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復新

各責任單位扎實推進15項規定的貫徹執行,并取得階段性成效,《規定》明確的2013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圓滿收官。
經清理規范,省政府各部門減少各類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107項,保留38項。
2013年4月,貴州省政府出臺《關于提高行政效能的若干規定》(下稱《規定》)之后。一場旨在進一步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提高政府工作推進力、執行力和公信力的“效能革命”在全省政府系統迅速掀起。
近期,為深入了解《規定》的實施情況及成效,省政府督查室結合2013年度省直目標績效現場考評,赴66家省直相關單位開展重點督查。結果顯示:各責任單位充分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均扎實推進15項規定的貫徹執行,并取得階段性成效,《規定》明確的2013年度重點工作任務圓滿收官。
行政審批“瘦身”增效
全省各級政府部門按照《規定》減少行政審批事項、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減少行政支出的“三減”工作要求,出實招、求實效,用大量數據說話,成績斐然。
在“減政”上,省級行使的行政許可事項已由2013年初的357項減少到298項,非行政許可事項由89項減少到29項。除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等重大項目外,省發改委已將不涉及政府資金的社會投資項目全部由審批改為核準或備案。
省政府法制辦制定了省級行政管理權限下放貴安新區、3個開發區的具體目錄(共88項),已經省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審核同意。省國土資源廳經省政府同意出臺了《關于交辦土地、規劃審核審查工作實施方案(試行)》,對9個市(州)、貴安新區、3個開發區、省直管縣下放審批權限2項,對省直管縣下放審查權限10項。
除涉及國家安全、安全生產等重大審批事項外,其余省級審批事項的辦理時間在法定時限基礎上平均壓縮50%以上。省發改委牽頭制定了《貴州省政府投資項目審批多部門辦理流程圖》、《貴州省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多部門辦理流程圖》、《貴州省企業投資備案多部門辦理流程圖》。
經清理規范,省政府各部門減少各類評比達標表彰評估項目107項,保留38項。省節慶活動管理領導小組辦公室2013年收到各類節慶活動申報12項(其中,慶典8項、研討會2項、論壇2項),經審核,同意舉辦6項。
在“減負”上,省級設立的行政事業性收費已由112項減少至69項。對微型企業免征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降低6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和2項經營服務性收費標準。對涉及直接向群眾收費的2項提高收費標準項目,省物價局舉行了聽證會,1項已經省政府同意并向社會公布,1項待省政府批復后公布。
在“減支”上,省本級壓縮行政經費的5%,共節約財政資金5992.8萬元用于實施教育“9+3”計劃。嚴格控制“三公”經費,2013年省級政府部門“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計執行數較2012年減少了1.5億元。
政務服務“提檔升級”
在“三減”工作快速推進的同時,按照《規定》著力優化和提升服務的有關要求,我省各級政府部門不斷加大對硬件設施、網絡信息化等投入力度,在政務服務平臺、公共資源交易平臺、電子政務平臺“三平臺”建設上也取得了創新性突破。
2013年底,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改建工程在省展覽館正式啟動。與此同時,9個市(州)、貴安新區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相繼建成投運,其中8家已將工程項目建設、土地使用權和礦權出讓、國有產權交易、政府采購全部納入中心交易,共完成各類公共資源交易12630宗,交易金額2222.68億元,節約和增值資金44.33億元。
省監察廳、省政府法制辦出臺了《貴州省行政服務監督和管理辦法(試行)》,明確了各級政務服務中心的工作職責、服務規范等。9個市(州)、88個縣(區)、3個開發區建立了政務服務中心,實現了行政審批事項“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審批、一條龍服務”。14家設有政務服務中心的省直部門已將所有審批事項納入中心辦理,實行集中入駐、充分授權。
2013年2月8日,新版省政府網站正式上線運行,在2013年全國政府網站績效評估中排第15位,同比上升14位。省市縣三級政府協同辦公系統在經過3個月的試運行后,于2013年12月31日正式運行,實現了非涉密文件、信息的網絡傳輸。省級網上辦事大廳在2013年9月啟動建設后,已實現行政審批在線申報,可納入大廳辦理的行政審批占總數的25%。省級應急指揮大廳與國務院應急辦視頻會議系統實現了互聯互通,省政府應急值守工作系統實現了省市縣三級聯網運行。
作風建設“抓鐵有痕”
2013年,我省政府系統嚴格按照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十項規定”要求,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決心和勁頭,嚴格按照《規定》厲行節約、加強調研、狠抓落實、言出必行的有關要求,咬定作風建設不放松,以作風建設大轉變促行政效能大提升。
從2013年3月18日起,全省已停止審批新建政府性樓堂館所項目,新一屆政府成立前已批準但未開工的49個項目已全部停建。省政府辦公廳制定出臺了《對貫徹落實“約法三章”進一步加強督促檢查的實施意見》。9個市(州)政府、53家省直部門首次集中公開了2013年度“三公”經費預算及財政預算信息、2012年度“三公”經費決算及財政決算信息。2013年共召開全省性會議90次,同比減少44次,下降32.8%,其中36次采取電視電話會議形式,占40%。
省政府領導帶頭到基層調研,進村蹲點,現場辦公,著力破解阻礙工作推進的突出矛盾。陳敏爾省長2013年共下基層調研38次,幫助協調解決問題161個。全省各級領導干部及駐村干部調研走訪群眾675.4萬人次,解決群眾困難13萬余個,辦實事2.1萬余件,化解矛盾糾紛6萬多起。
建立了省政府領導統籌協調、牽頭推進,責任單位細化措施、具體抓落實的工作機制。省政府辦公廳以抓《政府工作報告》重要目標任務落實為主線,重點圍繞國發2號文件、“5個100工程”、十大民生實事的推進落實開展了49項專項督查活動,有效促進了各項目標任務完成。
為加強誠信政府建設,省政府法制辦制定了《貴州省規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和監督管理規定》。2013年對61份規范性文件開展了合法性前置審查,對218份規范性文件開展了備案審查,確認6件存在合法性問題,并已督促制發機關糾正。省發改委啟動《貴州省社會信用體系建設規劃綱要(2013-2020)》編制,起草了《貴州省企業失信行為聯合懲戒實施辦法》。省監察廳、省政府督查室對招商引資、工程招標等投訴舉報作了調查處理。
“重拳”頻出問責問效
強化效能監察、效能問責和作風監察,是提升行政效能重要保障。2013年,全省政府系統嚴格按照《規定》有關要求,動真格、出重拳,問責問效成效顯著。
省監察廳、省直目標績效辦共同制定了省直單位效能監察考核標準。省監察廳完善了省市縣行政審批電子監察系統,已將所有行政審批事項納入電子監察范圍,實現了在線監督、實時監控。2013年共受理行政審批事項17305件,辦結16816件(含前期受理當前辦結件)。其中,提前辦結16441件,提前辦結率97.78%;黃牌警告32件,紅牌警告5件。
2013年,全省各級監察部門受理行政效能投訴602件,實施問責219人次。組織開展服務企業效能大提升專項行動的“五癥問責”,受理涉企行政效能投訴164件,已完成調查152件,實施問責49人,實施或建議實施黨紀政紀處分10人,責令書面檢查、進行批評教育或通報批評等其他處理方式36人,糾正不當行政行為41起,對5家單位下發督促整改通知。
省監察廳出臺了《貴州省機關工作人員作風問題處理辦法(試行)》,全省2013年共組織380個檢查組,對干部職工上班期間打麻將、公款吃喝、公車私用等問題開展了6次明察暗訪,查處違法違紀國家工作人員3724名,先后4次通報20起典型案例。(責任編輯/晏 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