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威

《貴州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是我國首個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包括7個部分共65項標準,將于今年6月2日正式實施。
1月9日,貴州省質監局召開《貴州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發布會,對標準體系的編制情況、技術水平、成果經驗以及對于促進貴州白酒產業發展的作用進行了詳細介紹。省質監局副局長孟宇光就標準體系編制工作情況進行了發布通報,標準主要起草人田志強、馮建華、羅薇、邱樹毅、吳天祥、呂云懷、李其書等專家學者出席發布會。
孟宇光說,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強有力的支持下,全省白酒產業整體生產水平、產品質量、經濟社會效益、知名度和美譽度、市場競爭力等不斷提高,白酒產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但總體而言,我省白酒產業仍存在總量小、實力弱、發展偏慢等問題。特別是作為全省白酒產業發展關鍵的醬香型白酒產業,由于釀造工藝特殊,產業資源整合不足,尤其是科技成果轉化滯后,全方位、全過程的標準化生產管理規范和技術體系支撐缺失等,造成各企業生產、管理和技術水平參差不齊,品質高低不等,市場秩序性不夠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品牌的打造和整體競爭力的提升,制約了醬香型白酒產業甚至全省白酒產業的加快發展。因此,推進白酒產業技術創新,加快建立一套完整的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對于提高大曲醬香型白酒的產品質量,實現醬香型白酒的標準化和規范化生產管理,提升醬香型白酒技術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維護我省傳統優質大曲醬香型白酒在全國白酒行業的優勢地位具有重要意義。
田志強介紹,《貴州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是在對全省醬香型白酒產業發展狀況進行深入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通過標準化手段總結和提煉近幾年來我省醬香型白酒生產管理的實踐經驗,把先進的白酒技術創新成果與傳統釀造工藝整合優化,經過立項、起草、征求意見、審查等嚴格的制定程序,歷時兩年零七個月,形成的我省乃至全國首個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包括基礎標準,原輔料標準,生產技術標準,產品標準,檢驗檢測標準,包裝、標識、運輸、貯存標準,安全環保及銷售服務標準7個部分,涵蓋醬香型白酒的原輔料、生產加工工藝、產品、檢驗、包裝、貯存、安全生產、環境保護以及與白酒工業相關的工業旅游等環節,共65項標準,其中收集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49個,新制定省級地方標準16個,將于2014年6月2日正式實施。
邱樹毅介紹了該套標準體的編制特點。他說,為保證標準體系的科學性、先進性、適用性和系統性,編制過程中創新標準化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堅持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整合各方面資源,把企業、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納入其中,形成了“產學研”相結合的標準化工作常態機制。這套技術標準體系體現了我省醬香型白酒生產厚重悠久的歷史風貌和得天獨厚的生態特點,反映了我省醬香型白酒古法釀造與先進技術相融合的特有優勢,彰顯了我省醬香型白酒香味突出、幽雅細膩、柔綿醇厚、回味悠長的品質特征。《貴州省醬香型白酒技術標準體系》的發布實施,必將為我省白酒產業加快發展注入活力,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
據了解,全省質監部門今后將加強標準體系的宣傳培訓,大力推動標準的實施,強化對標準實施的監督,完善服務,增強全白酒行業的標準化意識,提升質量總體水平和競爭優勢,進一步為貴州白酒產業轉型升級和未來發展提供堅強的質量保障。(責任編輯/哈文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