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萬順+馬雪俠+劉曉林等
摘 要:采用桑葉、竹葉、石膏為原料,通過正交試驗方法,初步研制出一種消炎祛火湯的基本配方。采用吸光光度計測定桑、竹混提液吸光度度值的方法,經過多次試驗,確定了桑、竹混合液浸提的最佳時間、溫度與料水比例,最后采用正交試驗、方差分析法、感觀評分法確定了輔料蛋白糖和檸檬酸的添加量。至此,一種透明清亮、色澤碧綠、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的飲料研制成功,并獲國家專利,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桑葉;飲料;研制;前景
中圖分類號 TS27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115-04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植桑大國,產量和面積均居世界首位。桑葉中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滋陰補血,疏風散熱,益肝通氣,抗菌殺毒,降壓利尿之功效。桑葉入藥用在我國有可追溯的悠久歷史,如在《神農本草經》、《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桑是“藥食同源”植物[1],近年來桑葉已被衛生部正式歸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之列[2]。竹葉在中國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如在《本草求真》、《本草逢原》等古代醫學著作均有大量記載。據《藥品化義》記載,竹葉透香清心,微苦涼熱,氣味俱清[3],性淡、微澀、寒,味甘、苦,具有清熱利尿、明目解毒及止血的功能。石膏性寒,味淡,無毒,具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瀉火之功效。筆者以上述3種成分配比而成了一種保健飲料,并進行了相關的試驗研究。
1 飲料配方的初步形成過程
每年的春、夏繭收烘期間,天氣干,氣溫高,蠶繭收烘工作區氣溫高達40℃以上,由于工作環境惡劣、造成烘繭操作工肝火旺盛、免疫力低下,很多人患上了感冒、口干口臭、牙齦腫痛等癥,根據2008-2009連續2a統計,工人患病率平均高達56.3%,嚴重影響勞動力穩定。根據中醫配伍理論,筆者試著以桑葉為主,竹葉為輔,配之于石膏,初步確定分別取鮮桑葉1.5kg,1.0kg,0.5kg,鮮竹葉取0.8kg,0.5kg,0.2kg,石膏取0.3kg,0.2kg,0.1kg進行配比,組成桑葉降火湯的基本配方,進行正交試驗(表1)。
為了驗證桑葉降火湯的效果,全縣2000年春、夏繭收烘過程中征集270名烘繭工組成志愿者體驗團,分成9組,每天每班每人飲用不低于500mL。L9(34)桑葉降火湯配方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見看出:A(桑葉)、B(竹葉)、C(石膏)極差R分別為18、3.5、3,因而它們的對飲料的影響為A(桑葉)>B(竹葉)>C(石膏),影響的主要因素為A(桑葉),其次是B(竹葉),C(石膏)為次要因子。由試驗結果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A1B1C1和A2B2C2效果接近,2a發病人數平均皆為2人,因此,從節約成本的角度,應選擇經濟實惠且效果明顯的配方A2B2C2。但由于石膏是具有大寒藥性,且又為次要因子,因而可以定為C3,由此得出祛暑降火湯的最佳組合為A2B2C3,即質量比例為桑葉1kg∶竹葉0.5kg∶石膏0.1kg。但是,由于采用桑葉、竹葉煎湯,造成湯色棕褐,口味苦臭,大多工人不喜歡喝。為了改善該飲料的色澤和風味,提高口感,筆者進行了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與試劑 新鮮桑葉,采摘于復新河果桑采摘園;新鮮竹葉,采摘于歡口生態觀光園;石膏,河北邢臺雙華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蛋白糖,河南超凡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檸檬酸,河南藍翔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2.2 儀器與設備 TU-18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G550高速臺式離心機(長沙湘儀離心機有限公司);PHS-3CA型精密酸度計(上海世義精密儀器有限公司);DS-1高速組織搗碎機(上海標本模型廠制造);TDL-80-2B臺式低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2.3 生產工藝與操作要點
