載視頻的用戶數為2.47億,與2012年底相比增長了1.12億人,增長率高達83.8%,已躍升至移動互聯網第五大應用。( 來源:中國文化傳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