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占良 王合金 何建凡 陽書坤
當今人類死亡率最高、致殘率最高、恢復最困難的腦卒中也是我國老年人中最常見和多發的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資料顯示,在57個有數據的國家中[1],將腦卒中列為死亡率排名第三的有40個國家,而中國和日本已列為首位[2]。所以,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是當前醫學亟待攻克的主要難點和重點。成功開發出治療腦卒中的藥物將對社會帶來極大的價值,為家庭卸下極大的重擔。依達拉奉是親脂性的基團,能夠起到清除自由基的作用,能夠清除患者體內的活性氧分子,在這個基礎上,保護血管內皮細胞,防止神經細胞發生死亡或者重度損傷[3]。目前,依達拉奉對臨床治療腦梗死有較好的療效[4]。
1.1 實驗動物 本實驗選擇40只雄性小鼠,體重20~40 g。
1.2 實驗方法 (1)取體重20~40 g小鼠常規飼養5周,選擇體重在35~60 g小鼠編入實驗組和對照組各20只。(2)將小鼠固定在解剖板上,剝離小鼠兩側頸動脈,使用頸動脈絲線結扎法控制小鼠腦供氧。使其兩側頸動脈直徑均在1 mm以下,腦血壓下降70%以上。(3)使用動物用壓力呼吸機維護小鼠生命體征1 h以上。(4)恢復小鼠腦部供血,縫合皮膚,繼續飼養3周,觀察小鼠體征變化。(5)在生命體征維持階段,實驗組小鼠給予依達拉奉藥物治療,對照組給予等量的生理鹽水,在相同條件下培養,測量兩組小鼠SOD、MAD等指標含量。(6)處死所有小鼠,取血,取全腦,完成試驗標本制作。
1.2.1 術前準備 (1)對試驗小鼠進行充分麻醉,麻醉用藥為烏拉坦,濃度控制在1 g/kg。(2)小鼠接入動物用呼吸機,建立機械通氣通道。(3)連接動物用四肢皮下心電圖。(4)找到股靜脈,使用生理鹽水微量泵建立靜脈通道。
1.2.2 實驗過程 (1)剝離小鼠兩側頸動脈,使用頸動脈絲線結扎法控制小鼠腦供氧。使其兩側頸動脈直徑均在1 mm以下,腦血壓下降70%以上。(2)實驗組在靜脈通道內輸入依達拉奉3 mg/kg。對照組繼續使用生理鹽水維護靜脈通道。(3)1 h后,解除對小鼠頸動脈的結扎,縫合皮膚傷口。
1.2.3 組織取材 (1)完成試驗后4周,觀察小鼠的心率指標,觀察小鼠的傷口愈合情況。(2)小鼠活體狀態下各取下腔靜脈血20 mL。(3)小鼠取全腦,沿縱隔劈開,左腦用于標本制作,右腦用于化學比色法檢測SOD、MDA以及S-100蛋白的含量。(4)半腦在福爾馬林岑克爾溶液中浸泡24 h,用酒精脫水,加入二甲苯浸泡至透明,均勻淋入石蠟包裹,使用蘇木素染色液染色。最終形成半腦標本。(5)利用化學比色法檢測MDA、SOD的濃度,利用酶聯免疫吸附法測定S-100蛋白含量。
1.3 療效判定 有效:小鼠SOD、MAD與S-100蛋白含量下降幅度不明顯;無效:小鼠SOD、MAD及S-100蛋白含量等指標下降幅度較為明顯。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軟件SPSS 10.0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 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小鼠心肺復蘇的有效率比較 實驗組有效率70%(14/20),對照組有效率20%(4/20),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字2=4.89,P<0.05)。
2.2 兩組治療前后SOD的含量比較 治療前兩組小鼠體內的SOD含量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進行藥物輔助治療后,實驗組小鼠的SOD含量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小鼠的SOD含量比較(±s) U/mL

表1 兩組小鼠的SOD含量比較(±s) U/mL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n=20) 34.24±3.44 36.99±3.60對照組(n=20) 34.68±3.40 31.56±3.69 t值 0.0043 4.98 P值 >0.05 <0.05
2.3 兩組治療前后MDA的含量變化 兩組治療前MDA的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MDA的含量降低,對照組MDA的含量增加,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小鼠的MDA含量分析(±s) μmol/g