2.3.2 操作要點 選擇復新河果桑采摘園新鮮桑葉和我鎮生態園的鮮竹葉,洗凈瀝干。將干凈的桑葉和竹葉粉碎。將粉碎后的桑葉按1∶0.5比例混合后,用100℃1∶10的料水比浸提90min,過濾后的桑竹浸提液備用。將石膏粉碎,過120目,備用。將石膏粉、蛋白糖、檸檬酸與桑竹提取液混合、調配。將調配好的溶液進行離心分離,除去混濁和沉淀。將離心上清液加熱排氣,趁熱灌裝、封蓋,在100℃殺菌20min,冷卻即得到透明清亮、色澤碧綠、酸甜可口,具有桑葉和竹葉清香的飲料成品。
2.4 試驗設計 采用水浸法提取桑、竹葉中有效成分,用吸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值,通過吸光度值確定料水比,浸提時間和浸提溫度,用正交試驗和感觀評定法確定桑、竹葉提取液與蛋白糖、檸檬酸的比例,優化飲料的配方。
3 結果與分析
3.1 桑、竹水提液的浸提工藝參數
3.1.2 提取溫度的確定 將桑、竹混合漿與水的混合比例確定為1∶10,分別在80℃、90℃、100℃、110℃、120℃溫度下浸提,不同的時間通過對浸提液的吸光度值進行比較,3.2 蛋白糖、檸檬酸添加量的確定 桑、竹提取液加石膏,略帶苦澀味,加入蛋白糖和檸檬酸可以改善飲料的風味和品質,更適合大多數人群的飲食習慣。為考察蛋白糖、檸檬酸對本飲料的影響,得出蛋白糖、檸檬酸的最佳配合比例,取鮮桑葉1份、鮮竹葉0.5份、石膏0.1份按最佳方案制取的浸提混合液,以蛋白糖、檸檬酸為試驗因素,進行正交試驗。
經方差分析可知,A和B2種因子影響度比較均衡,相互間沒有大的偏差,因此可不分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由表5明顯看出,試驗最佳組合為A2B3或A4B3,而通過K,R分析可知最好的組合為A3B3,根據兩因子影響度較小和3組合中都有B3,而A3數值居于A2、A4之間,筆者決定不再進行對比試驗,使用A3B3組合。
3.3 結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桑葉保健飲料的最佳提取條件均已確定:桑、竹∶水的混合比例為1∶10,在100℃的情況下浸提90min為最佳浸提條件。桑葉保健飲料的最佳配合比例為:鮮桑葉∶鮮竹葉∶石膏粉∶蛋白糖∶檸檬酸的質量之比=1∶0.5∶0.1∶0.015∶0.02,所得的飲料為透明清亮、色澤碧綠、甜酸適口,具有桑葉和竹葉特有的清香,而且富含多種活性成分。由于桑葉、竹葉和石膏粉的功效得到有效配伍,使得該飲料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預防及輔助治療感冒,并可輔助治療口臭、牙痛、心煩等癥。
4 該飲料的生產前景
該“桑葉保健飲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已進行了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4年1月15日授權(專利號:ZL201210231038.0)。并由徐州林泉綠色食品飲料廠于2014年3月15日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酒店分別于山東單縣康寶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河南伊思特天然食品飲料廠、北京天元飲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別簽訂了為期3a的省級區域生產銷售專利權轉讓合同,本飲料已作為一般飲料投放市場,并取得了初步效益,作為保健飲料生產[7]已有徐州林泉綠色食品飲料廠,進行相關的動物實驗,委托南京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進行衛生學、穩定性、毒理學、功能性檢測,初審通過后,報SFDA監督審批辦公室申請參加終審。
參考文獻
[1]張媛.桑葉的營養成分和食用藥用開發價值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2(22):264-266.
[2]葉文峰.桑葉發酵保健飲料的研制[J].食品科學,2006(12):948-950.
[3]張洪坤.竹葉的保健功能及應用[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6):92-94.
[4]馬惠,侯偉偉,楊海燕.桑葚葉果復合汁飲料的工藝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13(2):279-285.
[5]李怡彬,鄭明初,鄭寶,等.竹葉黃酮微波提取工藝的研究[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6,1(1):48-50.
[6]孫君社.食品感觀鑒評[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6)124-158.
