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艷秋,袁汝華
(河海大學商學院水利經濟研究所,南京 211100)
隨著社會經濟的高速發展、工業化進程腳步的加快,城區產生的固體廢棄物對人類生活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壞。為了提高資源利用率,減少和避免環境污染,“城市垃圾”回收應運而生[1]。1969年,美國著名的城市規劃學家簡·雅各布斯首次將城市中的廢棄“污染物”稱作“城市的礦藏”[2]。城市礦產是指產生和蘊藏于城市化和工業化進程中的廢舊機電設備、電線電纜、通訊設備、家電、汽車、電子產品、塑料包裝物和廢料中的可循環利用的鋼鐵、有色金屬、貴重金屬、塑料、橡膠等資源[3]。作為一種再生資源產業,城市礦產比天然礦山更具開發與利用價值。
如今經濟一體化的趨勢導致我國在發展過程中面臨兩個比較嚴重的問題:環境能不能承受得起;資源從哪里來[4]。資源的日益消耗以及原生礦藏的緊缺已經引起了國民的關注。2010年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出的《關于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的通知》指出:將對我國大小城市在工業化進程中所沉積下的可循環利用“廢棄資源”進行有組織、按規范逐步地進行開發利用[5]。這項通知正式點燃了“城市礦產”之火。各地的城市礦產工程類項目如雨后春筍,逐漸遍布全國。
本文主要從城市礦產工程項目對全社會影響的角度出發,嘗試采用層次分析法與模糊綜合評價相結合的方法對其社會效益進行系統的分析。
投資項目社會評價就是分析評價項目為實現國家和地方的各項社會發展目標所做的貢獻與影響,以及項目與社會的相互適應性的一種系統的調查、研究、分析和評價的方法[6]。社會經濟的發展意味著在經濟增長的同時還應考慮到城市主體因素。資源循環利用型項目產生社會效益的前提是維持社會穩定,加速城市發展,促進城市區域經濟發展[7]。城市礦產作為循環經濟的支柱性產業,與城市居民生活、環境建設息息相關。因此,在保證城市礦產工程項目經濟效益的同時,對其進行社會評價是十分必要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有益于貫徹執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社會和諧。
開發城市礦產項目就是科學合理地利用城市中的廢棄物資,使之變廢為寶,保護環境,從而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2)有利于保證城市礦產工程項目與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相互協調。
任何項目的生存與發展必將受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城市礦產產業亦不例外。因而對城市礦產項目不僅要從經濟效益的角度進行評價,還必須從社會各發展目標的角度去分析項目的優劣,挑選出在社會影響方面可行的項目,以保證城市礦產項目建設的順利實施。
3)有利于減少投資的短期行為和盲目建設,加強投資的宏觀指導和調控。
社會評價主要是根據社會各方面的政策對項目進行必要的補充,以期合理分配有限的資源。對城市礦產工程項目進行全面的社會評價,必將促使政府部門及項目投資者避免對城市礦產工程項目投資的短期行為和盲目建設,提高國民經濟的運行效率[8]。
4)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促進群眾利益的最大化。
城市礦產作為政府投資項目,最終目標是提高礦產資源的利用率,保護環境。它兼備營利性與公益性,兩者缺一不可。謀求社會效益是前提,營利是項目得以生存的手段。所以對城市礦產項目進行社會效益評價,選擇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程度較大的項目,確保民眾福利的最大化,才能促使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城市礦產工程項目社會評價指標體系構建得是否全面、層次結構是否清晰關系到評估的準確性。通用指標和專業指標相結合,既能真實地反映項目的實際效果,又能突出項目的特色與重點[9]。指標體系構建原則具體可歸納為如下幾點:
1)客觀充分原則
根據國家政策以及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目標,針對項目本身的特點,從不同的角度、全面客觀地對城市礦產項目進行社會評價,從而反映項目真實的效益水平。
2)操作性強原則
首先,指標的構建在滿足評價目的的前提下,將項目可能產生的社會影響與國家政策緊密聯系。其次,選取的指標概念要清晰,表述方式要簡潔易懂,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