表2 兩組小鼠的MDA含量分析(±s) μmol/g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實驗組(n=20) 8.79±3.50 6.15±3.01對照組(n=20) 8.37±3.10 10.12±4.12 t值 0.0055 4.87 P值 >0.05 <0.05
2.4 兩組治療前后S-100蛋白的含量變化 兩組治療前S-100蛋白的含量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實驗組S-100蛋白的含量增加,對照組S-100蛋白的含量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小鼠的S-100蛋白含量分析(x-±s) μg/L
相關研究發現,早期自由基的清除和晚期的抗炎癥機制是依達拉奉得以發揮腦功能保護和神經保護功能的主要途徑。依達拉奉可消除自由基,在抑制脂質過氧化功能上具有顯著作用,可徹底修復腦缺血及腦缺血引起的腦水腫、組織受損[5-6]。在臨床治療中,對腦卒中治療一般是在發病數小時后[7]。考察小鼠生命周期與人體生命周期的投射作用,本文研究小鼠缺血型腦卒中模型1 h時搶救過程,等效于人類缺血性腦卒中2~4 h搶救過程[8]。本研究從實際出發,添加依達拉奉藥效實驗觀察依達拉奉在缺血2 h后對腦缺血的保護作用[9]。
本研究納入40只小鼠,分為兩組,試驗的結果表明:治療前,兩組小鼠體內SOD含量分別為(34.24±3.44)U/mL、(34.68±3.40)U/mL,治療后分別 為(36.99±3.60)U/mL、(31.56±3.69)U/mL,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前,兩組小鼠體內的MDA含量無明顯差異,治療后,實驗組小鼠的MDA含量為(6.15±3.01)μmol/g,明顯低于對照組的(10.12±1.21)μmol/g,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而在S-100蛋白含量上,治療后兩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就表明依達拉奉的臨床效果顯著[10]。
實驗主要采用小鼠證實了在腦卒中、急性腦缺血發生后幾小時內使用依達拉奉進行治療,明顯緩解腦缺血程度,降低腦梗死體積,充分抑制腦水腫和并發癥的出現[11-12]。
綜上所述,依達拉奉在腦損傷后腦功能保護,具有明顯的作用,是治療腦部疾病的重要藥物之一,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應用。
[1] 曹德峰.疏血通及血栓通治療急性缺血性中風對比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2,9(36):55-56.
[2] 桂委.駐馬店第一人民醫院住院患者抗菌藥物應用情況調查分析[J].中國醫學創新,2010,7(20):13-15.
[3] 楊波.依達拉奉對老年腦梗死患者血清TNF-α和IL-8的影響及其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2,11(3):60-61.
[4] 張東風.依達拉奉聯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療48例急性腦梗死療效觀察[J].中國現代醫生,2012,15(28):35-36.
[5] 王楊光.高血壓并發急性心肌梗死的臨床研究[J].中外醫學研究,2013,11(7):17-19.
[6] 徐添.腦卒中發病與預后的前瞻性隊列研究[D].蘇州:蘇州大學,2014.
[7]楊曉光.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梗死的療效及安全評價[D].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06.
[8]郭民旺.觀察依達拉奉對急性腦出血的療效[J].中國實用醫藥,2010,12(32):25-26.
[9] 楊春伍.依達拉奉對急性腦出血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和神經功能恢復的影響[J].中國醫學創新, 2012,9(13):101-102.
[10] 傅紹輝.依達拉奉聯合醒腦靜注射液治療急性腦出血臨床觀察 [J].中國中醫急癥, 2012,9(4):95-96.
[11] 姚麗娟.聯合用藥對急性腦梗死臨床治療效果的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15(19):38-39.
[12] 劉貴安.依達拉奉治療急性腦出血的療效觀察[J].中外醫學研究,2011,13(26):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