[7]趙余慶.保健食品研制思路與方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0.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采用桑葉、竹葉、石膏為原料,通過正交試驗方法,初步研制出一種消炎祛火湯的基本配方。采用吸光光度計測定桑、竹混提液吸光度度值的方法,經過多次試驗,確定了桑、竹混合液浸提的最佳時間、溫度與料水比例,最后采用正交試驗、方差分析法、感觀評分法確定了輔料蛋白糖和檸檬酸的添加量。至此,一種透明清亮、色澤碧綠、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的飲料研制成功,并獲國家專利,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桑葉;飲料;研制;前景
中圖分類號 TS27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115-04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植桑大國,產量和面積均居世界首位。桑葉中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滋陰補血,疏風散熱,益肝通氣,抗菌殺毒,降壓利尿之功效。桑葉入藥用在我國有可追溯的悠久歷史,如在《神農本草經》、《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桑是“藥食同源”植物[1],近年來桑葉已被衛生部正式歸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之列[2]。竹葉在中國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如在《本草求真》、《本草逢原》等古代醫學著作均有大量記載。據《藥品化義》記載,竹葉透香清心,微苦涼熱,氣味俱清[3],性淡、微澀、寒,味甘、苦,具有清熱利尿、明目解毒及止血的功能。石膏性寒,味淡,無毒,具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瀉火之功效。筆者以上述3種成分配比而成了一種保健飲料,并進行了相關的試驗研究。
1 飲料配方的初步形成過程
每年的春、夏繭收烘期間,天氣干,氣溫高,蠶繭收烘工作區氣溫高達40℃以上,由于工作環境惡劣、造成烘繭操作工肝火旺盛、免疫力低下,很多人患上了感冒、口干口臭、牙齦腫痛等癥,根據2008-2009連續2a統計,工人患病率平均高達56.3%,嚴重影響勞動力穩定。根據中醫配伍理論,筆者試著以桑葉為主,竹葉為輔,配之于石膏,初步確定分別取鮮桑葉1.5kg,1.0kg,0.5kg,鮮竹葉取0.8kg,0.5kg,0.2kg,石膏取0.3kg,0.2kg,0.1kg進行配比,組成桑葉降火湯的基本配方,進行正交試驗(表1)。
為了驗證桑葉降火湯的效果,全縣2000年春、夏繭收烘過程中征集270名烘繭工組成志愿者體驗團,分成9組,每天每班每人飲用不低于500mL。L9(34)桑葉降火湯配方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見看出:A(桑葉)、B(竹葉)、C(石膏)極差R分別為18、3.5、3,因而它們的對飲料的影響為A(桑葉)>B(竹葉)>C(石膏),影響的主要因素為A(桑葉),其次是B(竹葉),C(石膏)為次要因子。由試驗結果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A1B1C1和A2B2C2效果接近,2a發病人數平均皆為2人,因此,從節約成本的角度,應選擇經濟實惠且效果明顯的配方A2B2C2。但由于石膏是具有大寒藥性,且又為次要因子,因而可以定為C3,由此得出祛暑降火湯的最佳組合為A2B2C3,即質量比例為桑葉1kg∶竹葉0.5kg∶石膏0.1kg。但是,由于采用桑葉、竹葉煎湯,造成湯色棕褐,口味苦臭,大多工人不喜歡喝。為了改善該飲料的色澤和風味,提高口感,筆者進行了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與試劑 新鮮桑葉,采摘于復新河果桑采摘園;新鮮竹葉,采摘于歡口生態觀光園;石膏,河北邢臺雙華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蛋白糖,河南超凡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檸檬酸,河南藍翔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2.2 儀器與設備 TU-18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G550高速臺式離心機(長沙湘儀離心機有限公司);PHS-3CA型精密酸度計(上海世義精密儀器有限公司);DS-1高速組織搗碎機(上海標本模型廠制造);TDL-80-2B臺式低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2.3 生產工藝與操作要點
