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長東+汪東兵+任向東
摘 要:為篩選出適宜黃山地區種植的高產抗病的向日葵新品種,對引進的7個向日葵新品種的生育期、主要性狀、產量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科陽1號、T33、TL303在生育期、經濟性狀、產量等方面表現較好,適宜在黃山地區進行示范推廣。
關鍵詞:向日葵;新品種;比較試驗;黃山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6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44-02
向日葵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出油率可達28%~36%。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觀賞價值的利用,已成為特色經濟作物之一。黃山市隨著美好鄉村建設的發展,歙縣、徽州區、休寧等地的向日葵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向日葵的農業景觀效應已初見成效,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突顯。為更好地指導黃山地區的向日葵生產,本研究擬通過對引進的向日葵新品種的生育期、主要性狀、產量等方面的分析比較,篩選出適合我市種植的向日葵品種,為我市推廣優良向日葵品種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品種7個,分別是食用葵科陽一號、T33、TL303(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作物所),油葵NC-208、NC-209(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S31、UK301(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黃山市農科所新雁基地,試驗地為沙壤土,土層深厚,肥力水平中等。
1.3 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不設重復,行長5m,行距0.6m,株距0.4m,小區面積30m2,種植10行,每行12株,共120株。
1.4 栽培管理 2013年4月16日播種,人工點播,每穴2~3粒種子,深度2cm左右,播后覆土。5月7日定苗并追復合肥150kg/hm2和尿素225kg/hm2,培育壯苗,有利于花盤發育。向日葵從播種到收獲中耕除草3次,結合當地勞作習慣,第1次除草5月8日完成,深度10cm;第2次中耕6月9日進行,并追施尿素90kg/hm2,復合肥150kg/hm2;第3次中耕在7月1日進行,結合開溝、培土,深度20cm,并將復合肥225kg/hm2,氯化鉀6kg/hm2混合均勻后施入土壤。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7個品種的生育期在96~104d之間。其中生育期最短的是NC-209為96d,最長的是S31和UK301均為104d,科陽1號、T33、NC-208、TL303的生育期分別為103d、99d、97d、101d;食用葵的生育期、花期均較油用向日葵的長,出苗勢也較強,由此可見,食用葵的優勢較突出。
2.2 主要性狀 各品種的主要性狀由表2看出,參試7個品種的平均盤徑在16.1~20.6cm之間,平均盤徑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T33(20.6cm)>科陽1號(18.2cm)>TL3032.3 產量表現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7個品種667m2產量從高到低依次是:科陽1號>T33>TL303>NC-209>S31>NC-208>UK301,其中食用葵科陽1號、T33、TL303的產量優勢最明顯。
3 結論與討論
(1)試驗結果表明,在引進的7個向日葵品種中,以科陽1號、T33、TL303的產量相對較高,其生育期100d左右,大盤粗稈,抗倒伏、抗旱性強,“百粒重”高,花期比其他品種長,適宜在黃山地區種植示范推廣。
(2)黃山市是旅游城市,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日益壯大,不僅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農民致富。以景觀農業為特色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式正在興起,如歙縣石潭的油菜花、黟縣五里的桃花節吸引著國內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向日葵正是迎合了這一產業的需要,通過空間布局、科學管理、農藝展示等手段,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景觀農業帶,有效地把農業和旅游相結合,而黃山地區不論在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旅游資源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各區縣也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結合美好鄉村建設,重點打造旅游產業景觀帶,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此試驗為黃山地區景觀農業作物的選擇、種植、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責編:吳祚云)endprint
摘 要:為篩選出適宜黃山地區種植的高產抗病的向日葵新品種,對引進的7個向日葵新品種的生育期、主要性狀、產量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科陽1號、T33、TL303在生育期、經濟性狀、產量等方面表現較好,適宜在黃山地區進行示范推廣。
關鍵詞:向日葵;新品種;比較試驗;黃山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6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44-02
向日葵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出油率可達28%~36%。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觀賞價值的利用,已成為特色經濟作物之一。黃山市隨著美好鄉村建設的發展,歙縣、徽州區、休寧等地的向日葵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向日葵的農業景觀效應已初見成效,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突顯。為更好地指導黃山地區的向日葵生產,本研究擬通過對引進的向日葵新品種的生育期、主要性狀、產量等方面的分析比較,篩選出適合我市種植的向日葵品種,為我市推廣優良向日葵品種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品種7個,分別是食用葵科陽一號、T33、TL303(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作物所),油葵NC-208、NC-209(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S31、UK301(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黃山市農科所新雁基地,試驗地為沙壤土,土層深厚,肥力水平中等。
