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強
摘要:本文針對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有效性,首先概述了內控工作有效性的內涵及要求,進而分析了我國部分企業在內控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提高企業內控有效性的可行策略,可以為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實施開展提供合理的參考。
關鍵詞:企業;內控;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913X(2014)08-0201-01
內部控制管理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方面,對于提高企業會計信息質量,避免企業財務管理舞弊以及風險問題,確保企業經營發展的穩健具有重要的作用。完善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提高企業內控管理的有效性,進而在企業內部建立系統的監督管理約束機制,已經成為企業管理部門的重要任務,這對于提高企業管理水平與經濟效益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內控管理有效性概述
內控管理有效性,主要是指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過程中,為了內控目標、經營效率與效益等目標的完成,通過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措施,進而確保企業內控管理管理效果的實現。內部控制有效性要求企業具有較好的整體管理程序設計、管理漏洞較少、內控執行力強。實現企業內控管理的有效性,首先應該以企業的內控管理制度作為工作的出發點,重點通過對企業內部控制主體與內部控制環境的完善優化來實現。同時,在內控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中,應該以內控管理的過程控制、實施檢查以及效果分析作為依據,并不斷對內控管理工作制度、方法以及措施進行調整,通過對影響內控工作有效性的各項因素的分析與調整,提高企業內控管理的有效性。
二、當前我國企業內控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內控工作基礎環境薄弱
由于部分企業對于內控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制約了企業內控管理的規范有序開展,尤其是在企業的治理結構、企業的業務管理、企業內部控制管理機構的設置方面,由于結構設置不合理、業務管理權力分配混亂以及內控管理崗位設置不健全,造成了企業內控管理只是存在于制度層面,缺乏有效的實施。
(二)風險管理意識淡薄
一些企業在內控管理工作上還沒有形成以風險為導向的內控管理模式,內控管理工作中對于風險的控制管理力度不足,甚至沒有建立完善的風險控制管理防范機制,造成企業的風險隱患問題較多,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十分不利。
(三)內部監督機制不完善
內部控制管理有效性較差的另一方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內部監督機制的缺失,尤其是內部審計監督效果較差,往往流于形式;對于內部控制管理也缺乏有效性評價,導致內控管理工作的實際效果如何難以評價,也無法指導內控管理工作的調整與改進。
三、提高企業內控管理有效性的措施
(一)優化企業的內控工作基礎環境
1.完善企業組織架構的建設。為了確保企業內控管理工作更好的發揮作用,應該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對企業內部的業務以及管理機構進行有效的管控與整合。盡可能的改變傳統的縱向深入的架構模式,調整為橫向短平的專業化與行政化明顯的組織架構,通過對組織架構的優化與調整,為內控制度的運行提供良好的基礎。
2.將企業的業務流程有效的整合。將企業的經營業務流程有效的整合,對于提高企業內控管理質量與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當前在業務整合方面,最緊要的任務是完成企業的財務管理的整合,對于財務整合重點是將企業的成本核算、費用報銷、收款業務、付款業務、結算業務、憑證處理等有效整合,通過先進的管理模式確保內控工作的實施開展。
3.完善內部控制管理職能部門的建設。為了確保企業內控工作的有效實施開展,企業應該組織相應的具有較全面業務知識的工作人員進入內部控制管理隊伍,通過充實內控管理人員隊伍,增強執行能力,確保內控工作能夠正常的開展。
(二)在內控工作中完善風險評估體系的建設
風險評估管理作為企業內控管理工作的重要內容,也是關系到企業生存發展的關鍵管理工作。對于內控管理工作中的風險評估體系建設,首先應當按照企業的經營業務情況,明確企業實現價值創造目標所面臨的風險因素及其發生概率,做好風險控制管理的識別,尤其是財務風險的預警。其次,應該根據不同的風險因素問題制定相應的風險回應措施,通過對潛在風險問題的評估分析與有效防范,降低風險的發生概率。通過對企業經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行業風險、經營風險、法律風險、財務風險以及質量風險等不同風險因素的有效應對防范,在企業內部控制管理體系中建立完善的內部風險防范機制,為企業的經營發展與市場拓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三)強化內部審計監督工作
內部審計監督作為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監督,可以及時地總結分析企業內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問題,進而督促內控管理部門進行管理方案的修正與整改。對于企業的內部審計工作,首先應該以企業會計信息的真實可靠性作為審計工作的重點,通過對各項會計信息的質量進行跟蹤審查,確保企業財務管理這一基礎工作的規范化開展。其次,在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內部審計工作的功能轉型,重點由單純的監督職能向服務、創新型審計轉變,由傳統的事后審計向全過程審計跟蹤監督轉變,由被動審計向積極主動審計轉變。通過對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理念、內部審計工作方法以及內部審計工作內容的改革,提高內部審計對于內部控制管理的監督效果,進而起到提高企業內部控制有效性的作用。
當前我國部分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制約了內部控制這一企業基礎管理手段作用的發揮。為了提高企業內控管理的有效性,企業管理部門應該按照企業治理結構、經營狀況以及市場形勢需求,合理地制定系統完善的內控管理制度,同時強化對內控的審計監督,以提高內控管理工作水平,確保新時期企業的健康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 高艷茹,胡鳳春,于 渤.ERP環境下成本控制體系研究[J].中國農業會計, 2009(5).
[2] 姜 慧,董 非,殷惠光.成本控制體系的建立與應用[J].常熟理工學院學報,2007(10).
[3] 鄧正位.基于價值鏈理論的企業成本控制體系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09.
[責任編輯:龐 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