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英+楊建忠
摘 要:通過對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已審定的新品種和未審定、有望進入省級試驗的新品系進行進一步試驗,以找出適合蘇南地區種植的水稻新品種,為水稻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適應性;蘇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43-01
水稻是蘇南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在加快水稻新品種更新換代的同時,應及時掌握新品種的種植特性,以便更好、更快地推廣應用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加本次試驗的早熟晚粳品種(系)共4個品種,分別為:0175、29154、武運粳24、29104,另設武運粳23號為對照品種(ck)。
1.2 試驗設計 每個參試品種為一個處理單位,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小區面積為333.3m2,大田移栽密度為1.667萬穴/667m2,株行距13.2cm×26.4cm。
1.3 試驗經過 試驗采用水育秧技術。秧田前茬冬閑,基施碳酸氫銨40kg/667m2、三元復合肥20kg/667m2。5月19日播種,播量30kg/667m2,秧田化學除草一次,治蟲3次,秧田期共施尿素17.5kg/667m2,秧齡25d。試驗田前茬小麥,土質為壤土,肥力中上,基施碳酸氫銨30kg/667m2、三元復合肥25kg/667m2。6月13日移栽,6月19日結合化學除草施尿素7.5kg/667m2,6月26日施尿素7.5kg/667m2作分蘗肥,7月12日施三元復合肥15kg/667m2作長粗肥,7月30日施尿素10kg/667m2作穗肥。同時做好防病治蟲工作。
2 結果與分析
本次試驗5個品種:29104全生育期165d,適合太湖稻區種植,其余的4個品種全生育期在154~161d,適合蘇南地區種植。參試的4個水稻品種評價如下:
2.1 0175 該品系全生育期158d,產量731.8kg/667m2,較現推廣品種武運粳23號增產明顯;植株生長旺盛,分蘗性偏強,成穗數適中,穗型較大,結實率高,產量潛力大,抗逆性強。由于該品系后期葉色偏淡,應適當控制后期氮肥的施用(表1、表2)。
2.2 29154 該品系全生育期161d,產量739.2kg/667m2,植株生長旺盛,分蘗性中等,成穗數適中,穗型大,千粒重高,但結實率偏低。由于該品種生長量大,穗型大,應注意后期肥料的施用,即控氮而增磷、鉀,以提高品種的抗逆性,這樣產量水平還有提高的空間(表1、表2)。
2.3 武運粳24號 該品種全生育期154d,產量721.5kg/667m2,植株生長及旺盛,分蘗性較強、成穗數適中,穗型較大,千粒重27g,結實率較低。該品種前期適當控制苗數,保證一定的成穗數,中、后期控氮而增磷、鉀,以提高品種抗逆性,提高結實,確保豐產豐收(表1、表2)。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過對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已審定的新品種和未審定、有望進入省級試驗的新品系進行進一步試驗,以找出適合蘇南地區種植的水稻新品種,為水稻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適應性;蘇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43-01
水稻是蘇南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在加快水稻新品種更新換代的同時,應及時掌握新品種的種植特性,以便更好、更快地推廣應用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加本次試驗的早熟晚粳品種(系)共4個品種,分別為:0175、29154、武運粳24、29104,另設武運粳23號為對照品種(ck)。
1.2 試驗設計 每個參試品種為一個處理單位,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小區面積為333.3m2,大田移栽密度為1.667萬穴/667m2,株行距13.2cm×26.4cm。
