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芳珍+何丹+劉春華等
摘 要:為了驗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進行了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試驗結果測土配方施肥區產量為465.2kg/667m2,較常規施肥區433.8kg/667m2增長7.2%,試驗結果表明,配方施肥促進水稻生產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關鍵詞:水稻測土配方;校正試驗;產量表現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61-02
根據上栗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要求,2013年4~7月,在金山鎮開展了早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通過試驗,進一步驗證了水稻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產增收效果顯著,為上栗縣水稻增產增收提供科學依據。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選擇 試驗田設在金山鎮白鶴村黃樂相農戶責任田,其經緯度為東經113°50′15″,北緯27°56′17″,是潴育性水稻土,土種為潴育石灰泥田,土壤養分含量為有機質23.2g/kg,堿解氮180.5mg/kg,有效磷26.2mg/kg,速效鉀71.45mg/kg,pH值6.3,試驗前3a早稻平均產量為428.6kg/667m2。
1.2 試驗肥料及作物品種 供試肥料:尿素、過磷酸鈣、復合肥、配方肥(20-10-15)。供試水稻品種為榮優463。
1.3 試驗設計 該試驗為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1為空白對照區,面積30m2,長10m,寬3m;處理2為配方施肥區:面積260m2,長20m,寬13m;處理3為常規施肥區,面積280m2,長20m,寬13.5m;試驗不設重復,隨機排列,在同一田塊中進行對比試驗。各小區間筑田埂隔離,并用塑料薄膜包埂,作好小區間排水溝,各小區要單灌單排,避免串灌串排。
1.4 施肥情況 該試驗所用的氮肥為湖北宜化產尿素,含氮46%;磷肥為鑫星磷化廠產鈣鎂磷肥,含P2O5為12%;復合肥(24-10-14)湖北洋豐產,含量48%;配方肥為江西斯波夫肥業有限公司產的玉露牌復合肥(20-10-15)含量為45%。各處理肥料施用量如下:處理1,不施任何肥料;處理2,施肥量是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來指導施肥,基肥:配方肥30kg/667m2,分蘗肥:配方肥15kg/667m2,穂肥:配方肥5kg/667m2;處理3,施肥量為當地農戶習慣施肥,基肥:尿素15kg/667m2、鈣鎂磷肥25kg/667m2,分蘗肥:復合肥25kg/667m2,穂肥:尿素3kg/667m2。
1.5 栽培管理 3月24日播種,4月23日移栽,每667m2移栽1.43萬蔸,4月22日施基肥,5月3日施分蘗肥,5月28日施穂肥。各個小區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基本一致,包括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收獲前各處理區取植株樣本5株進行室內考種,收獲時各處理進行實割實測,分別稱出其濕谷和干谷的重量,測出各處理的每667m2的實際產量。
2 結果分析
2.1 生育期分析 從表2可知,各試驗處理的返青期、分蘗期、始穂期、齊穂期沒有明顯的區別,與對照相比常規施肥區的全生育期長3d,配方施肥區的全生育期長2d。
2.2 經濟性狀分析 從表3可知,各試驗處理在株高、有效穂數、穂長、每穂總粒數、每穂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經濟性狀差別不大,與對照區相比有較明顯差別,各項指標均比對照區偏高。
2.4 效益分析 肥料按市場價折成純量價格為純氮5.8元/kg、純磷6.2元/kg、純鉀6.6元/kg,稻谷按2.6元/kg計算,得出測土配方施肥、常規施肥區和空白區產值分別為1 209.5元/667m2、1 127.9元/667m2、687.7元/667m2,成本分別為124.7元/667m2、140.0元/667m2、0元/667m2;測土配方施肥增收81.6元/667m2、節本15.3元/667m2,合計配方施肥節本增收96.9元/667m2。
3 結論與建議
從測土配方施肥區與常規規施肥區相比較,水稻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生產成本低、產量高、節本增收效果顯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應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加大配方肥的施用,讓農民切實享受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帶來的好處。 (責編:吳祚云)endprint