3)科學合理原則
指標的設計采取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方式,把城市礦產產業園涉及的宏微觀社會效益因素等作為指標構建的依據,通過梳理大量文獻,盡量減少個人主觀評判來確保指標體系的科學合理性。
2.2.1 指標的初選
一般來說,運用分析法和綜合法2種方法來構建指標體系。分析法主要是將項目對社會評價有影響的指標變量進行歸類,并細化之,使得每項指標均能清晰地被描述;綜合法是指依據特定的標準對已經選定的指標進行整合,產生新的指標體系以便達到實際需求[10-11]。
2.2.2 指標體系的完善
在構建指標體系的過程中,需要多次修改才能得到相對合理的結果,因此修正初選的指標體系非常關鍵。對于定量指標而言,應考慮數據的可獲取性及準確度;對語言無法準確獲取或獲取成本較高的指標,應將其舍去或尋求替代量;在對定性指標完善的過程中,應注意避免指標間的重疊交錯。本文所選取的指標均為定性指標,分別代表城市礦產工程項目社會影響的4個方面:經濟、環境、資源、互適性,具有系統性和一定的代表性。
城市礦產工程項目對社會影響范圍廣泛,很多評價指標難以直接測量;即便可以定量,也不能全面地反映其社會效用,只能對其采用描述性分析。因此,本文所選指標為定性指標。
根據《中國投資項目社會評價指南》[12]中關于資源類項目社會評價的內容,結合上述評價指標體系構建的原則,從社會經濟影響、社會環境影響、社會資源影響以及社會相互適應性分析4個方面選取指標構成指標體系的準則層;然后運用文獻法梳理出相關學者針對此類項目構建的社會評價指標體系并結合城市礦產自身的特點,篩選出15個詳細指標,如表1所示。
表1 城市礦產工程項目社會評價指標
城市礦產工程項目因其社會效益較大,社會影響廣泛,其評價本身在模糊環境下,一般很難進行精確定位。因此,本文將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相結合進行定性問題定量化分析。具體步驟如下:
1)確定評價因素和評價等級值
U={u1,u2,…,un}表示一級評價指標層共有n個因素進行評價。各個一級評價指標所包含的二級指標為uk,k表示所有二級評價指標的數量。
根據優劣程度,將上述評價指標的評語分成m 個等級,構成評語集,V={v1,v2,…,vm}。
2)建立層次結構模型確定權重
運用AHP進行系統分析,運用德爾菲法對各指標因素打分,然后構造判斷矩陣,得出各層指標的權重,并通過一致性檢驗。
3)建立模糊關系矩陣
對各指標確定評判等級標準,根據此標準,確定U對評語集 V的隸屬向量 Rij={rij1,rij2,…,rij5},其中 rijh=Vijh/n(h=1,2,3,4,5),n 為參評專家人數,評判隸屬矩陣:
4)模糊綜合評價
根據層次總排序Y和隸屬矩陣R,運用加權法計算模糊綜合評價的評判集B,從而得到相應的結論。
首先,進行一級模糊評價
然后進行二級模糊評價;最后對評判集中各元素進行量化,然后用式Pi=BiVT計算結果[13]。
某市城市礦產工程項目產業園成立于2008年,是該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與資源化基地。近幾年來,根據園區“十二五”發展規劃,城市礦產的開發已深入到各個領域,主要的工程建設項目包括: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廢舊汽車拆解及零部件再制造、醫療廢物無害化處理、工業危險廢棄物無害化處置、廢油脂回收提煉、建筑垃圾回收利用、廢棄塑料加工制造等現已初見成效。這里重點分析A公司廢舊汽車綠色拆解項目。在政府部門的積極推動下,該公司成立“綠色回收技術與設備研發中心”,開展“廢舊汽車拆解關鍵技術與設備”研發體系,拆卸后資源回收率翻倍,鋼鐵回收率高達98%,有色金屬回收率達85%,促進了企業內部及企業間的資源共享及再生利用。
根據上述城市礦產工程項目社會效益評價指標體系,確定影響因子有15個,組成評價因子集合:U={u1,u2,u3,u4,u5,u6,u7,u8,u9,u10,u11,u12,u13,u14,u15}。建立評語等級論域:V={v1(很明顯),v2(較明顯),v3(一般明顯),v4(略微明顯),v5(不明顯)}[11]。
采用層次分析法對專家及管理者組成的小組打分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確定指標權重,構造兩兩判斷矩陣,并進行一致性檢驗。具體結果如表2~6所示:
表2 因素層對準則層(B1-C)的判斷矩陣
表3 因素層對準則層(B2-C)的判斷矩陣
表4 因素層對準則層(B3-C)的判斷矩陣
表5 因素層對準則層(B4-C)的判斷矩陣
表6 準則層對指標層(A-B)的判斷矩陣
根據城市礦產工程項目評價指標體系以及實際情況,采用德爾菲法與模糊統計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各個指標的隸屬度。為得到合理的評語,此次調研選擇了35名專家以及管理者根據各個領域的程度劃定函數來確定其效益程度。通過整理相關數據得到15個二級指標的綜合模糊評價矩陣。具體如表7所示。