1.3 試驗經過 試驗采用水育秧技術。秧田前茬冬閑,基施碳酸氫銨40kg/667m2、三元復合肥20kg/667m2。5月19日播種,播量30kg/667m2,秧田化學除草一次,治蟲3次,秧田期共施尿素17.5kg/667m2,秧齡25d。試驗田前茬小麥,土質為壤土,肥力中上,基施碳酸氫銨30kg/667m2、三元復合肥25kg/667m2。6月13日移栽,6月19日結合化學除草施尿素7.5kg/667m2,6月26日施尿素7.5kg/667m2作分蘗肥,7月12日施三元復合肥15kg/667m2作長粗肥,7月30日施尿素10kg/667m2作穗肥。同時做好防病治蟲工作。
2 結果與分析
本次試驗5個品種:29104全生育期165d,適合太湖稻區種植,其余的4個品種全生育期在154~161d,適合蘇南地區種植。參試的4個水稻品種評價如下:
2.1 0175 該品系全生育期158d,產量731.8kg/667m2,較現推廣品種武運粳23號增產明顯;植株生長旺盛,分蘗性偏強,成穗數適中,穗型較大,結實率高,產量潛力大,抗逆性強。由于該品系后期葉色偏淡,應適當控制后期氮肥的施用(表1、表2)。
2.2 29154 該品系全生育期161d,產量739.2kg/667m2,植株生長旺盛,分蘗性中等,成穗數適中,穗型大,千粒重高,但結實率偏低。由于該品種生長量大,穗型大,應注意后期肥料的施用,即控氮而增磷、鉀,以提高品種的抗逆性,這樣產量水平還有提高的空間(表1、表2)。
2.3 武運粳24號 該品種全生育期154d,產量721.5kg/667m2,植株生長及旺盛,分蘗性較強、成穗數適中,穗型較大,千粒重27g,結實率較低。該品種前期適當控制苗數,保證一定的成穗數,中、后期控氮而增磷、鉀,以提高品種抗逆性,提高結實,確保豐產豐收(表1、表2)。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通過對江蘇(武進)水稻研究所已審定的新品種和未審定、有望進入省級試驗的新品系進行進一步試驗,以找出適合蘇南地區種植的水稻新品種,為水稻新品種的推廣應用提供技術支持。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適應性;蘇南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43-01
水稻是蘇南地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現代農業的發展,在加快水稻新品種更新換代的同時,應及時掌握新品種的種植特性,以便更好、更快地推廣應用新品種。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加本次試驗的早熟晚粳品種(系)共4個品種,分別為:0175、29154、武運粳24、29104,另設武運粳23號為對照品種(ck)。
1.2 試驗設計 每個參試品種為一個處理單位,隨機排列,不設重復。每小區面積為333.3m2,大田移栽密度為1.667萬穴/667m2,株行距13.2cm×26.4cm。
1.3 試驗經過 試驗采用水育秧技術。秧田前茬冬閑,基施碳酸氫銨40kg/667m2、三元復合肥20kg/667m2。5月19日播種,播量30kg/667m2,秧田化學除草一次,治蟲3次,秧田期共施尿素17.5kg/667m2,秧齡25d。試驗田前茬小麥,土質為壤土,肥力中上,基施碳酸氫銨30kg/667m2、三元復合肥25kg/667m2。6月13日移栽,6月19日結合化學除草施尿素7.5kg/667m2,6月26日施尿素7.5kg/667m2作分蘗肥,7月12日施三元復合肥15kg/667m2作長粗肥,7月30日施尿素10kg/667m2作穗肥。同時做好防病治蟲工作。
2 結果與分析
本次試驗5個品種:29104全生育期165d,適合太湖稻區種植,其余的4個品種全生育期在154~161d,適合蘇南地區種植。參試的4個水稻品種評價如下:
2.1 0175 該品系全生育期158d,產量731.8kg/667m2,較現推廣品種武運粳23號增產明顯;植株生長旺盛,分蘗性偏強,成穗數適中,穗型較大,結實率高,產量潛力大,抗逆性強。由于該品系后期葉色偏淡,應適當控制后期氮肥的施用(表1、表2)。
2.2 29154 該品系全生育期161d,產量739.2kg/667m2,植株生長旺盛,分蘗性中等,成穗數適中,穗型大,千粒重高,但結實率偏低。由于該品種生長量大,穗型大,應注意后期肥料的施用,即控氮而增磷、鉀,以提高品種的抗逆性,這樣產量水平還有提高的空間(表1、表2)。
2.3 武運粳24號 該品種全生育期154d,產量721.5kg/667m2,植株生長及旺盛,分蘗性較強、成穗數適中,穗型較大,千粒重27g,結實率較低。該品種前期適當控制苗數,保證一定的成穗數,中、后期控氮而增磷、鉀,以提高品種抗逆性,提高結實,確保豐產豐收(表1、表2)。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