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喆
摘 要:本文通過對全國美展與中國當代油畫發展趨勢的闡述,進一步分析作為全國美展主流文化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也在不斷的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需要。對于全國美展來說它承載著國家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文化追求,也體現著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趨勢和歷程。
關鍵詞:全國美展;中國當代油畫;趨勢
一、 全國美展的概述
全國美展(全國美術作品展覽—簡稱全國美展),作為我國五年一次的美術展覽,是我國規模最大,也是最高規格的美術作品展覽。主辦單位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和中國美術家協會。全國美展從1949年-2009年已經舉辦了十一屆。
二、 全國美展與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關系
全國美展從1949年舉辦的第一屆開始,到目前為止,已經成為引導我國美術主流,時代文化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平臺。影響著中國油畫主流美術的發展和變遷。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繪畫的觀念也在發生的深刻的變化。解放后初期的全國美展的油畫作品政治感比較強,主要反映一些革命和政治題材。文革前后主要反映以階級斗爭和生產勞動的油畫作品,改革開放以后全國美展的油畫作品才有了全面的調整。但是第六屆全國美展卻引起了不少的爭議,被是認為政治題材過大,沒有新時期的繪畫新突破。自第九屆全國美展提出“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指導思想以來,中國油畫有了的新發展。在第十屆全國美展中劉大為提出了“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的俱佳的新標準。那么,辦好全國美展最主要的是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盛宴,不是僅限于我國時代進步,民族風采。
三、全國美展對中國當代油畫發展趨勢的影響
下面我將從第六屆全國美展到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的發展變化談一下全國美展對中國當代油畫發展趨勢的影響進行分析。
第六屆全國美展,在1984年建國35周年舉辦。對于第六屆全國美展的評價大多都給予批評的態度,認為在第六屆美展中政治題材過大,大多恢復了以前文革的模式。但是從作品的品種上來看也展現了新時期美術的新局面,不乏一些優秀的油畫作品如:何多苓的《青春》。在第六屆美展舉辦半年之后,藝術界舉辦了“前進中的中國美術作品展覽”同時感受到了與六屆美展不一樣的清新空氣。
第七屆全國美展,在1989年建國40周年舉辦,1989年處于“八五美術運動”的思潮中,出現了很多流派,在這次美展中油畫作品401件,7月在南京展出,9月5日在北京展出。首先,韋爾申的《吉祥蒙古》、劉人杰的《風》、王巖的《黃昏時尋求平衡的男孩》、何多苓《偷走的孩子》等的寫實作品脫穎而出。其次,抽象作品首次進入了全國美展,俞曉夫、陳天年的《工作室》,周長江的《互補系列NO.120》,洪凌的《春》,楊戈的《火》,但當時觀眾對抽象作品的理解還不夠。總之,從第七屆全國美展可以看出,當時中國油畫的大趨勢是作品呈現多元化的發展的趨向,對生活、個人心情的表達的題材比較注重,但對現實的生活題材關注不夠。
第八屆全國美展,在1994年建國45周年舉辦,出現了值得我們注意的兩個現象:一是沒有評出金、銀、銅獎,二是作品比較注重表現形式和技法。第八屆美展中最為突出的現象是和上屆相比,青年藝術家占到了多數。在第八屆全國美展中我們看出中國油畫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了90年代中期,雖然受到當時“玩世”“政治波普”以及裝置、行為、攝影給畫家帶來的影響,但對人和社會的發展和關注還不夠。第九屆全國美展,在1999年建國50周年舉辦,提出了“弘揚主旋律,提倡多樣化”的口號,這次的展覽基本代表的當時中國油畫的水平,但缺乏探索實踐,應多出精品力作,克服藝術家心理浮躁的問題。
第十屆全國美展,在2004年建國55周年舉辦,這次的油畫作品反映了我們社會生活的新成果。這屆美展在油畫作品語言的形式感和風格化的發展,并且中國油畫在近幾年處在發展的轉折期。中國的油畫作為舶來品發展到目前為止,我國的寫實油畫已經發展到了相當到的水平,可是面臨我國的油畫應該怎么樣發展的問題。在中國油畫的發展過程中這些問題是確實存在,我們要不斷的思考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促進中國油畫的健康發展,不斷地提高我們油畫語言的民族性認識。第十一屆全國美展,在2009年建國60周年舉辦,在第十一屆全國美展是目前我國規模最大并且最具影響力的展覽,在這次的油畫展中寫實油畫仍占到相當大的比例,題材也是多種多樣,最值得注意的是今年有不少借鑒中國元素的繪畫。在十一屆美展中也存在一些問題進行思考,以及繪畫的題材特征,結合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進行分析。
四、小結
綜上所述,全國美展作為我國美術發展的主流,引導著中國當代美術的發展。全國美展作為主流文化也在不斷的發展和進步,也在不斷的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需要。對于全國美展來說它承載著國家特定歷史時期的一種文化追求,也體現著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趨勢和歷程。對全國美展的質疑和批評,但是不管是質疑還表揚,我們不可否認的是它確實推動了中國油畫的發展,近年來也推出了不少青年的優秀畫家,總體來說對中國當代油畫的發展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趙立,余丁編著.中國油畫文獻 [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07.
[2] 呂澎.20世紀中國藝術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
[3] 李倍雷,赫云.中國當代藝術研究[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0.
[4] 馮遠.前進中的新時代展覽[J]美術.2010,(01).
[5] 第十一屆全國美展組委會會議在京召開[J].美術,2009,(7).
[6] 水中天.七屆全國美展油畫的印象[J].美術,1989,(09).
[7] 陳虔.第八屆全國美展評委訪談[J].美術, 1995,(02).
作者簡介:徐喆(1986-),女,漢族,河南安陽人,安陽職業技術學院文化藝術系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