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寒
摘 要:元小說,是“關于小說的小說”,與傳統(tǒng)小說突出情節(jié)的特點不同,元小說更加強調作者創(chuàng)作小說本身所發(fā)生的故事,追求小說敘述手法。被媒體譽為“西班牙當代文學翹楚”的西班牙著名作家胡安何塞米利亞斯的名作《你名字的錯序》就是非常典型的元小說。小說中包括主人公身份認同、對話策略等元小說特征讓讀者和書中人物都徘徊在在現(xiàn)實與虛擬之間,非常值得回味。
關鍵詞:元小說;虛擬;現(xiàn)實;敘事策略
元小說,也作“后小說,后設小說”,是“關于小說的小說”[1]。這個概念作為文學術語,并非有悠久的歷史,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小說家兼批評家威廉H伽斯在1970年發(fā)表的《小說與人物生活》一文中;但評論界公認可稱為“元小說”的作品卻可以追溯到18世紀英國小說家斯泰恩的《項狄傳》[2]。通俗一點解釋,也就是傳統(tǒng)小說追求的是情節(jié)的引人入勝,讓讀者認為自己不是正在讀一個虛構的故事,而是身臨其境之中,完全相信所發(fā)生的就是現(xiàn)實;而元小說,則與傳統(tǒng)小說相反,它是一種理論性的小說,其作者追求的是敘述小說的手法,而為了達到這種目的,就必須讓讀者知道作者正在講述故事。因此,元小說的概念從二十世紀上半葉誕生以來,受到了很多理論小說家的推崇,而西班牙當代著名作家胡安何塞米利亞斯就是其中的翹楚。
米利亞斯(1946-), 西班牙二十一世紀最著名的小說家之一。他先后獲得了西語文學界最重要塞薩莫獎、納達爾獎和行星獎等幾個獎項,并且憑借其幾乎一年一部小說的高產速度,在西班牙文學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個人創(chuàng)造了一個新的文體,西班牙語為ARTICUENTO,中文翻譯為“說書文章”,而這個文體,恰恰和我們中國古代的說書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古代說書人的開頭一句“話說曹操...”就是明確告訴聽書人,“我”正在跟“你”講一個故事,這就是元小說的敘事結構最明顯的特征之一,即作者明確告訴讀者他正在虛構一個作品。從文學批評理論審視,元小說的理論與批評幾乎是解剖米利亞斯作品的第一手文本。元小說討論的身份認同與重構,敘述空間(對稱或平行)與敘述人稱,互文指涉、真實與虛構的鋪陳等技巧,米利亞斯在這主流書寫的風潮中并未缺席。在米利亞斯的眾多理論性小說中,《你名字的錯序》是其最具有元小說特征的代表作之一,小說無論從情節(jié)設置還是敘事手法,無不體現(xiàn)元小說強調虛構與現(xiàn)實之間的矛盾關系以及對小說創(chuàng)作過程的揭示等內容。
故事講述了一個叫胡里奧的文學出版物編輯,經歷了離婚、情人特萊莎車禍死亡等一系列中年危機事件以后,覺得人生毫無意義,甚至看似成功的事業(yè)也沒法為其帶來人生的滿足感。在一次無意的公園散步中,他結識了一位叫勞拉的女子,并鬼使神差般的與其發(fā)展了一段地下情。胡里奧經常將其生命中發(fā)生的事情經過有意無意的文學加工,講述給他的心理醫(yī)生卡洛斯聽,而卡洛斯出于自己的職業(yè)敏感性,又將其病人的情人想象成就是自己的妻子。而事實正如卡洛斯想象的那樣,他的病人描述的女子正是他的妻子勞拉。于此同時,胡里奧的腦子里正在構思一部文學作品,作品的主人名叫胡里奧和勞拉,他們相遇在一個公園,而胡里奧知道這個勞拉是他心理醫(yī)生的妻子。。。故事的最后,胡里奧的生活正沿著他想象中的小說的情節(jié)發(fā)展,而在他給小說定下結尾之前,他與勞拉和卡洛斯的三角關系已經劃上句號。而胡里奧,有一種強烈的預感,當他回到家時,“桌上一定擺著一本完成的小說手稿,題目就是《你名字的錯序》”。
小說的結尾,也是最能突出的元小說結構的部分,即平行世界的虛構與現(xiàn)實相互交錯,即讓讀者明確知曉一切都是虛構,又不得不思考作者要表達的現(xiàn)實意義。接下來,我們將從更加具體的方面探討這本小說出折射出的元小說特征。
一、主人公對其身份的認同
現(xiàn)實主義小說中的敘事主體往往是單一的,固定的,而元小說與其對比來看,擁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征,即元小說中的敘事主體扮演著三重身份,即描述者,被描述者和打探者[3]。這個特點在書中勞拉和胡里奧的對話當中可以體現(xiàn)出來。當勞拉問胡里奧他到底是什么人時,這位書中的男主角回答道:“我是書寫我們故事的人,也是講述我們故事的人。”而通過胡里奧的一些心理活動,我們也可以了解他對自己身份的定位:“另一方面,我有時覺得這個作家和我的身份甚至在我們身上發(fā)生的事情都隨時可以互換...所以我認為,這個作家證明了我的存在,同時也抹煞了我的存在。”米利亞斯筆下的胡里奧和胡里奧腦海中的胡里奧相互印證著彼此的存在,表達了書中主人公對自己身份的認同,使他既成為米利亞斯描述的人,也是描述另一個胡里奧的人,元小說的特征顯現(xiàn)無疑。