表7 總模糊關系矩陣
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得到二級、一級指標綜合評判集分別為:
假定評價等級值向量為 V=(v1,v2,v3,v4,v5)T=(100,80,60,40,20)T,則評價分數為 C=BA?V=80.586。
從上述計算結果可以看出:城市礦產工程項目確實產生了較為明顯的社會效益。可以從社會經濟影響、社會環境影響、社會資源影響、項目與社會的互適性4個方面來討論。
1)社會經濟影響:結果如B1所示,很明顯與較明顯分別為0.3029和0.3227,表明城市礦產工程項目對社會經濟影響還是比較明顯的。不論是從企業員工數量、區域占地面積,還是從營業收入、利潤、回收量、技術水平等方面來看,該項目已經形成了一定的企業經營規模與產業集聚效應,帶動了產業鏈升級,增進了社會福利,對城市的發展具有較大的推動作用。
2)社會環境影響:結果如B2所示,很明顯與較明顯分別占0.4096和0.26,表明該城市礦產工程項目對社會環境產生了較為明顯的正面效應。由于A公司廢舊汽車綠色拆解項目規模較大,對社會各階層的人才需求量大,因此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再者,不斷改進的汽車拆解工藝,大大提高了拆解效率,減少了汽車拆解過程的二次污染,實現了再生資源的清潔回收。然而由于公司成立時間不長,所以基礎設施建設與公共管理服務能力有待完善。
3)社會資源影響:結果如B3所示,很明顯與較明顯占0.8249,表明A公司的城市礦產工程項目對社會資源產生了十分顯著的正面影響。該項目主要通過將報廢的汽車、廢舊輪胎回收插接,提煉出鋼鐵、金屬、塑料、橡膠等許多珍貴的再生資源,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市資源壓力,降低了綜合能耗。
4)互適性:結果如B4所示,很明顯與較明顯占0.8036,表明該A公司城市礦產工程項目與社會互適程度高。該項目作為市固體廢棄物綜合處理與資源化的典范,得到當地政府大力的扶持,也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然而,風險程度也會隨項目的規模變化而變化,因此建議相關管理部門深化與政府的合作,盡可能降低風險性。
“城市礦產”的開發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戰略選擇,也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必由之路。因此,可見建立城市礦產工程項目對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城市生活建設的影響之大。本文從經濟、環境、資源、互適性等4個方面對城市礦產工程項目進行社會評價,分析城市礦產社會效益影響因素及其影響程度,有利于項目規避風險,可以更有效地促進礦產資源的整合和可持續利用,緩解資源的瓶頸對經濟發展的束縛。
[1]鄒松濤,烏力吉圖.城市生活電子廢物回收逆向物流研究[J].技術經濟與管理研究,2009(4):103-103.
[2]程會強,牛祿青.“城市礦產”新思維[J].新經濟導刊,2012(9):1-2.
[3]房田甜.“城市礦產”熱度升級,回收渠道尚缺商業模式[J].資源再生,2011(8):38-38.
[4]陳如德.“城市礦產”經濟淺析[J].區域經濟與產業經濟,2012(2):1.
[5]劉興利.城市礦產開發是循環經濟的永恒亮點[J].再生資源與循環經濟,2012(9):1.
[6]董華.項目評價[M].北京:北京標準出版社,2008.
[7]石慧.康巴什城區電網建設改造項目社會效益評價研究[D].保定:華北電力大學,2011.
[8]孫湛,王宇.物流園區社會效益模糊綜合評價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09(6):14 -15.
[9]王惠子,趙敏.城市供水投資項目社會評價[J].水利經濟,2013(5):33-34.
[10]李閔慧,岳金桂.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公共供水工程項目社會評價研究[J].項目管理技術,2014,12(7):1-2.
[11]楊藝,青宏虹,何光輝.城市消防預警系統的模糊綜合評價方法研究[J].計算機科學,2005,32(5):246-248.
[12]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中國投資項目社會評價指南[M].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4.
[13]吳鳳平,陳艷萍.現代決策方法[M].南京:河海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