2.3.2 操作要點 選擇復新河果桑采摘園新鮮桑葉和我鎮生態園的鮮竹葉,洗凈瀝干。將干凈的桑葉和竹葉粉碎。將粉碎后的桑葉按1∶0.5比例混合后,用100℃1∶10的料水比浸提90min,過濾后的桑竹浸提液備用。將石膏粉碎,過120目,備用。將石膏粉、蛋白糖、檸檬酸與桑竹提取液混合、調配。將調配好的溶液進行離心分離,除去混濁和沉淀。將離心上清液加熱排氣,趁熱灌裝、封蓋,在100℃殺菌20min,冷卻即得到透明清亮、色澤碧綠、酸甜可口,具有桑葉和竹葉清香的飲料成品。
2.4 試驗設計 采用水浸法提取桑、竹葉中有效成分,用吸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值,通過吸光度值確定料水比,浸提時間和浸提溫度,用正交試驗和感觀評定法確定桑、竹葉提取液與蛋白糖、檸檬酸的比例,優化飲料的配方。
3 結果與分析
3.1 桑、竹水提液的浸提工藝參數
3.1.2 提取溫度的確定 將桑、竹混合漿與水的混合比例確定為1∶10,分別在80℃、90℃、100℃、110℃、120℃溫度下浸提,不同的時間通過對浸提液的吸光度值進行比較,3.2 蛋白糖、檸檬酸添加量的確定 桑、竹提取液加石膏,略帶苦澀味,加入蛋白糖和檸檬酸可以改善飲料的風味和品質,更適合大多數人群的飲食習慣。為考察蛋白糖、檸檬酸對本飲料的影響,得出蛋白糖、檸檬酸的最佳配合比例,取鮮桑葉1份、鮮竹葉0.5份、石膏0.1份按最佳方案制取的浸提混合液,以蛋白糖、檸檬酸為試驗因素,進行正交試驗。
經方差分析可知,A和B2種因子影響度比較均衡,相互間沒有大的偏差,因此可不分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由表5明顯看出,試驗最佳組合為A2B3或A4B3,而通過K,R分析可知最好的組合為A3B3,根據兩因子影響度較小和3組合中都有B3,而A3數值居于A2、A4之間,筆者決定不再進行對比試驗,使用A3B3組合。
3.3 結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桑葉保健飲料的最佳提取條件均已確定:桑、竹∶水的混合比例為1∶10,在100℃的情況下浸提90min為最佳浸提條件。桑葉保健飲料的最佳配合比例為:鮮桑葉∶鮮竹葉∶石膏粉∶蛋白糖∶檸檬酸的質量之比=1∶0.5∶0.1∶0.015∶0.02,所得的飲料為透明清亮、色澤碧綠、甜酸適口,具有桑葉和竹葉特有的清香,而且富含多種活性成分。由于桑葉、竹葉和石膏粉的功效得到有效配伍,使得該飲料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預防及輔助治療感冒,并可輔助治療口臭、牙痛、心煩等癥。
4 該飲料的生產前景
該“桑葉保健飲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已進行了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4年1月15日授權(專利號:ZL201210231038.0)。并由徐州林泉綠色食品飲料廠于2014年3月15日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酒店分別于山東單縣康寶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河南伊思特天然食品飲料廠、北京天元飲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別簽訂了為期3a的省級區域生產銷售專利權轉讓合同,本飲料已作為一般飲料投放市場,并取得了初步效益,作為保健飲料生產[7]已有徐州林泉綠色食品飲料廠,進行相關的動物實驗,委托南京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進行衛生學、穩定性、毒理學、功能性檢測,初審通過后,報SFDA監督審批辦公室申請參加終審。
參考文獻
[1]張媛.桑葉的營養成分和食用藥用開發價值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2(22):264-266.
[2]葉文峰.桑葉發酵保健飲料的研制[J].食品科學,2006(12):948-950.
[3]張洪坤.竹葉的保健功能及應用[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6):92-94.
[4]馬惠,侯偉偉,楊海燕.桑葚葉果復合汁飲料的工藝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13(2):279-285.
[5]李怡彬,鄭明初,鄭寶,等.竹葉黃酮微波提取工藝的研究[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6,1(1):48-50.
[6]孫君社.食品感觀鑒評[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6)124-158.
[7]趙余慶.保健食品研制思路與方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0.
