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魯平
我校于2012年9月與北京教育學院宣武分院共同開展了“院校聯動,整校推進”專業教師研修班活動,目的是從轉變職業教育觀念入手,以行動研究為主要方式,本著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原則,培養骨干教師隊伍,做好我校的課程改革實踐工作。經過歷時一年多的實踐研究,骨干教師在課改理念上得到轉變,在教學能力上得到發展,在科研水平上得到提升。
遴選培訓教師,打好骨干教師培養的基礎
在實踐研究中,我校結合實際,在選擇學習團隊的成員時主要考慮幾個方面:一是選擇業務能力較強,個人發展意愿強烈,愛崗敬業,在專業發展中甘于奉獻的教師;二是選擇平時科研能力較強,注重教研的教師;三是選擇對專業有著全面的了解,對專業的發展較為熟悉,能夠較好地帶領專業團隊學習和工作的主任;四是將中青教師進行組合,以中年教師為主。
從一年多的學習情況看,教師學習積極性較高,教育觀念轉變快,易于形成專業團隊,發揮骨干教師的作用,便于開展專業學習和討論,教師之間的相互促進作用較為顯著。
基于任務的行動學習方式,幫助教師提升能力
為了達到培訓的目的,經過分析、研討,我們摒棄了以往單純的講座加研討的學習形式,根據我校教師的職業特點和知識結構,選擇了基于任務的行動學習方式。我們以七個專業完成課程開發作為真實的任務,請北京市職教課改專家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培訓,教師團隊在學習中完成課程開發任務,實踐所學理論,內化提升課改能力。
培訓之初,我們明確了本次培訓學習的任務——各個專業要各自完成本專業課程的開發與實施,以真實的專業課程改革作為我校教師學習的任務。并要求七個專業在培訓結束時,按照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基于工作過程導向課程改革要求,形成一套包括基礎調研、典型職業活動調研分析、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專業核心課程標準等要素在內的完整的課程開發方案。有了這樣具體的載體和明確的要求,教師在學習中就更加投入,積極汲取課程改革的相關知識,邊學邊落實,完成相應的課改工作。
我們也注重對教師學習的評價,結合我校培訓內容,我們選擇了作業評價的方式。在前期的研討中,我們把學習形式定為教學—實踐—論證—修改—再論證。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帶著任務進行學習和實踐。專家組通過論證來評價反饋教師的學習成果,最終將所學課改理論固化成課程開發方案,內化為教師自身的開發能力。
遵循成人學習特點,助推教師成長
加強合作學習,培養團隊意識。通過合作學習實踐,共同完成項目,小組間成員相互幫助、一起研討,培養了團隊意識。因為課程開發是以專業為單位的,每個項目都必須由專業成員合作才能完成,項目的準確性、全面性促使教師在學習中不斷地合作與交流,也不斷地碰撞出火花。
關注教師的自我認同感,保證自身能量的最大發揮。影響教師發展的因素是復雜的、多方面的,教育學的研究表明,任何一個智力發展正常的人,都具有一定的潛在能量,但這種潛能必須在研究中和外部作用的合力下才能得到開發和升華。目前正是職業教育的寒冬季,由于社會對職業教育尤其是中等職業教育認同感不高,學校的招生相當困難。因而使職業學校教師對自我的認同感比較低,在學習和培訓中積極性不高。針對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的現狀,我們首先要認真分析職教發展的趨勢、職教發展的特點,明確教師發展的必要性。培養中要啟迪教師的智慧,關注教師的自我認同感,通過到先進職業學校學習等方式,激發教師發展的內在動力,幫助教師成長。
骨干教師的培養是一個系統工程,受到教師自身和外部因素等多方面的影響。我們要根據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和學校的專業發展規劃,有計劃地為教師搭建平臺。同時結合學校教師的特點,從關注教師自身發展入手,選擇合適的學習載體,采用適宜的學習形式,逐漸推進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學校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輻射作用,為職業教育的發展做好人才儲備。
■ 編輯吳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