摘 要:為了驗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進行了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試驗結果測土配方施肥區產量為465.2kg/667m2,較常規施肥區433.8kg/667m2增長7.2%,試驗結果表明,配方施肥促進水稻生產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關鍵詞:水稻測土配方;校正試驗;產量表現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61-02
根據上栗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要求,2013年4~7月,在金山鎮開展了早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通過試驗,進一步驗證了水稻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產增收效果顯著,為上栗縣水稻增產增收提供科學依據。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選擇 試驗田設在金山鎮白鶴村黃樂相農戶責任田,其經緯度為東經113°50′15″,北緯27°56′17″,是潴育性水稻土,土種為潴育石灰泥田,土壤養分含量為有機質23.2g/kg,堿解氮180.5mg/kg,有效磷26.2mg/kg,速效鉀71.45mg/kg,pH值6.3,試驗前3a早稻平均產量為428.6kg/667m2。
1.2 試驗肥料及作物品種 供試肥料:尿素、過磷酸鈣、復合肥、配方肥(20-10-15)。供試水稻品種為榮優463。
1.3 試驗設計 該試驗為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1為空白對照區,面積30m2,長10m,寬3m;處理2為配方施肥區:面積260m2,長20m,寬13m;處理3為常規施肥區,面積280m2,長20m,寬13.5m;試驗不設重復,隨機排列,在同一田塊中進行對比試驗。各小區間筑田埂隔離,并用塑料薄膜包埂,作好小區間排水溝,各小區要單灌單排,避免串灌串排。
1.4 施肥情況 該試驗所用的氮肥為湖北宜化產尿素,含氮46%;磷肥為鑫星磷化廠產鈣鎂磷肥,含P2O5為12%;復合肥(24-10-14)湖北洋豐產,含量48%;配方肥為江西斯波夫肥業有限公司產的玉露牌復合肥(20-10-15)含量為45%。各處理肥料施用量如下:處理1,不施任何肥料;處理2,施肥量是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來指導施肥,基肥:配方肥30kg/667m2,分蘗肥:配方肥15kg/667m2,穂肥:配方肥5kg/667m2;處理3,施肥量為當地農戶習慣施肥,基肥:尿素15kg/667m2、鈣鎂磷肥25kg/667m2,分蘗肥:復合肥25kg/667m2,穂肥:尿素3kg/667m2。
1.5 栽培管理 3月24日播種,4月23日移栽,每667m2移栽1.43萬蔸,4月22日施基肥,5月3日施分蘗肥,5月28日施穂肥。各個小區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基本一致,包括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收獲前各處理區取植株樣本5株進行室內考種,收獲時各處理進行實割實測,分別稱出其濕谷和干谷的重量,測出各處理的每667m2的實際產量。
2 結果分析
2.1 生育期分析 從表2可知,各試驗處理的返青期、分蘗期、始穂期、齊穂期沒有明顯的區別,與對照相比常規施肥區的全生育期長3d,配方施肥區的全生育期長2d。
2.2 經濟性狀分析 從表3可知,各試驗處理在株高、有效穂數、穂長、每穂總粒數、每穂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經濟性狀差別不大,與對照區相比有較明顯差別,各項指標均比對照區偏高。
2.4 效益分析 肥料按市場價折成純量價格為純氮5.8元/kg、純磷6.2元/kg、純鉀6.6元/kg,稻谷按2.6元/kg計算,得出測土配方施肥、常規施肥區和空白區產值分別為1 209.5元/667m2、1 127.9元/667m2、687.7元/667m2,成本分別為124.7元/667m2、140.0元/667m2、0元/667m2;測土配方施肥增收81.6元/667m2、節本15.3元/667m2,合計配方施肥節本增收96.9元/667m2。
3 結論與建議
從測土配方施肥區與常規規施肥區相比較,水稻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生產成本低、產量高、節本增收效果顯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應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加大配方肥的施用,讓農民切實享受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帶來的好處。 (責編:吳祚云)endprint