(責編:張宏民)endprint
摘 要:采用桑葉、竹葉、石膏為原料,通過正交試驗方法,初步研制出一種消炎祛火湯的基本配方。采用吸光光度計測定桑、竹混提液吸光度度值的方法,經過多次試驗,確定了桑、竹混合液浸提的最佳時間、溫度與料水比例,最后采用正交試驗、方差分析法、感觀評分法確定了輔料蛋白糖和檸檬酸的添加量。至此,一種透明清亮、色澤碧綠、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的飲料研制成功,并獲國家專利,取得了一定的經濟效益。
關鍵詞:桑葉;飲料;研制;前景
中圖分類號 TS275.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4)16-115-04
我國是世界上第一植桑大國,產量和面積均居世界首位。桑葉中含有豐富的糖、蛋白質、纖維素和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具有滋陰補血,疏風散熱,益肝通氣,抗菌殺毒,降壓利尿之功效。桑葉入藥用在我國有可追溯的悠久歷史,如在《神農本草經》、《中藥大辭典》中均有記載;桑是“藥食同源”植物[1],近年來桑葉已被衛生部正式歸入“既是食品又是藥品”之列[2]。竹葉在中國具有悠久的食用和藥用歷史,如在《本草求真》、《本草逢原》等古代醫學著作均有大量記載。據《藥品化義》記載,竹葉透香清心,微苦涼熱,氣味俱清[3],性淡、微澀、寒,味甘、苦,具有清熱利尿、明目解毒及止血的功能。石膏性寒,味淡,無毒,具有解肌清熱、除煩止渴、清熱解毒、瀉火之功效。筆者以上述3種成分配比而成了一種保健飲料,并進行了相關的試驗研究。
1 飲料配方的初步形成過程
每年的春、夏繭收烘期間,天氣干,氣溫高,蠶繭收烘工作區氣溫高達40℃以上,由于工作環境惡劣、造成烘繭操作工肝火旺盛、免疫力低下,很多人患上了感冒、口干口臭、牙齦腫痛等癥,根據2008-2009連續2a統計,工人患病率平均高達56.3%,嚴重影響勞動力穩定。根據中醫配伍理論,筆者試著以桑葉為主,竹葉為輔,配之于石膏,初步確定分別取鮮桑葉1.5kg,1.0kg,0.5kg,鮮竹葉取0.8kg,0.5kg,0.2kg,石膏取0.3kg,0.2kg,0.1kg進行配比,組成桑葉降火湯的基本配方,進行正交試驗(表1)。
為了驗證桑葉降火湯的效果,全縣2000年春、夏繭收烘過程中征集270名烘繭工組成志愿者體驗團,分成9組,每天每班每人飲用不低于500mL。L9(34)桑葉降火湯配方正交試驗結果(見表2)。從表2可見看出:A(桑葉)、B(竹葉)、C(石膏)極差R分別為18、3.5、3,因而它們的對飲料的影響為A(桑葉)>B(竹葉)>C(石膏),影響的主要因素為A(桑葉),其次是B(竹葉),C(石膏)為次要因子。由試驗結果和方差分析可以看出,A1B1C1和A2B2C2效果接近,2a發病人數平均皆為2人,因此,從節約成本的角度,應選擇經濟實惠且效果明顯的配方A2B2C2。但由于石膏是具有大寒藥性,且又為次要因子,因而可以定為C3,由此得出祛暑降火湯的最佳組合為A2B2C3,即質量比例為桑葉1kg∶竹葉0.5kg∶石膏0.1kg。但是,由于采用桑葉、竹葉煎湯,造成湯色棕褐,口味苦臭,大多工人不喜歡喝。為了改善該飲料的色澤和風味,提高口感,筆者進行了進一步的試驗研究。
2 材料與方法
2.1 材料與試劑 新鮮桑葉,采摘于復新河果桑采摘園;新鮮竹葉,采摘于歡口生態觀光園;石膏,河北邢臺雙華石膏制品有限公司生產;蛋白糖,河南超凡化工有限公司生產;檸檬酸,河南藍翔化工有限公司生產。
2.2 儀器與設備 TU-1810型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責任公司);TG550高速臺式離心機(長沙湘儀離心機有限公司);PHS-3CA型精密酸度計(上海世義精密儀器有限公司);DS-1高速組織搗碎機(上海標本模型廠制造);TDL-80-2B臺式低速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2.3 生產工藝與操作要點
