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鋼
萬市銀杏秋 最美
李治鋼
“萬美之中秋為最”。富春山水,不乏美麗秋景,如湖源的蘆葦、常安的楓樹、新桐的煙渚等,但美到心醉神迷,當數萬市的銀杏。深邃的秋天,當暖陽照進幾百公頃的銀杏林,就像燈一樣,刷的一下,被點亮了,滿樹滿地的金黃,絕對讓人如癡如醉。這份夢幻般唯美畫面的韻味,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品味到。
山中秋來早,當漫天飛舞的落葉旋轉出絢爛的秋季,“銀杏之秋”便如約而至。在陽光明媚的周末,帶上小孩,與友為伴,前往萬市賞秋,去追尋銀杏所給予的震撼。

好攝之秋
青山疊疊水重重,山重水復畫中行。車子在一個個隱掩在盎然秋色中的田園村落間穿梭,山路崎嶇蜿蜒,兩旁的群山峻嶺已然披上了色彩斑斕、濃郁純粹的秋裝,遠處氤氳的寒煙霧氣,伴著山巒的起伏,跳躍而靈動,宛如仙境,為秋景平添幾多魅力。轉過巖石嶺景區的第一道彎路,只見連綿起伏的群嶺環抱間蘊藏著一泓碧水,頓時盈滿了整個視野。
當輕柔清新的山風秋霧拂過臉龐的一刻,萬市鎮已在眼前。位于富陽、臨安、桐廬三地交界處的萬市,素有“萬山環鎮東南雄”之譽,丹楓黃杏,翠竹青松,千峰競秀、風光旖旎。蘇東坡曾數次來此游歷,題詩刻石,嘆詠不已。徐霞客也來此探訪過當年徽嚴兩州的重要通道——龍馬古道。近些年,萬市依托其豐厚的歷史人文積淀和秀美自然景觀,串點成線,打造鄉村游特色精品線路,更增添了不少靚麗景致。
萬市的秋色,美在那姿態萬千的山、姹紫嫣紅的林、飄渺如絲的水和神秘莫測的石,純美而富有層次,遠非單調且一成不變的滿山紅葉那般簡單可比,其意境恰似郁達夫《故都的秋》,無論漫步山中,還是駐足鄉間,都會心入畫境,忘懷煩惱。
沿著葛溪前行,透過車窗,漫山遍野,層林盡染,色動山鄉。由無數小澗匯流而成的葛溪,九曲連環,溪水潺潺,兩岸茂林修竹,黃杉紅葉,像極了一個神奇的絢麗走廊。遙望溪流中一泓泓水潭,其色如玉,清澈如眸,漂浮的落葉隨著微波搖曳,好似一幅油畫,凝實而厚重。溪上一孔孔形態各異的石拱橋,像道彩虹橫跨兩端,橋上荒草萋萋,古樸安然。趁著秋意正濃,可到古橋上走走,“坐觀天地闊,靜聽古今閑”。一路經新民、平山、白馬、方里,最后到楊家。早就聽說楊家村的銀杏美不勝收,下車伊始,遠遠眺望,滿目盡帶“黃金甲”,忍不住發出贊嘆之聲。這純正溫暖的顏色,像情人在秋陽下微笑的面龐,美得讓人陶醉。

