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榮
摘要:成本是影響企業經濟效益最關鍵的因素,加強企業成本管理,是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增強企業活力的重要途徑。因此,本文闡述了成本管理與經濟效益的關系,以成本核算為基礎,降低耗費為前提,加強管理為原則,吸取經驗和教訓,建立健全各種制度,努力提高管理水平。
關鍵詞:成本管理;成本核算;經濟效益
中圖分類號:F2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185-01
成本是經濟工作中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搞經濟不講成本,是必然要失敗的。提高經濟效益,就是用較少的投入取得最優的經濟效益。對生產企業來說, 就是以較少的勞動耗費,為社會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因此,加強成本管理, 努力降低成本,反對浪費,改進技術,生產出低成本、質量好的產品,為社會創造更多的財富。
一、降低成本是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
經濟效益是一個綜合、比較的概念,通常用產出與投入之比,或所得與所費之比,或使用價值與價值之比來表達,并不是產量越高,經濟效益就一定越好, 高速度、低效益曾經給了我們沉痛的教訓;也不一定質量越好經濟效益就一定越高。所以,經濟效益不是某一個單項指標所能概括得了的,而必須是包括所得與所費在內的一個指標體系,一個得失比較綜合的體系。成本指標在這個體系中, 具有特別的意義。
成本的經濟實質,是物化勞動和活勞動中的必要勞動耗費。降低成本就是節約勞動耗費,反映了節約時間規律的客觀要求,體現了經濟效益的根本屬性。增加產量可以增加收入,但不能無限制的增加,必須接受市場和生產能力等方面的制約;提高價格也可以增加收入,但沒有增加社會財富,只是經濟效益在部門、企業之間的轉移。而降低成本,是真功夫、硬本事,是提高經濟效益持久的、可靠的源泉。
成本作為產出與投入之比的一個方面,是經濟效益的組成部分。成本水平制約企業簡單再生產,當產出成果其價值還不足補償成本耗費時,企業的簡單再生產就難以維持,從這個意義上說,成本水平制約著企業的生存;成本水平制約著企業擴大再生產,當價格和銷量一定時,成本耗費則是企業純收入和國家集中純收入多少的決定因素,從這個意義上說,成本水平制約著企業和國家的經濟發展; 由于成本是經濟效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還制約著新產品的開發,新技術的采用,制約著生產技術、經營管理的各個方面和一切環節。所以,成本管理在企業管理中占據至關重要的地位。
二、成本管理是改善企業經營管理的重要環節
提高現有企業的生產水平,發揮現有企業的作用,不但要有先進技術,還必須有一套科學的管理模式。工業企業管理的范圍極為廣泛,包括成本管理、計劃管理、生產管理、工藝管理、技術管理、質量管理、物資管理、設備管理、資金管理、勞動管理等等。這些管理,就其本身來講,都屬于專業管理性質,它們互相之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系,構成一個有機體系。在這些管理中,成本管理是一個重要環節。產品成本反映經營管理水平。產品成本是一項綜合性最強的指標,企業各個方面做得好不好,勢必要影響到產品數量的多少、質量的優劣、勞動生產率的高低、材料耗費和費用開支的節約與浪費,以及機器的設備能否合理使用, 最終必然反映為產品成本的高低。總括一句話: 企業的一切生產經營活動,都同產品成本緊密聯系著。因此,在企業管理中抓住成本管理這個重點,就可以把其他各項管理工作帶動起來,推動企業在供產銷運各個環節上全面講究經濟效果。很難設想,一個管理混亂的企業能夠生產出成本低、質量好的產品來。也很難設想一個管理制度比較健全的企業生產出來的產品卻是成本很高、質量很低的。可見,企業要降低產品成本,提高產品質量,必須以做好各項管理工作為基礎,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要以加強成本管理為重點。
隨著企業管理體制的改革,擴大自主權的逐步實施,產品成本的高低,質量的優劣,同企業自身利益息息相關。在市場經濟的指導下實行計劃調節與市場調節相結合,企業迫切需要提高競爭能力,以取得在生產經營中的有利地位。所謂競爭,歸根到底是成本之爭、質量之爭、服務之爭。
三、成本核算是加強成本管理的基礎
沒有正確的成本核算,就不能為經濟管理提供必要的信息,成本管理的其他工作也無法正常進行。當前,成本核算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是成本計算不實,產品成本不能如實地反映生產過程中勞動的耗費。成本不實,對財政經濟工作造成一系列不利影響,甚至釀成嚴重惡果。成本不實,利潤必然虛假,財政收入也就可能出現虛假。因為,成本核算不實的原因十分復雜,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會計人員水平不高
一些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不高,缺乏成本核算所必須的專業知識。我國現有的會計人員中,一半以上沒有受過任何財務會計的專業訓練,特別在中小企業中,不少單位的會計不會搞成本核算。
(二)單位弄虛作假
某些單位從本位利益出發,為了多拿利潤留成、多提獎金等編造成本,把基本建設性質的支出和更新改造資金等開支的費用計入成本,弄虛作假。
(三)成本核算的制度存在缺陷
為了使會計工作適應經濟發展和經濟管理體制改革的要求,為了使成本核算更好的適應成本管理的要求,有關成本核算制度辦法方面缺陷,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因此, 企業成本管理產生于一切生產管理活動中,每一個環節,每一時點, 每一員工都是成本可能產生的地方,都應有相應的成本控制,監督和考核措施, 通過“對癥下藥”,提高企業成本管理水平,從而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責任編輯:蘭欣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