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瀟
摘 要:近年來,隨著翻譯軟件的不斷發展,計算機輔助翻譯也獲得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本文以科技英語翻譯為例,從接受美學角度,探討科技英語的美學特點以及機器翻譯與人工翻譯在詞語、句法兩大方面的翻譯策略,從而充分發揮計算機輔助翻譯的作用與優勢。
關鍵詞:接受美學;科技英語;計算機輔助翻譯;人工翻譯
ahnology,簡稱TM),即當翻譯者在不停地工作時,CAT則在后臺忙于建立語言數據庫,每當相同或相近的短語出現時,系統會自動提示用戶使用記憶庫中最接近的譯法,譯者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采用、舍棄或編輯重復出現的文本。(章宜華,2002:3)
與傳統的翻譯相比,筆者將CAD的優點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提升譯者翻譯速度快;第二,為譯者提供充足的,時時更新的語料庫資料;第三,幫助譯者完成模糊翻譯;第四,向譯者提供與翻譯內容相關的信息,保證譯文具有相對的準確性。然而,計算機翻譯在處理復雜性的句法,模糊性的語言,專業領域的特性等方面仍有很大缺陷。所以,計算機輔助翻譯只能作為譯者的一個工具,而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翻譯。
二、接受美學與翻譯
接受美學,作為一種文學批評理論,是以現象學和解釋學為理論基礎,以讀者的接受實踐為依據的獨立自足的理論體系。這一概念是由德國康茨坦斯學派最先樹立起來,其代表人物為姚斯和伊瑟爾。接受美學的核心是從受眾出發,從接受出發。堯斯認為,一個作品,即使印成書,在讀者閱讀之前,也只是半成品。接受美學拋棄了機械的,被動的認識方式,轉而強調主客體間的相互作用,其最根本的特征是把讀者提到文學理論、美學研究的中心地位。(朱立元,2004:3)其主要觀點可以概括為三個方面,即文本意義的不確定性,讀者的主體作用以及美學距離與期待視野。
三、 科技英語的美學特點及其翻譯
科技英語中往往涉及大量科技領域的專業術語,且句子長、結構復雜,這常常讓非該領域的讀者不知所云。要增加可讀性,就得借助美感來實現。筆者將主要從詞語層面和句法層面分析科技英語的美學特點,指出計算機輔助翻譯和人工翻譯過程中所需注意的地方,從而更好地將二者結合,完成翻譯工作,達到審美效果。
詞義選擇問題是英語詞義方面一個非常普遍的現象。一個詞匯可能具有多種意思。因此在具體翻譯時,應結合其所在的領域,盡量避免在譯文中出現含糊不清或一詞多義的現象。因為只有在保證準確的基礎上,才能對譯文進行潤色和修飾,從而達到美學效果。
此外,在用詞方面,中國人由古至今都喜歡用成語或四字結構的詞語,翻譯時,在表達同樣意思的情況下,酌情使用此類詞語也會增加文本的美感和清新感。例如:
(1) Indulge yourself in music at any time and place.
機器翻譯:沉迷于自己的音樂,在任何時間和地點。
人工翻譯:讓您隨時隨地享受音樂的魅力。
(2)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al
機器翻譯:環境,經濟功能
人工翻譯:綠色環保、經濟實用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單獨的機器翻譯基本能夠達到準確,但在詞語實用和審美效果方面還稍有欠缺,從而很難在另一審美主體面前呈現出審美價值。所以必須通過二者的結合,即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方法,到達準確美感共存的效果。
計算機輔助翻譯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其龐大的翻譯記憶功能,可以幫助人們記憶所翻譯的文本并提供個性化的匹配。并且目前許多翻譯工具都已經建立起強大的記憶庫和術語庫,機器翻譯可以在很短時間內找出與譯文相對應的文本領域,從而能夠有效地利用翻譯記憶,完成科技文本的翻譯。譯者只需在把這些詞語轉換成目標語時,能用審美的態度對其進行創造加工。
科技英語中也有很多固定搭配,由于CAT技術具有自動記憶和搜索機制,可以自動存儲譯者翻譯過的內容,當譯者翻譯某個相似或相匹配的句子時,CAT會自動給出以前的翻譯結果作為翻譯參考和建議。例如:solid一詞,在不同場合有不同的搭配,solid angle 立體角,solid body 固體,solid line 實線,solid color 單色,solid measure 體積,solid circuit 固態電路,solid injection 無氣噴射,solid pole 磁極等。這些固定搭配如果只是逐字拼湊起來,不僅信息冗雜,并且生澀難懂。
結語:接受理論認為,作品的意義只有通過作者的創作和讀者的解讀才能實現。同理,一部成功的譯作,不僅要被譯者所接受,還要被讀者所接受,從而充分發揮其意義??萍嘉谋痉g標準的變化取決于讀者主體價值觀的變化,譯者需要在忠實原文的基礎上,注重信息傳遞的實用性,和科技文體中的接受美學,以增加譯文的可讀性。因此,計算機輔助翻譯的恰當使用,不僅可以避免許多錯誤的產生,還能為讀者的接受美學更好服務。
參考文獻:
[1]馮志偉.《機器翻譯研究》[M]. 中國對外翻譯出版社公司(2004出版社)
[2]章宜華.《計算機輔助翻譯漫談》[J].上海科技翻譯(2002(1)出版社)
[3]朱立元.《接受美學導論》[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出版社)
作者簡介:羅瀟(1991-),女,河北省唐山市人,碩士,英語筆譯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