碧云天 黃葉地
銀杏又名白果、公孫樹,是世界上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有“金色活化石”“植物界大熊貓”之稱。銀杏的果實叫白果,香糯微甘,略有苦味,能潤喉養肺,是食療、滋補和保健佳品。
“遠在深山有人識”。楊家村的銀杏成群成林,數以千計,樹齡在百年乃至千年以上,是杭州地區最大的古銀杏生長區,譽為“銀杏之鄉”。每到深秋,黃葉滿村、碎黃撼枝,簡直是黃了山、黃了地、黃了天,洋溢著無比溫馨的氣息。慕名而來的游客們,或攝影、或休閑、或游玩,住農家樂、吃農家菜,體驗清靜悠閑的農家生活,感受田園鄉間的淳樸風情。“銀杏之秋”已是萬市的一張響亮金名片。
順著彎轉曲折的青石板路,慢慢走近這個金黃耀眼的村莊。村口那幾株銀杏挺拔茂盛,金黃的樹葉掩映著一幢老舊瓦房,斑斑舊跡如墨般潑灑印刻在白墻上,復古又滄桑。一陣秋風吹來,便置身于銀杏葉“雨”中,感覺整座村都在抖動。樹下的芳草地已被厚厚的金黃杏葉覆蓋,舉著“長槍短炮”的拍客們,以及支起畫板安靜寫生的畫客們,都不約而同地以此作背景,這也成了楊家一景。
一路上,抬頭看去,四周密密麻麻都是銀杏樹,杏葉都黃了,一團團,一簇簇,金燦燦的,像一把把小巧玲瓏的折扇,摸起來滑滑的,還有一股清新的香味。在陽光的照耀下,滿樹泛著金黃色光芒的銀杏葉或迎風搖曳,或隨風灑落,像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如同電影《英雄》那個絢爛驚艷的畫面,美得讓每位游人駐足不移、留戀忘返。銀杏樹枝頭掛滿了一串串白果,充滿了春天般的生機和秋天的成熟,稍低一點的,幾乎伸手就能夠到。而長在高處樹梢上的白果,只要借助竹竿搖動一下,就像雨點一樣應聲落地,引來一群游客爭相撿拾。要是趕上現場炒制白果時,品嘗幾顆,殼焦內嫩,味道更好。
沿途飄落的銀杏葉將房前屋后點綴得像鋪著金色的地毯一般,腳踩上去“沙沙”作響,像是噥噥秋語,加上縷縷陽光透過枝縫灑下一地閃亮的金黃,仿佛走進了浪漫的童話世界。
古樹傍農舍,粉墻黛瓦的民居與金黃的銀杏林,融為一體,相得益彰。路旁的回廊上懸掛著許多攝影作品和墻體彩繪,主題都與銀杏相關,讓人感受到了“銀杏之鄉”的濃郁氛圍。三三兩兩連坐著的村婦,一邊曬著太陽做手工,一邊談笑拉著家常。
在銀杏林中,一群孩子正在撒歡,頑皮的小家伙們從地上捧起一大把銀杏葉,或撒向對方,或拋向天空,紛紛揚揚的杏葉隨風飄散,眼前一片金黃燦爛,并帶起一陣“咯咯”的歡笑聲。看著漫天拋撒的銀杏葉,兒子仰著小臉兒,微笑著打量一棵棵古銀杏樹,像是迷上了這只藏在深山里的誘人美景。
秀色雖可餐,但肚皮仍要填飽,就近找家農家樂。不一會兒,正宗地道的銀杏土雞煲、油爆白果、紅燒土豬肉、干煸泥鰍、農家老豆腐、蒸番薯、手工饅頭等,擺了滿滿一桌,味道鮮美,清香撲鼻,都是真正的綠色食品,再斟上一杯香醇甘洌的自釀楊梅土燒酒,頓時把食欲都吊起來了,這餐飯吃得自然是酣暢淋漓,快意十足。
午后,漫步在葛溪邊,只見似金的杏葉、碧藍的天空倒映在如鏡的溪水中,如詩般雜糅在一起,舞動自然的炫彩……在休閑亭里靜坐,沏一盞茶悠閑自品,感受“碧云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的美妙意境,真是醉乎其間,誰訴此生為何年?
離開楊家村時,除了撿走幾片金黃的銀杏葉外,還可在銀杏主題公園附近,買點本地農戶自產自銷的山核桃、筍干、白果、凍米糖、土蜂蜜、山地蔬菜等,連同這濃烈的秋意一并帶回家。

幸福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