2.3.2 操作要點 選擇復新河果桑采摘園新鮮桑葉和我鎮生態園的鮮竹葉,洗凈瀝干。將干凈的桑葉和竹葉粉碎。將粉碎后的桑葉按1∶0.5比例混合后,用100℃1∶10的料水比浸提90min,過濾后的桑竹浸提液備用。將石膏粉碎,過120目,備用。將石膏粉、蛋白糖、檸檬酸與桑竹提取液混合、調配。將調配好的溶液進行離心分離,除去混濁和沉淀。將離心上清液加熱排氣,趁熱灌裝、封蓋,在100℃殺菌20min,冷卻即得到透明清亮、色澤碧綠、酸甜可口,具有桑葉和竹葉清香的飲料成品。
2.4 試驗設計 采用水浸法提取桑、竹葉中有效成分,用吸光光度計測定吸光值,通過吸光度值確定料水比,浸提時間和浸提溫度,用正交試驗和感觀評定法確定桑、竹葉提取液與蛋白糖、檸檬酸的比例,優化飲料的配方。
3 結果與分析
3.1 桑、竹水提液的浸提工藝參數
3.1.2 提取溫度的確定 將桑、竹混合漿與水的混合比例確定為1∶10,分別在80℃、90℃、100℃、110℃、120℃溫度下浸提,不同的時間通過對浸提液的吸光度值進行比較,3.2 蛋白糖、檸檬酸添加量的確定 桑、竹提取液加石膏,略帶苦澀味,加入蛋白糖和檸檬酸可以改善飲料的風味和品質,更適合大多數人群的飲食習慣。為考察蛋白糖、檸檬酸對本飲料的影響,得出蛋白糖、檸檬酸的最佳配合比例,取鮮桑葉1份、鮮竹葉0.5份、石膏0.1份按最佳方案制取的浸提混合液,以蛋白糖、檸檬酸為試驗因素,進行正交試驗。
經方差分析可知,A和B2種因子影響度比較均衡,相互間沒有大的偏差,因此可不分主要因子和次要因子,由表5明顯看出,試驗最佳組合為A2B3或A4B3,而通過K,R分析可知最好的組合為A3B3,根據兩因子影響度較小和3組合中都有B3,而A3數值居于A2、A4之間,筆者決定不再進行對比試驗,使用A3B3組合。
3.3 結論 由本次試驗可知,桑葉保健飲料的最佳提取條件均已確定:桑、竹∶水的混合比例為1∶10,在100℃的情況下浸提90min為最佳浸提條件。桑葉保健飲料的最佳配合比例為:鮮桑葉∶鮮竹葉∶石膏粉∶蛋白糖∶檸檬酸的質量之比=1∶0.5∶0.1∶0.015∶0.02,所得的飲料為透明清亮、色澤碧綠、甜酸適口,具有桑葉和竹葉特有的清香,而且富含多種活性成分。由于桑葉、竹葉和石膏粉的功效得到有效配伍,使得該飲料具有抗菌消炎、清熱解毒的功效,可預防及輔助治療感冒,并可輔助治療口臭、牙痛、心煩等癥。
4 該飲料的生產前景
該“桑葉保健飲料配方及其制備方法”已進行了專利申請,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4年1月15日授權(專利號:ZL201210231038.0)。并由徐州林泉綠色食品飲料廠于2014年3月15日在北京世紀金源大酒店分別于山東單縣康寶食品飲料有限公司、河南伊思特天然食品飲料廠、北京天元飲料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北京)分別簽訂了為期3a的省級區域生產銷售專利權轉讓合同,本飲料已作為一般飲料投放市場,并取得了初步效益,作為保健飲料生產[7]已有徐州林泉綠色食品飲料廠,進行相關的動物實驗,委托南京醫科大學營養與食品科學技術研究所,進行衛生學、穩定性、毒理學、功能性檢測,初審通過后,報SFDA監督審批辦公室申請參加終審。
參考文獻
[1]張媛.桑葉的營養成分和食用藥用開發價值研究進展[J].現代農業科技,2012(22):264-266.
[2]葉文峰.桑葉發酵保健飲料的研制[J].食品科學,2006(12):948-950.
[3]張洪坤.竹葉的保健功能及應用[J].山東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6(6):92-94.
[4]馬惠,侯偉偉,楊海燕.桑葚葉果復合汁飲料的工藝研究[J].新疆農業科學,2013(2):279-285.
[5]李怡彬,鄭明初,鄭寶,等.竹葉黃酮微波提取工藝的研究[J].農產品加工學刊,2006,1(1):48-50.
[6]孫君社.食品感觀鑒評[M].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1994(6)124-158.
[7]趙余慶.保健食品研制思路與方法[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0.
(責編:張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