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璠
企業文化是企業在長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中逐步形成的價值觀念、道德準則、文化氛圍等,它是一種群體文化,它最主要的內容是以企業精神為核心,包括企業目標、企業形象、企業信譽等等。有企業就有企業文化,但是,有企業不一定就有企業文化建設。企業文化建設是自覺地培育優良企業文化克服不良企業文化的實踐活動。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是企業向著崇高目標前進的過程,在一定意義上也就是企業各方面狀況不斷得到改善的過程。企業文化建設會帶來企業面貌的根本變化,會增強企業凝聚力,使企業樹立良好的企業風尚,展現出良好的企業形象,提高企業信譽,擴大企業知名度,進而影響社會、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因而,企業文化建設是企業振興之本,它對企業的發展是十分重要的,必不可少的。
一、企業文化的建設,使企業培育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業精神,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
培育企業精神,就是把企業的經營之道轉化為全體職工的理想追求、奮斗目標和精神動力以及自覺遵循的行為道德規范,形成企業內部的凝聚力和驅動力。
就是要發揚艱苦奮斗的創業精神,發揚嚴細認真的務實精神,發揚勇于改革的創新精神,發揚趕超先進的進取精神;爭創一流的經濟效益,爭創一流的管理水平,爭創一流的環境建設。為使企業精神植根于廣大職工的心中,真正成為催人奮進的精神支柱,約束職工的行為準則,公司及時開展了“廠興我富,廠虧我貧,職工與公司同呼吸、共命運”為主題的多種形式的社會主義勞動競賽。在職工中展開了爭當一流主人,爭干一流工作,爭創一流業績,爭做一流奉獻的活動。使職工增加了集體主義榮譽感,增強了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真正做到了在精神上視企業如家,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休戚相關;在行動上,寧愿犧牲個人利益,顧全集體利益;在原則上,是企業管理的主體,積極參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全過程和各種形式的參政議政活動;在事業上,為企業的興旺發達努力工作,做出貢獻。
二、企業文化的建設,使企業樹立起良好的企業風尚,展現出良好的企業形象
企業文化不僅注重職工知識技能水平的提高,而且重視職工倫理道德的培養,用良好的企業道德規范人們的行為,使企業樹立起良好的風尚。在我國社會主義條件下,這種企業道德包括:
(一)在企業與企業、企業與用戶之間的關系上,以誠相見,講究信譽。雖然在商品經濟的條件下,企業與企業之間要展開競爭,但這種競爭是在公平條件下平等的競爭,而不是采取不正當的手段以損害其他企業的利益來贏得競爭的勝利。一個城市,物業管理企業大大小小有上百家,都是在競爭中生存,在生存中競爭,如果失去了平等的競爭,企業就難以生存。
(二)在職工與企業的關系上,企業為職工著想,職工熱愛企業,企業不斷為改善職工工作、生活條件,提高職工生活水平而努力。職工則以企業的利益為重,全心全意投入為實現企業目標的奮斗之中,而且職工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對企業負責,對社會負責。
(三)在企業內部職工與職工的關系上,平等互助, 團結協作,具有融洽、友好的人際關系。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這些關系都得到令人滿意的處理,就會樹立起企業的良好風尚,贏得社會各界的好評。
良好企業形象的展現,主要表現在文明的生產、優美的環境、健康而豐富多彩的業余生活、濃厚的學習氣氛、和睦美滿的職工家庭,而這些目標的實現,都與企業文化的建設分不開。企業文化不單純以滿足職工物質利益上的需要為目標,更注重職工在精神文化較高層次上需要的滿足,它旨在創造出這樣一種企業小社會的環境,使人的價值得到實現,人人都能得到自我完善和發展,這種目標的實現,將帶給企業一種新的風貌,使企業樹立起良好的社會形象。
三、企業文化的建設,使企業提高了信譽,擴大了知名度,占領了市場
信譽,是企業的生命。在改革、開放、發展商品經濟的新時期,企業由內向型向外向型轉化,不斷擴大對外貿易,企業信譽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顯示了其重要價值,成為企業社會形象最重要的表現形式。
企業信譽的提高會增強企業的知名度,這對企業的發展是大有稗益的,而知名度的增強,重要的因素在于企業產品質量做保證,文明服務來實現。這兩個方面的內容都是企業文化建設中所強調的實現目標。
企業信譽的提高,就會贏得名氣,博得社會公認。象北京的“王麻子剪刀”、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四川的“長虹彩電”、青島的“海爾冰箱”以及我省的“認一力餃子”、“老鼠窟元宵”、“清和園頭腦”、“六味齋醬肉”等等名牌產品,就是由于信譽好、知名度高,創出了牌子,占領了市場,增加了效益。盡管這些企業在創牌子時,也許還沒有有意識地培育企業精神,但在實際的經營管理中,其實已經自覺不自覺地建設了自己的企業文化。這些企業所表現出的與眾不同的作風與風貌,就是其優秀企業文化的最好體現。
四、企業文化的建設,使企業用良好的道德觀念去影響社會,對社會做出最大的貢獻
企業文化中對職工道德觀念的培養,可形成良好的企業風尚,對社會產生積極的影響。企業對職工的教育本身不僅使企業職工的知識技能、文化素養得到提高,也使職工樹立了良好的倫理道德,這種進步意義已不只是對企業的貢獻,同時從提高全民族、全社會人員素質的角度看也是對社會的巨大貢獻,為社會創造出了一筆難能可貴的財富,其意義也遠遠超過了企業社會形象的樹立這個作用。一種優秀企業文化的確立,還會對所在地區、所在部門其它企業的文化建設產生影響,當年的“大慶精神”就是例證。當一個企業具備了這種典范價值以后,其社會地位就會得到提高,而這正是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所最需要的東西。
總之,企業文化建設是在現實環境中逐漸形成的。是塑造良好企業社會形象的有效手段、它可以使企業職工產生自豪感和榮譽感。使職工更加熱愛自己的企業,更加注重企業文化建設,從而促進企業文化建設過程向更深層次發展。企業要發展,就必須建設優良的企業文化,如果沒有強大的、優良的企業文化,再高明的經營戰略也無法取得成功。只有抓好企業文化建設,才是抓住了根本,才是企業的成功之路。