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薦
作 者:吳甘霖 鄧小蘭 著
出 版:京華出版社
《做最好的黨員》
摘錄:越能體會奉獻的意義,越能讀懂黨員的含義;要成最好黨員,就得全心全意;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動自發;要講群眾關心的實話,不講貼金和敷衍的廢話;要聽懂群眾的話,也要讓群眾聽懂;善于學習,不滿和批評都能成為進步的基石。“給特權心態念‘緊箍咒”、“給膨脹心態澆‘冷靜水”、“給僥幸心態灌‘醒魂湯”。
推薦人:
遵義市正安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王 強
正值開展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閱讀《做最好的黨員》會有一定的幫助。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涉及范圍廣、領域寬、數量大、層級多。如何高標準、高效益開展這次活動,需要黨員干部在解決“四風”問題上對準焦距、找準穴位,知行合一。
雖是一本黨政讀物,但它摒棄了明顯的政令色彩寫法,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生動鮮活的案例,教會黨員“怎么想、怎么做、怎么說、怎么學”,能給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提供有益借鑒。
書房
讀書的好處
文Ⅰ陳永堂
2月7日在索契接受俄羅斯電視臺專訪時,習近平談到讀書的三大好處:“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讓人得到智慧啟發,讓人滋養浩然之氣?!闭J真學習體會習近平關于讀書好處的論述,有助于我們充分認識讀書的意義。
讀書可以讓人保持思想活力。“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边@是南宋大學問家朱熹《觀書有感》一詩中的著名詩句,生動形象地說明讀書是保持思想常新、充滿活力的“源頭活水”。讀書使人思維活躍,讓人常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也讓人迸發出一些新的思想火花。
讀書可以讓人得到智慧啟發。大文豪托爾斯泰說:“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睗h代劉向曾說:“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書籍是人類智慧的結晶。讀書不但可以繼承前人的智慧,而且可以在前人智慧的啟發下,產生新的智慧。1939年,毛澤東曾對黨內同志感慨地說:“《共產黨宣言》,我看了不下一百遍,遇到問題,我就翻閱馬克思的《共產黨宣言》,有時只閱讀一兩段,有時全篇都讀,每閱讀一次,我都有新的啟發。”
讀書可以讓人滋養浩然之氣。所謂“浩然之氣”,在孟子眼里,就是“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一種“大丈夫”精神氣質。而這種精神氣質的形成,一個很重要的途徑就是讀書學習。“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對改變一個人的精神氣質具有重要意義。讀書可以修身養性,古人講:“立身以立學為先,立學以讀書為本。”為此,習近平指出要“使讀書學習成為改造思想、加強修養的重要途徑,成為凈化靈魂、培養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習近平總書記十分重視讀書,讀書是他最大的愛好,他也殷切希望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愛讀書讀好書善讀書。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關于讀書的重要論述,加強讀書學習,真正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工作責任、一種精神追求、一種境界要求。(作者系貴州省委講師團馬列主義理論教研室主任)
《之江新語》選讀
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
古人有語:“落其實思其樹,飲其流懷其源?!爆F代企業是社會的細胞,社會是孕育企業成長的母體。所以,企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應該當好“企業公民”,飲水思源,回報社會,這是企業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也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內容。
大量事實證明,只有富有愛心的財富才是真正有意義的財富,只有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才是最有競爭力和生命力的企業。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的企業,甚或只顧賺取利潤、不顧安全生產的企業,終究難以持續??上驳氖?,在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和諧社會的今天,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已越來越成為企業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
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需要各方合力推進。政府要進一步強化企業約束機制,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誠信體系,落實監管職責,充分發揮稅收調節作用,使價格形成機制真正反映資源稀缺程度和付出的環境代價,引導企業切實承擔起社會責任。社會各界要做好企業社會責任的監督員,努力形成全方位的監督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輿論環境。廣大企業要自律自重,樹立科學經營理念,理順內外部關系,爭做負責任的“企業公民”,使企業的發展 壯大真正走上和諧健康的軌道。
經典
現代語錄
一切社會變遷和政治改革的終極原因,不應當到人們的頭腦中、到人們對永恒的真理和正義的日益增進的認識中去尋找,而應當到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變更中去尋找;不應當到有關時代的哲學中去尋找,而應當到有關時代的經濟中去尋找。 (恩格斯:《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1980年1月-3月上半月)
不吸引更多的人民階層參加社會建設,不激發一直沉睡的廣大群眾的積極性,就談不上什么革命的改革。(列寧:《<蘇維埃政權的當前任務>一文初稿》 1918年3月23日和28日之間)
書架
《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年》(黨員干部讀本)
作 者: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
出 版:黨建讀物出版社
《馬克思主義哲學十講》 (黨員干部讀本)
作 者:中共中央宣傳部理論局
出 版:黨建讀物出版社
《大清相國》
作 者:王躍文 著
出 版:湖南文藝出版社
《當下的力量》
作 者:托利(德) 著,曹植 譯
出 版:中信出版社
鑒賞
《墨竹圖》
(紙本水墨)
鄭板橋(1693—1765),名燮,字克柔,清代畫家、文學家,江蘇興化人,“揚州八怪”之一。其詩、書、畫均曠世獨立,世稱“三絕”,擅畫蘭、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畫竹成就最為突出。
鄭板橋畫竹,在創作方法上,提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三階段論,特別強調要表現“真性情”、“真意氣”。他筆下的竹,就是自己思想和人品的化身。此圖氣勢俊逸,筆法秀挺硬氣,神韻俱全,所滲透出的傲氣風骨讓人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