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曉東

□ 印度化學工業發展受原料供應不足限制。李曉東 供圖
印度石化工業的發展潛力巨大,但也遇到不小的阻力。基礎設施不完善,企業經營環境欠佳都是阻礙印度石化工業前進的絆腳石,印度石化工業的發展需要印度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制度改革。
目前,印度人口超過12億,其中中產階級規模龐大且數量和收入穩定增長,因此印度有望于2025年躋身世界五大消費市場。聚合物消費量與GDP增長密切相關。印度是GDP增速僅次于中國的主要經濟體。2013年印度GDP增速為5%左右,這是印度在過去3年中GDP增速最低的一年。但是,印度商會聯合會秘書長拉吉夫·庫馬爾表示,2014年印度經濟有望反彈至過去8.5%~9%/年的水平。
目前,印度石化消費量人均塑料消費量為6公斤,遠低于中國22.8公斤的人均消費量和世界24.6公斤的人均消費量。印度人均塑料消費量計劃到2015年翻一番。印度聚氯乙烯生產商Chemplast Sanmar公司的經理Gopal指出,塑料在印度GDP增長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到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末,印度人均塑料消費量預計將達到11公斤。
印度石化工業的增速一直高于GDP增速。就規模而言,印度石化工業位列全球第六和亞洲第三。盡管印度石化工業缺乏原料供應,但擁有規模龐大的國內市場。印度聚丙烯、聚乙烯和聚氯乙烯的人均消費量分別為2.8公斤、2.1公斤和1.7公斤,均為世界較低水平,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根據規劃,印度聚乙烯的產量將從2012年的280萬噸增至2015年的471萬噸,市場需求也將從2012年的342萬噸增長2015年的456萬噸;印度聚丙烯的產量也將從2012年的414萬噸增至2015年的498萬噸,市場需求將從2012年的456萬噸增至2015年的506萬噸。印度還將定期進口85萬噸/年的聚乙烯和25萬噸/年的聚丙烯。2011年印度的聚氯乙烯消費量達到190萬噸,其中國內供應130萬噸,進口60萬噸。印度聚氯乙烯需求正以年均10.2%的速度增長,比全球平均增速快1倍。
當前印度較低的人均消費量,預示著巨大的市場潛力有待開發。隨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長、產品市場化的深入、城鎮化人口的增加以及基礎設施投資的增加,印度石化產品需求將進一步增長。
鑒于石化產品需求增長潛力巨大,印度目前的石化產能已不能滿足未來需求增長的需要。印度石化工業的發展深受原料供應不足的束縛,這也是印度石化工業的一大塊心病。此外,印度雖然建設多個石化工業中心,但石化工業中心分布呈高度區域分散,難以形成規模集群效應。石化企業需要集中起來才能發揮石化工業中心的集群效應,公用工程和基礎設施的利用效率也才更高。
由于印度工業基礎設施不夠完善,政策乏力,企業經營環境欠佳,外資公司對在印度投資缺乏信心。印度在基礎建設方面也比中國要慢很多,印度現在只有70萬公里的公路,港口和機場建設也不夠完善。2013年9月,韓國LG化學公司已經退出巴拉特石油公司(BPCL)位于印度南部喀拉拉邦科欽煉油廠附近投資600億印度盧比(9.56億美元)的石化項目。其中原因就包括擔心基礎設施不完善會影響企業建設和發展。因此,為吸引外資,印度需要對政策和工業結構進行重大調整。
印度政府高度重視石化工業的發展。2012年10月,印度總統幕克吉在孟買接見出席2012年印度化工大會的代表時表示,印度已計劃大力發展制造業,并已確定將制造業對GDP的貢獻率從當前的16%提高至2025年的25%,其中化學工業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印度制定了促進石化工業的政策。制定的政策包括:增加在石化部門的投資,確保以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價格得到原材料,完善基礎設施和其他設施的建設;確保石化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努力增加出口;促進國內需求增長,提高塑料和合成纖維的人均消費量;在尖端領域開拓石化產品的應用;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開發提高國內下游塑料加工工業的附加值;通過革新塑料廢棄物管理,大力發展生態光降解聚合物和塑料來實現石化工業可持續健康發展;促進印度石化工業的研發體系建設,努力加快建設國內科研人才隊伍。這是印度政府致力于利用全球石化需求和生產的轉換之機,為石化部門吸引更多更穩定的投資,支持國內石化需求的增長,從而通過石化部門的增長來支持國內市場需求增長,把石化部門的增長作為全部GDP增長的動力。
印度政府還作出諸多有利于石化工業發展的具體舉措,以實現石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其中包括往諸如水資源管理和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等基礎設施項目注入大量投資資本,這將對聚合物產生巨大的市場需求。在第十二個五年計劃期間,印度政府的基礎設施投資預計將增加1倍,增至1萬億美元,而上一個五年計劃期間用于基礎設施的投資為5000億美元。這就意味著印度需要在石化工業投入大量資金。在第十一個五年計劃中,印度政府投入6260億盧比在石化工業,吸引外商直接投資達1.9億美元。在第十二個五年計劃,印度政府將投入1.54萬億盧比于石化工業。
印度政府正在計劃建設數個工業集群,即早先宣布的石油、化工、石化投資區(PCPIR)。目前,已有4個基地從5個候選基地中脫穎而出,被印度政府批準成為PCPIR。這4個PCPIR分別是位于古吉拉邦省的Dahej、泰米爾納德邦的Cuddalore、奧里薩邦的Paradip和安得拉邦的Vishakhapatnam。每個PCPIR占地250平方公里左右,將以煉油廠和化工廠為主,還有其他公用工程和基礎設施單位。每個PCPIR所在地政府負責提供電力、工業水以及廢水處理,中央政府提供諸如鐵路、公路、港口、機場和電信設施等外部物理基礎設施。印度政府出臺創建PCPIR的政策預示著印度化工業急需更多的投資和相關的基礎設施投資。這些投資園區將包括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的支持,PCPIR政策的出臺顯出印度政府歡迎國外投資的積極姿態。
印度政府還在吸引外資政策上下大力氣改革,特別在招商引資和降低貿易關稅方面,推出了一些優惠舉措。印度政府簡化了投資的手續,同時加快投資審批,延長經濟特區內公司的免稅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