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進
摘 要:裝飾藝術形象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根植于生活之中。反映了人們的一種藝術生活存在狀態,是人類文化藝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關鍵詞:裝飾藝術作品;為人們的生活服務;生活和藝術
裝飾藝術設計是一個絢麗多姿、五彩繽紛的藝術領域,具有極大的豐富性和多樣性。裝飾藝術反映了人們的一種藝術生活存在狀態,是人類文化藝術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裝飾美更是一種感覺,處于不同地域、生活在不同時代的人們具有不同的裝飾藝術觀念和裝飾藝術文化心理。符合了大眾的情感范圍,認為美它就美,大眾知道的美越多懂得的美就越多。
1、裝飾直觀性 裝飾藝術無論在繪畫還是在設計中都應是能夠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器官而在大腦中產生感覺、知覺和表象,并進而產生聯想或想象。這是因為任何裝飾藝術總是由形象的美決定的。而一切形象又都是直觀的、大量的體現著人們生活中的美,是那些同物質生活渾然一體的藝術,這就是裝飾藝術。裝飾藝術,具有物質的和精神的雙重屬性,并直接為人們的生活服務。這是它在藝術領域中區別其他藝術的根本點。
達?芬奇的優秀肖像畫《蒙娜麗莎》,我們可以直接看到一位美麗的女性。她的臉、胸、手像浮雕一樣給人以立體感,仿佛活生生地就在面前。特別是她那自然的微笑,除了表現出她的端莊、嫻靜和溫柔以外,還卓越地表現出她那心滿意足的內在喜悅,以至于成了有名的“蒙娜麗莎的微笑”。這種直接可見的直觀性,在藝術作品中表現的十分明顯。
2、裝飾協調性 最根本的是指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也就是說以完美的藝術形式表現真實的生活內容。裝飾藝術作品的美,表現在形式同內容有機地聯系在一起,任何裝飾藝術總是生活的反映。裝飾藝術與人們的衣食住行有著極其密切的聯系。它同建筑一樣,具有兩種基本的社會職能,即同時滿足人們生活上的實際需要和思想上美感上的需求。
天安門廣場中央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一座十分壯美的紀念性建筑。在這近百年的斗爭歷史中,人民英雄們可歌可泣的光輝業績,便是這座紀念碑的基本內容。這樣的內容要求有與之相應的藝術形式,而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藝術形式恰恰與它的內容做到了完美的統一。都充分顯示了裝飾藝術的協調性這一基本特征。
3、裝飾典型性 裝飾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又能反映一定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并寄予著創作者的裝飾藝術理想和裝飾藝術情感。裝飾藝術以其生活用品和生活環境的方式無時無刻的在影響著人們。裝飾藝術對人們生活和思想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它不如繪畫那樣具象和確定,而是烘托出一種寬泛的藝術格調和裝飾藝術情趣。它是物質生活和藝術生活的統一,既滿足人們物質生活的需要,又滿足人們精神生活的需要,既實用,又美觀。
4、裝飾實用性 由于裝飾藝術的品類十分復雜,各類產品所體現的實用和裝飾藝術的側重點也不盡相同。例如,主要供觀賞陳設之用的玉器、木石雕刻品、刺繡等,其裝飾藝術性是主要的。但從絕大多數裝飾藝術品來講,實用性則是它的主要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裝飾藝術品首先是實用的,然后才是美的。不能照明的臺燈,不能書寫的鋼筆,無論其外形裝飾多么精美,也是沒有裝飾藝術價值的。但這并不否認單純裝飾用的裝飾藝術品的存在與發展。裝飾用的陳設裝飾藝術品其裝飾功能的發揮,即是它的實用性的一種體現。由此看來,裝飾藝術品的裝飾藝術價值主要是通過實用性的發揮才得以完美體現的。而對陳設裝飾藝術品來說,它的實用性是通過裝飾藝術價值顯示出來。“實用”是具體的,“裝飾美”是抽象的,這種具體和抽象的對立與統一,使得許多裝飾藝術品能歷經世事滄桑而永葆其環境的、歷史的、社會的各種裝飾美的形態和裝飾設計意念的青春。
5、裝飾民族性 裝飾藝術的民族性,就是各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各自的裝飾藝術理想和藝術形式。換言之,任何一件藝術作品中的裝飾美都必然具有產生這種美的各個民族的不同特色。這是由于任何一位創作者都從屬于一定的民族,在創作者的作品中的裝飾設計之美必然不能超脫他所在民族的整個歷史。 我們中華民族特有的藝術作品,如書法、篆刻、國畫以及各種地方戲曲等,它們的美的民族性是不言而喻的。即使在與世界各民族所共有的各種裝飾藝術品種中,同樣具有鮮明的民族性。
6、裝飾制約性 裝飾藝術設計作品還同時受到手工藝種類特性的制約。各類裝飾藝術品的裝飾藝術價值在一定程度上就看這類裝飾藝術品的特性是否能夠得到完美且充分的發揮。例如,雕刻裝飾藝術,必須根據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運刀方式,選用合適的工具,運用多樣的刻鏤技巧來完成雕刻裝飾作品的制作。中國明代的《核舟》就充分發揮了這類工藝的特點。在一枚長而窄的桃核上,當時的藝人王叔遠,刻上了五個人、八扇窗,還刻出了一張船篷、一支船槳、一個火爐、一把壺、一卷書、一副念珠。更為奇特的是上面還刻有對聯,題名篆文共34 個字。人物神態各異,刀痕細如蚊足,雕刻工藝如此精湛的發揮為古今作品中所罕見。因此,當我們在欣賞裝飾藝術作品時,必須看其自身的裝飾設計特征在制作過程中受材料、工具、制作水平的限制的發揮程度,發揮程度越高,其裝飾美學價值就越大,也就越能顯現出裝飾藝術在生活中與其他藝術的獨特不同之處。
裝飾藝術形象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根植于生活之中。沒有生活,就沒有裝飾藝術形象,也就沒有裝飾藝術設計的形象之美。裝飾藝術設計之美,歸根結底只不過是生活的反映。
參考文獻:
[1]E.H.貢布里希.《秩序感——裝飾藝術的心理學研究》 湖南科技出版社 2003年
[2]胡建斌.《探詢藝術空間——世界美術作品欣賞》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年
[3]徐云祥.《裝飾造型基礎》東南大學出版社1998年
作者簡介:車進,河南藝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 裝飾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