二、對話式策略[4]
元小說的敘事特征之一為對話式策略[5],胡里奧和其心理醫(yī)生卡洛斯之間的大量對話成為了本書最符合此特征的地方。在一次心理咨詢當中,胡里奧對卡洛斯講起了他正在“寫作”的小說,最后講到了小說結尾的集中可能性,當胡里奧解釋說,小說最后只有一種結尾-即以犯罪來解決三角關系的時候,卡洛斯回答說:“那么死的人肯定是我。”通過對話向讀者們暗示無論是作者的小說結尾還是胡里奧的小說結尾可能都隱含“醫(yī)生會死”的暗喻,使兩個平行世界的小說同時進行創(chuàng)作,向讀者說明了創(chuàng)作的過程,這就是典型的元小說的對話式策略。書中大量的對話都呈現(xiàn)中胡里奧和他的心理醫(yī)生都沉浸在胡里奧所謂的小說當中,想象自己是書中的人物,無法將現(xiàn)實與虛構區(qū)分開來,或者說,他們不愿將現(xiàn)實與虛構區(qū)分開來。
三、揭露式的結尾
元小說中最重要的因素即是虛構與現(xiàn)實的關系。書的結尾處,勞拉打電話給胡里奧,告訴他“我給卡洛斯喝了一杯加了毒藥的咖啡,卡洛斯已經死去,但是沒有人會發(fā)現(xiàn)這個事實。”而胡里奧在聽到勞拉的話之后,一時無法回答,想了幾秒鐘之后,他說:“這是在我的小說中即將發(fā)生的事。”對于胡里奧來說,“這些天發(fā)生的一切都那么不可思議,而現(xiàn)實與虛構在他的生活中一直交錯著,無法分離。最后,胡里奧百分之一百的肯定,當他回到他的住處,在書著重一定有一本完成的手寫稿,而題目就是《你名字的錯序》。”這個結尾運用了元小說典型的揭露式的方式,使讀者在最后恍然大悟正在讀的小說正如胡里奧的小說一樣,是作者的虛構,是與現(xiàn)實生活密不可分的虛構。米利亞斯在結尾揭露了胡里奧的小說的由來,也讓讀者有充分的理由相信,米利亞斯的這篇小說也完全是對生活的虛構。
結論:米利亞斯的這篇小說結合了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故事性,也糅雜著元小說的理論性創(chuàng)作手法,以一個比較新穎的敘事方式書寫了一個情節(jié)相對簡單的故事。讀完這篇小說,讀者卻對米利亞斯的創(chuàng)作手法非常清楚,即敘說一個故事中的故事,寫一個關于小說的小說,前一個小說是胡里奧的《你名字的錯序》,后一個,則是我們手中捧著的故事。元小說的創(chuàng)作技巧,糅合了現(xiàn)實與虛擬,讓讀者在同時閱讀兩個胡里奧的故事,認識到小說主人公和其創(chuàng)作的人物對自我身份的認同,使小說更加充滿后現(xiàn)代創(chuàng)作手法的特征。
注釋:
[1]童燕萍,談元小說,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第3期
[2]崔媛媛,陳平輝,元小說與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比較,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3月第8卷第1期
[3]崔媛媛,陳平輝,元小說與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比較,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3月第8卷第1期
[4]趙坤:元小說的敘事策略,寫作,2010年05期
[5]王又平:元小說:暴露虛構的話語策略,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參考文獻:
[1]童燕萍,談元小說,外國文學評論,1994年第3期
[2]崔媛媛,陳平輝,元小說與現(xiàn)實主義小說的比較,寧波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0年3月第8卷第1期
[3]趙坤:元小說的敘事策略,寫作,2010年05期
[4]王又平:元小說:暴露虛構的話語策略,海南師范學院學報,2001年第4期
[5]MILLAS, JUAN JOSE: TRILOGIA DE LA SOLEDAD, SANTILLANA, S.A, MADRID, 1996
[6]BREGANTE, JESUS, DICCIONARIO ESPASA LITERATURA ESPA?OLA, EDITORIAL ESPASA VALPE, S.A. MADRID, 2003
作者簡介:吳寒(1984-),女,江蘇省南京市人,助教,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西班牙語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