1.3 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不設重復,行長5m,行距0.6m,株距0.4m,小區面積30m2,種植10行,每行12株,共120株。
1.4 栽培管理 2013年4月16日播種,人工點播,每穴2~3粒種子,深度2cm左右,播后覆土。5月7日定苗并追復合肥150kg/hm2和尿素225kg/hm2,培育壯苗,有利于花盤發育。向日葵從播種到收獲中耕除草3次,結合當地勞作習慣,第1次除草5月8日完成,深度10cm;第2次中耕6月9日進行,并追施尿素90kg/hm2,復合肥150kg/hm2;第3次中耕在7月1日進行,結合開溝、培土,深度20cm,并將復合肥225kg/hm2,氯化鉀6kg/hm2混合均勻后施入土壤。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7個品種的生育期在96~104d之間。其中生育期最短的是NC-209為96d,最長的是S31和UK301均為104d,科陽1號、T33、NC-208、TL303的生育期分別為103d、99d、97d、101d;食用葵的生育期、花期均較油用向日葵的長,出苗勢也較強,由此可見,食用葵的優勢較突出。
2.2 主要性狀 各品種的主要性狀由表2看出,參試7個品種的平均盤徑在16.1~20.6cm之間,平均盤徑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T33(20.6cm)>科陽1號(18.2cm)>TL3032.3 產量表現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7個品種667m2產量從高到低依次是:科陽1號>T33>TL303>NC-209>S31>NC-208>UK301,其中食用葵科陽1號、T33、TL303的產量優勢最明顯。
3 結論與討論
(1)試驗結果表明,在引進的7個向日葵品種中,以科陽1號、T33、TL303的產量相對較高,其生育期100d左右,大盤粗稈,抗倒伏、抗旱性強,“百粒重”高,花期比其他品種長,適宜在黃山地區種植示范推廣。
(2)黃山市是旅游城市,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日益壯大,不僅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農民致富。以景觀農業為特色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式正在興起,如歙縣石潭的油菜花、黟縣五里的桃花節吸引著國內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向日葵正是迎合了這一產業的需要,通過空間布局、科學管理、農藝展示等手段,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景觀農業帶,有效地把農業和旅游相結合,而黃山地區不論在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旅游資源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各區縣也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結合美好鄉村建設,重點打造旅游產業景觀帶,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此試驗為黃山地區景觀農業作物的選擇、種植、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責編:吳祚云)endprint
摘 要:為篩選出適宜黃山地區種植的高產抗病的向日葵新品種,對引進的7個向日葵新品種的生育期、主要性狀、產量進行了比較試驗。結果表明:科陽1號、T33、TL303在生育期、經濟性狀、產量等方面表現較好,適宜在黃山地區進行示范推廣。
關鍵詞:向日葵;新品種;比較試驗;黃山地區
中圖分類號 S565.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44-02
向日葵是重要的油料作物之一,出油率可達28%~36%。近年來隨著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及其觀賞價值的利用,已成為特色經濟作物之一。黃山市隨著美好鄉村建設的發展,歙縣、徽州區、休寧等地的向日葵種植面積逐年擴大,向日葵的農業景觀效應已初見成效,由此帶來的經濟效益也突顯。為更好地指導黃山地區的向日葵生產,本研究擬通過對引進的向日葵新品種的生育期、主要性狀、產量等方面的分析比較,篩選出適合我市種植的向日葵品種,為我市推廣優良向日葵品種提供科學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供試材料 參試品種7個,分別是食用葵科陽一號、T33、TL303(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作物所),油葵NC-208、NC-209(吉林省向日葵研究所)、S31、UK301(北京德農種業有限公司)。
1.2 試驗地概況 試驗安排在黃山市農科所新雁基地,試驗地為沙壤土,土層深厚,肥力水平中等。
1.3 試驗設計 本次試驗不設重復,行長5m,行距0.6m,株距0.4m,小區面積30m2,種植10行,每行12株,共120株。
1.4 栽培管理 2013年4月16日播種,人工點播,每穴2~3粒種子,深度2cm左右,播后覆土。5月7日定苗并追復合肥150kg/hm2和尿素225kg/hm2,培育壯苗,有利于花盤發育。向日葵從播種到收獲中耕除草3次,結合當地勞作習慣,第1次除草5月8日完成,深度10cm;第2次中耕6月9日進行,并追施尿素90kg/hm2,復合肥150kg/hm2;第3次中耕在7月1日進行,結合開溝、培土,深度20cm,并將復合肥225kg/hm2,氯化鉀6kg/hm2混合均勻后施入土壤。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育期 由表1可以看出,7個品種的生育期在96~104d之間。其中生育期最短的是NC-209為96d,最長的是S31和UK301均為104d,科陽1號、T33、NC-208、TL303的生育期分別為103d、99d、97d、101d;食用葵的生育期、花期均較油用向日葵的長,出苗勢也較強,由此可見,食用葵的優勢較突出。
2.2 主要性狀 各品種的主要性狀由表2看出,參試7個品種的平均盤徑在16.1~20.6cm之間,平均盤徑由大到小排列順序為T33(20.6cm)>科陽1號(18.2cm)>TL3032.3 產量表現 由表2可以看出,參試7個品種667m2產量從高到低依次是:科陽1號>T33>TL303>NC-209>S31>NC-208>UK301,其中食用葵科陽1號、T33、TL303的產量優勢最明顯。
3 結論與討論
(1)試驗結果表明,在引進的7個向日葵品種中,以科陽1號、T33、TL303的產量相對較高,其生育期100d左右,大盤粗稈,抗倒伏、抗旱性強,“百粒重”高,花期比其他品種長,適宜在黃山地區種植示范推廣。
(2)黃山市是旅游城市,近年來,鄉村旅游發展日益壯大,不僅帶動旅游經濟的發展,也帶動了農民致富。以景觀農業為特色的一種新型農業經營形式正在興起,如歙縣石潭的油菜花、黟縣五里的桃花節吸引著國內游客和攝影愛好者。向日葵正是迎合了這一產業的需要,通過空間布局、科學管理、農藝展示等手段,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景觀農業帶,有效地把農業和旅游相結合,而黃山地區不論在地理位置、自然條件、旅游資源上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各區縣也利用自身的優勢條件,結合美好鄉村建設,重點打造旅游產業景觀帶,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提高農民增收、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此試驗為黃山地區景觀農業作物的選擇、種植、推廣,提供了科學依據。
(責編:吳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