摘 要:為了驗證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效果,進行了水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試驗結果測土配方施肥區產量為465.2kg/667m2,較常規施肥區433.8kg/667m2增長7.2%,試驗結果表明,配方施肥促進水稻生產增產增收效果顯著。
關鍵詞:水稻測土配方;校正試驗;產量表現
中圖分類號 S51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61-02
根據上栗縣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實施要求,2013年4~7月,在金山鎮開展了早稻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通過試驗,進一步驗證了水稻實施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增產增收效果顯著,為上栗縣水稻增產增收提供科學依據。
1 試驗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田選擇 試驗田設在金山鎮白鶴村黃樂相農戶責任田,其經緯度為東經113°50′15″,北緯27°56′17″,是潴育性水稻土,土種為潴育石灰泥田,土壤養分含量為有機質23.2g/kg,堿解氮180.5mg/kg,有效磷26.2mg/kg,速效鉀71.45mg/kg,pH值6.3,試驗前3a早稻平均產量為428.6kg/667m2。
1.2 試驗肥料及作物品種 供試肥料:尿素、過磷酸鈣、復合肥、配方肥(20-10-15)。供試水稻品種為榮優463。
1.3 試驗設計 該試驗為測土配方施肥校正試驗,設3個處理,處理1為空白對照區,面積30m2,長10m,寬3m;處理2為配方施肥區:面積260m2,長20m,寬13m;處理3為常規施肥區,面積280m2,長20m,寬13.5m;試驗不設重復,隨機排列,在同一田塊中進行對比試驗。各小區間筑田埂隔離,并用塑料薄膜包埂,作好小區間排水溝,各小區要單灌單排,避免串灌串排。
1.4 施肥情況 該試驗所用的氮肥為湖北宜化產尿素,含氮46%;磷肥為鑫星磷化廠產鈣鎂磷肥,含P2O5為12%;復合肥(24-10-14)湖北洋豐產,含量48%;配方肥為江西斯波夫肥業有限公司產的玉露牌復合肥(20-10-15)含量為45%。各處理肥料施用量如下:處理1,不施任何肥料;處理2,施肥量是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來指導施肥,基肥:配方肥30kg/667m2,分蘗肥:配方肥15kg/667m2,穂肥:配方肥5kg/667m2;處理3,施肥量為當地農戶習慣施肥,基肥:尿素15kg/667m2、鈣鎂磷肥25kg/667m2,分蘗肥:復合肥25kg/667m2,穂肥:尿素3kg/667m2。
1.5 栽培管理 3月24日播種,4月23日移栽,每667m2移栽1.43萬蔸,4月22日施基肥,5月3日施分蘗肥,5月28日施穂肥。各個小區除施肥不同外,其他田間管理措施基本一致,包括水分管理、病蟲害防治等。收獲前各處理區取植株樣本5株進行室內考種,收獲時各處理進行實割實測,分別稱出其濕谷和干谷的重量,測出各處理的每667m2的實際產量。
2 結果分析
2.1 生育期分析 從表2可知,各試驗處理的返青期、分蘗期、始穂期、齊穂期沒有明顯的區別,與對照相比常規施肥區的全生育期長3d,配方施肥區的全生育期長2d。
2.2 經濟性狀分析 從表3可知,各試驗處理在株高、有效穂數、穂長、每穂總粒數、每穂實粒數、結實率、千粒重等經濟性狀差別不大,與對照區相比有較明顯差別,各項指標均比對照區偏高。
2.4 效益分析 肥料按市場價折成純量價格為純氮5.8元/kg、純磷6.2元/kg、純鉀6.6元/kg,稻谷按2.6元/kg計算,得出測土配方施肥、常規施肥區和空白區產值分別為1 209.5元/667m2、1 127.9元/667m2、687.7元/667m2,成本分別為124.7元/667m2、140.0元/667m2、0元/667m2;測土配方施肥增收81.6元/667m2、節本15.3元/667m2,合計配方施肥節本增收96.9元/667m2。
3 結論與建議
從測土配方施肥區與常規規施肥區相比較,水稻實施測土配方施肥生產成本低、產量高、節本增收效果顯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是科學合理的施肥方法,是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重要措施,應大力推廣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的應用,進一步加大配方肥的施用,讓農民切實享受到測土配方施肥技術帶來的好處。 (責編:吳祚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