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鈕夢璇 劉 靜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現狀及對策
●新疆財經大學會計學院 鈕夢璇 劉 靜
非營利組織的財務問題一直是其面臨的重要問題,其中資金的缺乏是最嚴重的問題。本文從財務管理的角度闡述了非營利組織可以通過加強財務管理,增加財務報告透明度解決這種困境。同時結合非營利組織自身的特點,從其資產形式主要是無形資產方面提供解決這種問題的方法,并提出一些政策建議。
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透明度
紅十字會的 “郭美美事件”引起廣泛的熱議,這也引發了人們對于當前非營利組織運行過程中存在的管理問題的進一步關注。
在我國,非營利組織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作為有別于政府、企業的社會第三部分,它能夠對各級政府的社會保障資金給予體制外的監管,使其社會監督的作用充分發揮。我國的非營利組織尚處于發展階段,運行機制不完善、高素質專業人才匱乏、業務拓展的能力嚴重受限,行業協會的發展能力不足,因此非營利組織的管理效能亟待加強。制度的制定、資金的管理、運行的監督等一系列歷史與現實的問題貫穿非營利組織運行的始終。其中,非營利組織的資金來源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來源于政府的財政資助與撥款;二是非營利組織提供有償福利服務所獲得的收入與會費收入,這占到非營利組織資金來源的小部分;三是來源于一些財團的捐助和民間的慈善捐款,這是非營利組織資金來源的主要方面。非營利組織在資金籌措方面受到嚴重阻礙的原因在于:非營利組織不以營利為目的,并不分配利潤。換言之,資源的提供者不得以該資源取得經濟回報,同時由于其志愿服務和公共性等特點也是造成資金不足的原因。非營利組織同企業以利潤等指標進行業績評價不同,其追求的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最大限度地實現其社會使命——對社會的貢獻。因此,很難對非營利組織的經營業績進行評價。這就引發了一個思考:在資金如此匱乏并缺乏監督機制的情況下,如何更好地利用資金就成為非營利組織的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在三個籌資途徑中,自創收入比較少,這就需要更加有效地利用財政撥款和外部捐款,促進非營利性組織利用有限的資金更大地發揮其社會公益作用。
非營利組織要解決資金籌措方面的困難,一方面要通過財務信息披露增加其透明度,向社會反映其資金的去向和社會責任的履行情況;另一方面,組織自身要進行財務管理方式的革新,提高自身資金的利用效率。財政部于2004年8月頒布了 《民營非營利組織會計制度》,該制度對我國民間非營利組織進行了界定,要求民間非營利組織編制統一的財務會計報表,至少包括“資產負債表”“業務活動表”“現金流量表”三張基本報表以及會計報表附注等內容,及時反映組織控制的資源狀況、負債水平、資金使用情況及其結果,現金流量等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非營利組織會計信息的透明度,有利于捐資者決定是否將資金捐助于該非營利組織。
非營利組織不具有營利特征,但其披露的財務信息同樣具有經濟后果和財富效應,為資財提供者做出捐助決策時提供重要信息。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能向社會提供其社會使命完成情況的信息,創建社會公信力。只有通過披露真實完全的信息才能塑造社會公信力,同時加強組織自身的經營績效,吸引資財提供者穩定而持久的捐助,最終使非營利組織走出 “資財困境”。
非營利組織在具體解決資財籌措資金方面,主要從擴大自創收入,合理安排支出結構,恰當分配盈利,適度進行負債經營,謹慎運用權益投資,提高財務收支透明度等六個方面進行努力。
但是,非營利組織在籌措來的資金運用方面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有:一是許多非營利組織無法圓滿完成其社會使命,成效低;二是許多非營利組織運作效率低;三是資金安全性差;四是風險過高。這些與財務相關的問題使非營利組織的財務管理問題成為當前非營利組織管理中的薄弱環節。由于非營利組織的資金來源匱乏,加強財務管理使資金的運用效率是非營利組織資金實現適當運用的當務之急。
通過對非營利組織財務報告目標,以及如何緩解非營利組織資金籌措的問題來增加財務的透明度,運用財務管理的思想對非營利組織進行管理。但是還有許多重要的問題并未作出具體研究:例如,如何能提升非營利組織實現其經營目標—最大限度地實現組織的社會使命的財務目標;如何最有效地使用非營利組織的資金等。同時,非營利組織大多為知識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組織,其資產大多以無形資產的形式存在,如人力資本,顧客資本等。如何管理這些在組織籌集資金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無形資產,也對非營利組織的資金籌措有影響。
(一)SWOT分析。運用SWOT分析方法對我國非營利組織目前的狀況進行分析,可以使組織發現自身的優勢和不足,同時發現外部的機會和威脅,確保組織認清自身的情況以及其所處的環境,可以幫助組織抓住機遇抵御威脅,更好地完成組織的使命。
SWOT分析方法也就是態勢分析方法,是將與研究對象有密切關系的各種內部的優勢(Strength)、劣勢(Weakness)、外部的機會(Opportunity)和威脅(Threat)綜合起來,對組織進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并實現其在競爭中的定位,并對各個因素及相關的聯系進行分析,從而進行決策。
SWOT分析的步驟:(1)分析組織的內部優勢和劣勢;(2)分析組織面臨的外部機會與威脅,對外部環境的分析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如PEST分析法;(3)將外部機會和威脅與內部優勢和劣勢進行結合分析,揚長避短或彌補自身的劣勢,形成可行的戰略。如表1:

表1 SWOT矩陣分析表
組織通過運用上述的SWOT分析,不僅使其認識了組織自身的情況,而且也能對外部的環境有深入地理解,這樣才能對組織進行科學的管理。
(二)從財務管理的角度。非營利組織在對內外部環境有所了解之后,就需要對資金的運用加以管理,即進行財務管理。要對其進行財務管理,首先要引進高素質、高知識、高水平的人才,這樣才能保證組織管理目標的實現。其次,就要對其進行財務管理活動。非營利組織只有擁有高素質的人才,才會對經濟形式有敏銳的洞察力,抓住有利于組織發展的機會,同時能更加有效地執行組織計劃,促進組織經濟平穩向上發展。這里項目的選擇非常重要,由于非營利組織的資金并不充裕,所以如果選擇了錯誤的項目就有可能使組織陷入財務困境。在選擇項目時,最基本的原則就是凈現值(NPV)大于0,同時還要考慮資金的運用與回收的可能性,一般的步驟包括預測、決策、預算、控制和分析。投資的項目一定要進行嚴密的可行性分析與預測。在確定項目之后,就要對其進行預算管理:收入預算、成本費用預算、資本預算、現金流量預算。在項目實際運行過程中,需要對項目進行預算控制。基于前人的學術研究,在進行過程控制時,需要將預算的數字與實際數字進行對比。一是采取本期實際完成數字與計劃、預算數字進行對比,可采用預算完成百分比或預算超額完成百分比。二是本期實際數字與往期實際數字相對比,可采用本期為歷史同期百分比或增長百分比。三是本單位實際數字與同類型單位的實際數字比較。與不同地區、不同單位和部門的比較可以發現本組織存在的不足,可以提高組織的預算控制能力,實現組織的預算目標。
通過以上的分析與評價指標,可以發現組織在資金運用中存在的問題,并能有的放矢的解決這些問題,提高組織資金的利用效率,改變由于資金不足使組織處于被動的情況。
(三)從信息披露和審計的角度。作為非營利組織,為了能夠盡可能多地吸收資金,組織需要將自己的財務信息如實地反映到自己的財務報告之中,使外部投資者、政府部門對組織的經營情況有所了解,這樣可以增加政府和外部投資者對組織經營的信任,使其能更加放心地將資金投資于該非營利組織。如何能增加非營利組織信息披露的可信度,這就需要有獨立的第三方(如:會計師事務所、審計事務所等)對組織的財務報告進行審計,這個審計是建立在公認標準的基礎之上,以提高其公信力。
由于非營利組織的資產大多以無形資產的形式存在,如內部知識,外部社會關系等。僅增加組織財務報告透明度,對解決其資金問題是不夠的。因此需要對這部分資產進行良好的管理。首先,內部知識經過創新、分享、擴散等途徑進行傳播,使這些知識貫穿整個組織,通過對其有效利用,以達到組織綜合能力的提升。其次,組織可以通過增加公信力,提高品牌聲譽等方式促進組織與其外部之間的關系。這種公信力和聲譽顯示組織的工作效率和效果,結合組織提供的高質量的財務報告,能夠擴大籌資途徑,吸引更多外部資金的注入。同時,由于非營利組織的籌資活動主要依靠信譽,喪失信譽就喪失了組織生存發展的機會和權利。因此針對近期非營利組織遇到的信譽危機,組織應加以重視,并進行信譽危機的處理,以解決其資金問題。
對我國目前非營利組織的問題分析之后,就需要有行之有效的方法解決。首先,行政支出應厲行節約,盡可能控制行政支出占總支出的比重,但行政支出是組織開展活動必不可少的資金支出,因此要注重組織自身能力的建設。其次,非營利組織通過資本投資,獲取投資收益,以實現資金的保值增值,提高組織創造自創收入的能力,同時也要完成組織的使命——社會效益。因此,在其進行投資時,必須認真研究投資項目的收益及其風險,優化投資組合,在不提高風險的條件下使收益最高,或者在一定的收益條件下使風險降至最低。第三,組織需要擴大資金的來源,不能僅依靠一種途徑,可以通過負債和權益等籌資方式來籌集企業發展所需的資金,在權益籌資時要處理好資金的尋利性和非營利組織的公益性之間的矛盾。同時要注重組織自身能力的建設,提高其公信力和品牌聲譽,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組織的財務危機。最后,需要對非營利組織進行全面全民監管,組織的最終受益者對組織進行監督,可以提高組織的品牌聲譽,同時專業機構的監管可以增加其信息的透明度。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非營利組織要想在經濟結構中占據一席之地,一定要重視其發展與管理,才能發揮非營利組織的優勢,進而也可以對我國經濟產生影響。非營利組織的資金問題是其發展中的重要問題。非營利組織在經濟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是資金利用的不科學,監控機制不足,不注意聲譽的建設。因此需要就組織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革。總之,非營利組織在經營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一定要得到應有的重視,只有合理解決才能發揮其巨大的社會價值。■
1.高向麗.2012.我國非營利組織績效測評指標體系研究[J].企業經濟,2。
2.康曉光.2011.非營利組織管理[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王秀華、孫建強.2008.非營利組織財務管理目標選擇研究[J].財務與金融,6。
4.張彪、姚君芳.2009.非營利組織財務監督體系的構建[J].求索,7。
5.張雁翎、陳慧明.2010.非營利組織財務信息披露的籌資效應分析[J].財經研究,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